88看书>军事历史>晋末多少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我沈氏仍有忠心

“好好养伤吧,待到入冬之后,杀伐时节,保不齐还有大战。”杜英摆手告辞。

“督护只为传令而来?”袁方平诧异的看向杜英。

您老人家还记得自己是这一支军队的主帅么?

是不是至少应该接见一下麾下将佐?

杜英无奈丢下一句话:

“可战之兵,多已出征,剩下的这偌大长安,还不是得我这太守来操心?”

袁方平摇了摇头。

督护志在四方,但是就要看他是不是真有这个好胃口了。

不过还不等杜英走出去,便听见外面传来陆唐的声音:

“少主,有自称吴兴沈劲者,营房外求见。”

杜英脚步一顿:“这还真是凑巧啊,那就让他进来吧。”

所以袁方平又看着杜英施施然转身回来,不由得笑道:

“督护不是有重要事宜要做么,怎么又回来了?”

杜英瞥了他一眼,不会说话就少说两句。

不过杜英也知道这家伙是仗着身上有伤、大家不敢把他怎么样,所以肆无忌惮,也懒得接话茬。

帘幕掀开,一名中年人大步走进来,拱手行礼。

然而杜英定睛看去,方才察觉,此人面有沧桑之色,留着的胡子有些长,所以显得年长一些罢了,真的要论年龄的话,恐怕也就是而立之年前后。

“如余所记不差,沈兄应当是添为冠军长史?”杜英一边做思考状,一边开口问道。

实际上沈劲的名衔他都记得,只不过此时如此“惺惺作态”,自然是表示自己之前对他有印象,但是绝对没有非常上心。

拿捏好尺度,也好试探沈劲的来意。

沈劲郑重说道:

“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麾下兵马部曲尚有两三百,皆为沈氏私兵。顶头上司却无一两人,或因自冠军侯后,无人敢称勇冠三军。”

杜英忍不住笑道:“有道理!若冠军侯仍在,此时恐怕早就荡平北方、驱散胡尘了。”

“如今驱散胡尘者,有关中杜太守,因此沈劲不才,既承冠军之名,愿寻觅一上司,为其效力。”沈劲接着说道。

杜英收起来笑容,微微挑眉:“只因此?吴兴沈氏,并非中朝望族,生于江左,为何有驱除胡尘之志?”

沈劲仍不卑不亢的回答:

“盖因先父昔年作乱,扰动一方安宁。余居家思过数年,愿以战功湔雪沈氏之耻,使世人知我沈氏,并非祸国之家。

且当初余在家中,犹有拳拳报国之心,承蒙王太守不弃,以此官衔相赠,不记当初之嫌,余更当以北伐收复中原为己任。”

杜英微微颔首,王胡之倒也算心胸开阔了。

毕竟当年王敦造反,沈充起兵响应,这王敦可是完全没有把这些留在江左的王家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迫使王导率领全家跪于宫门外请罪。

差点儿就是全家掉脑袋,所以王家子弟和王敦、沈充这一党之间不但没有关系,甚至还有仇。

“那为何来求见余?”杜英追问。

如此一员猛将,他当然也是“见猎心喜”,但是一个从南方而来的罪人家中子弟,口口声声说“一腔热血为国家”,就要为杜英征战,杜英心里不打鼓才怪呢。

谁又能保证这背后没有江左世家的算计?

现在这个冠军长史的位置,还是王家给的呢。

沈劲一拱手,慨然说道:

“一路北上,所见者,仍然是赤野千里,所听着,仍然是民之哀嚎,唯有入了关中之后,见关中盟之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方知真心为民者,是杜太守,而真心驱除敌寇者,亦然是杜太守。

其余各方,不过是抢夺地盘,考虑的还不都是自家的利益?不然的话,王师卷挟入长安之大胜余威,为何迟迟攻不破一个小小的渭桥?

因此末将愿意择一能战而爱民之帅,效此生之力!”

“王师也没有那么不堪。”袁方平探头,解释一句。

“大司马之私兵罢了。”沈劲硬邦邦的顶了回来。

袁方平本来想要争辩,可是想了想,这家伙说的好像也没错?于是也只能闷闷缩了回去。

“关中盟,亦即如今长安守军,也是我之私兵。”杜英微笑道,“若按尔所言,和大司马并无区别。”

“然之前已言,太守为民而战,至少是为关中之民而战。”沈劲对这个问题显然心中早有答案,“相比之下,大司马进兵北伐之后,沿途州府并未妥善梳理,作威作福者,只不过是从氐蛮变成了荆蜀世家罢了。

更何况此战,明眼人皆知道,若无关中盟鼎力相助,若无杜太守出生入死,大司马不可能如此顺风顺水。或无后援,或无粮草,止步于灞水,就此折返,怕不过如是也。”

杜英不由得笑了笑,这一顿马屁拍得很舒服。

当然,这沈劲说的也的确都是事实。

袁方平也楞然,却无从反驳,毕竟他们这种中高层亲信都知道,当初桓温在灞上面对缺粮的困境,的确是有犹豫的。

很快,杜英收起来笑容,沉声说道:

“想要随我征战,可以,但是我关中盟兵马能够在短短数月之间一路历经苦战而成强军,还是有一些需要你遵守或者满足的。

其一,军队士卒训练绝不能松懈,余需要的是一支为战而生的军队,平日里的农耕、劳作不需要士卒出力,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上阵杀敌。

其二,军纪严明,治军之本。这乱世里,从来不缺人数很多的兵马队伍,所到


状态提示: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我沈氏仍有忠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