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经魁,并非专指第三名。

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当年唐伯虎就是考的本省第一,所以也被称为唐解元。乡试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都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见江浩出来,周围的街坊邻居立刻欢呼鼓掌起来,

“江公子好本事,竟然考了第三名。”

“举人算什么,江公子有过目不忘之能,以后肯定是要考个进士及第回来的。”

“恭喜江公子......”

江浩上前接过大红喜帖,看了看上面的名录,笑着对福伯道:“福伯,打赏。”

福伯立刻掏钱打赏几名送信衙役,每人五两银子,衙役们一个个高兴的接过,“谢江老爷赏,再次恭喜江老爷”。

衙役走了,江家这边可还没完,

福伯又遣人买来鞭炮,江家门前顿时响起喜庆的鞭炮声,随后又抱出一笸箩铜钱,江浩站在门口,一把把铜钱撒出去,无数人争抢,这可是举人撒的喜钱。

拿回去用红绳拴好,给读书的小孩子挂在脖子里,可以讨一个好彩头,希望孩子耳聪目明,将来能考个举人进士的。

之后江家又开了十几桌酒席,款待亲朋邻里,未央生、简玉珩、温子然、上官申、张健升几人自然是过来恭喜,江家一直热闹到很晚才结束。

晚上,江浩写了一封信,挂到信鸽的腿上,摸摸头说道:“送去娘子那里,告诉她我中举的喜讯。”

“咕咕咕。”

信鸽叫了几声,扑棱棱向着远方飞走。

第二天上午,江浩穿戴整齐,去往驿馆拜见本次江西主考,翰林院学士陆深,他是主考,也就是本次所有的考生宗师,礼应前去拜见,这也叫谢师。

晚上,本省巡抚主持鹿鸣宴,这次所有中举的78名学子全部参加,鹿鸣宴上,江浩见到了一位名人王守仁,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心学宗师王阳明。

此时王守仁是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江西等地,之前江浩就听说过这位的名字,在了解宁王历史时,更是对这位王宗师印象深刻。

历史上记载,宁王为造反准备了十几年,而这位王宗师,却只用了四十多天时间,就一手剿灭了的宁王叛乱,并活捉宁王。

席间,江浩没太多表现,按部就班的给各位大人敬酒,与王阳明只有一面之缘。

两天后,江浩一个人来到王阳明的府邸,上门拜见王大人,家丁给王阳明汇报后,王阳明看着拜帖一脸诧异,“江浩江润玉,今科举人试第三名,他为何要来拜见我?”

王阳明想了想,还是让家丁将江浩请进来,江浩来到正厅,见到王守仁后躬身行礼,“学生拜见王御史。”

王阳明看看这个丰神俊秀的青年人,他对江浩的印象还算不错,说道:“坐吧,不知道今次你来见老夫,有什么事情。”

江浩恭敬说道:“大人,您巡抚江西一年有余,对宁王印象如何?”

王阳明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深沉起来,古代官场讲究非常多,非亲非故非师非友,没人会谈论什么深刻的话题,江浩与王阳明素昧平生,上来如此问是非常不妥的,江浩也是没办法,而且他也相信王阳明的为人,所以才如此直言。

“江举人此话何意。”王阳明声音深沉,语气淡淡的说道。

江浩对着王阳明一拱手,“大人,宁王乃是江西最大的祸害,嚣张跋扈至极,随意杀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占民财,霸占百姓田宅子女,劫掠商贾,豢养群盗畜养亡命,真可谓罪恶滔天。”

“学生有心除此大害,可我知道宁王与本地官员多有勾连,他又是皇亲国戚,我力量弱小,根本搬不倒宁王。”

王阳明眯着眼睛,看着江浩说道:“那你可以上书朝廷,明书宁王种种罪行,为何来我这里告状。”

江浩道:“因为我知道宁王与朝中宦官多有贿赂勾结,之前是刘瑾,现在是钱宁,我就算上书朝廷,也到不了陛下那里,反而会第一时间传到宁王耳中。”

王阳明眼中闪过一道利芒,江浩说到了点上,王阳明最恨什么人,太监,那太监里最恨谁,绝对是刘瑾,因为当年刘瑾派人杀过他。

正德元年冬,刘瑾擅政,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书皇帝想要救他们,触怒了刘瑾,被刘瑾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任龙场驿栈驿丞,就连王守仁的父亲吏部左侍郎王华,也被赶出京城,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在王守仁上路的时候,还被刘瑾派人追杀,装着跳到河里自尽才躲过一劫。

王阳明看向江浩,现在在他看来,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一个有着满腔热血,一心为国为民的读书人,像这样的年轻人,大明朝不少,他心中的那份怀疑去了大半。

“那你今天来找我,是有什么想法,准备让我上书朝廷铲除宁王吗。”王守仁道。

江浩摇摇头,“不是,我知道,就算大人上书,也扳不倒宁王,因为他是皇家血脉,还有太监保他。”

“那你是什么想法。”王阳明问道。

“学生之前考虑良久,后来我发现,想要搬到宁王,就要充分了解他,学生就做了一个决定,送走家人妻子,孤身深入虎穴,现在我已经进入宁王的绝世楼,取得了宁王信任,也探查出了宁王一些事情。”

“绝世楼宝库中,藏有大量军械、甲胄,足够装备一两万人,宁王还私养马匹两千余匹,种种迹象表明,宁王


状态提示:第245章:拜见王阳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