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特种兵降临>第一零四章 飘荡在黑夜中的船只

租界内战火滔之时,陆子铮正带队缓缓逼近汇山码头处,日军军舰停泊处。

陆子铮站在甲板上,神色凝重,他当然听见了远处的炮火声,略微一猜测,陆子铮就知道,这是中日完全开火的节奏。

沉默了一会,陆子铮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根据他的分析,日军现在在上海的军队就4000人,这时候出击中国方面应该是必胜的,唯一有威胁的就是汇山码头处日军停泊的两艘军舰。

军舰的历史有许多年之久,在我国明朝时期,就有军舰的产生,只不过那时候不叫军舰叫战船,最出名的就是朱元璋最大的敌人陈友谅的海军战船,那个时期,战船就已经非常强大了,配备有黑火炮等重型武器,高度也达十几米之高,甚至还有更高的。

经过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的重工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跟着发展的战船已经脱胎换骨,被称之为军舰,从最的鱼 雷快艇,护卫舰,驱逐舰,巡航舰到最大的航空母舰等等,不管从高度,坚固程度以及功能性,安全性,火力配备等各种方面与以前相比都有翻覆地的变化。

而日本做为二战时期的军事强国,对海域的掌控无疑是霸王级别的,鱼 雷快艇,护卫舰,驱逐舰,包括航空母舰等,日军全部拥有,相比之下,中国方面的军舰就要落后太多太多,甚至有的部队还在使用清朝时期的战船。

而历史上,淞沪会战的失败,除了其他原因外,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来自于中国方面的海上力量不足,没有制海权。

从最简单的方面,中国那时候铁路火车等根本不多,高速,民用飞机,高铁等更是无从谈起,仅有的几条铁路还是外国人帮助修炼而成的,这就导致很多物资的输送,兵力的派遣等非常不方便。

陆地不方便,只有从海上运,但是中国方面的海上军事力量和日军根本没办法相提并论,在直白一点,中国运送物资,兵力派遣等都不敢从海上走,怕碰上日军。

基于以上原因,淞沪会战打到后期,日军能快速从海上增兵,调运物资,而中国方面只有凭借双腿或者为数不多的交通工具增兵,调运物资,往往长途跋涉赶来以后,立马就要投入战斗,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人员疲惫,物资不足,那这仗就没法打。

郑龙就是能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想趁日军增援没到之前,赶紧把日军的力量毁灭一部分,从而占据陆地的各个要点,阻止日军登陆。

而此刻,汇山码头处,就有两艘日军军舰在附近停滞,一艘是护卫舰,一艘是驱逐舰,其他军舰还在来的路上。

护卫舰,最低处距离海面六米高,且舰上的炮台距离海面高达八米左右,排水量1500吨,宽100多米,舰上主要配备76——127的机关 炮,还配备有深水炸 弹等重武器,主要用于反潜,防空,护航等,标准配置人数为120人。

驱逐舰和护卫舰相比,排水量很大,配备武器以及高度等相差不多,他的主要作用就是护航,有很强的作战能力,标准配备人数为300人左右。(主要是驱逐舰比较长,需要更多的人护卫。)

而陆子铮等人所开的轮船,除了高度与外形与军舰相差不多之外,其他方面与军舰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不是一个梯位,不在一个档次。

所以陆子铮此次来已经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准备,日军军舰必须毁灭。

海风猎猎作响,陆子铮的衣服被吹的紧紧贴在身上,他并不强壮的身体,在风中纹丝不动,明月高高挂在空与深蓝色的海水相互映照,形成了一副让人觉得唯美又凄凉的画面。

此刻,汇山码头处,一部分日军已经集结完毕去往各个地方布防或者增援,还有一部分留守的日军尽量在巩固着汇山码头内的军事工防,同时日军的军舰上不断有日军走动,现在沉寂的军舰随时都有可能变成咆哮的巨兽。

按道理来,军舰的人数应该是正规的编制,但是日军现在严重缺人,所以每个军舰上只配备了五十人左右,两个军舰加起来也不过一百人,由此可以看出,日军现在对兵力的渴望。

通庵日海军司令部内,长谷平川安排好一切事物后,面色十分严肃的给国内发了一份电报,电报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方面已经行动,请求总部以最快的速度增援上海。

此刻,通庵和公大纱厂外,87师,88师的一旅已经把这两个日军的军事重地团团包围,各个出入口都被堵死,士兵们正积极在挖着战壕,机 枪队和炮 队已经准备就位,只等一声令下,随时准备开火。

同时,日租界内,各个部队都在拼死杀敌,以最快的速度推进着,厮杀着。

晚上,九点十分,全面开战四十分钟后,陆子铮等人终于靠近汇山码头区域。

陆子铮等人所乘坐的船一共有四艘,最大的一艘船上只有寥寥不到十个人,这艘船正面进攻,他的主要作用就是吸引敌军的火力,充当炮灰的作用。

其他三艘船从侧面左右进攻,这上面的人群分布相对平均,这三艘才是真正的火力援。

陆子铮这样安排是迫不得已的,他心里清楚,凭借这几艘民用船和日军军舰这种战争工具正面抗衡,那就是痴人梦。

所以,陆子铮只能兵出奇招,他的想法是,尽量规避日军的炮火,待靠近后登录日军的军舰打枪战,打近身战,只有这样才能有一线胜利的机会。

五分


状态提示:第一零四章 飘荡在黑夜中的船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