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着干啥,上去帮忙啊!”
孔令杰的员工已经爬上了水产车,正在卖力往外捞鱼,可人手有限速度有限,几个性子急的老板招呼自己身边的员工上去帮忙。
“老板,我穿的皮鞋啊!”
“皮鞋怎么了,搞坏了我给你买一双更好的,赶紧上去把咱们预定的给我抢到手再说。”
第一筐鱼装好,围在孔令杰身边的餐饮老板立刻迈步走了过去,有人伸手抓起一条鱼,仔细检查之后满意点头。
或许是注意到孔令杰自信的微笑,终于有人回过劲儿,“孔总,你就明说吧,今天到底搞回来多少鱼。”
“就是,说出来让伙计们心安。”
孔令杰哈哈一笑,大声说道:“这一车是两万斤,还有一车晚上能拉回来,同样是两万斤,怎么样?够不够?”
四万斤?
这些老板们先是一愣,随后有人迈着大步返回孔令杰的店内,边走边喊道:“喝茶,喝茶。”
其他老板反应过来,笑呵呵的跟着进屋,这么多鱼根本不用抢。
……
“这地方挺好的,温度湿度都很适合木耳生长。”
一个五十来岁穿着普通的干巴男人对着唐铁整理出来的场地频频点头,“你买的这些柞木都是已经风干过的,趁着现在温度合适,抓紧时间把菌种接种上去。记住我跟你说的管理方法,不要懒,每天多观察。”
唐铁一脸认真的点头,“宋师傅,菌种已经送过来了,要不我操作一遍,你看看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帮我纠正一下。”
宋国峰就是教唐铁木耳种植技术的师傅,处于谨慎小心不出错的心里,唐铁专门把他请了过来。
“行,你弄一遍我看看。”
就在唐铁埋头操作的时候,屈书记来到唐铁挑选种植木耳的场地,宋国峰看了一眼屈书记,屈书记冲他笑了笑,伸手在嘴边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
给木头打完孔,唐铁小心翼翼的开始接种菌种,操作速度不快?但也没有出现任何差错。直到搞完一根木头?唐铁抬头征求宋国峰的意见,这才看到屈书记。
“屈书记?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书记?
宋国峰诧异的看了一眼屈书记?这么年轻的书记?
屈书记看着唐铁刚刚搞好的木头,“刚过来?看你干活就没敢打扰你,这是搞什么呢?”
“接种菌种?接种好之后等上一段时间就能长出木耳了。”
唐铁笑着解释了一句?又赶紧看向宋国峰,“宋师傅,我做的怎么样?”
宋国峰点头:“还行,就是速度有点慢。不过慢一点好?总比弄坏好。”
得到师傅的认可?唐铁脸上笑意更浓了,缓缓起身这才给屈书记介绍宋国峰的身份。
得知宋国峰就是教授唐铁技术的人,屈书记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宋师傅,你觉得我们这里的环境怎么样?适合大面积种植木耳吗?”
宋国峰不知道屈书记到底是什么书记?但他知道一般人绝对当不起书记这个称呼,本着不得罪人的态度回答道:“木耳生长不喜欢高温?气温越低越好,而且对湿度的要求也比较好。”
“山里环境保护的好?基本上就是原始状态,气温不用担心?适当控制一下湿度绝对没问题。”
屈书记连连点头?紧接着又是问道:“宋师傅?你跟唐村长说的木耳行情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我们这里准备大力推广木耳种植。”
唐铁淡定的站在一旁不说话,宋国峰则是皱了皱眉,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价格每年都有变化,我不敢保证每年都能很高。总体来讲,只要产量达标,肯定会赚钱的。”
……
齐开泰带来的工人干活很卖力,不管是捕鱼还是帮苏策装鱼,对于这样实诚的人,苏策从不吝啬。
“这一车装完就下班,我买了一头猪,等会下班请大家吃肉喝酒!”
干活的工人听到这句话,一个个露出灰心的笑容,有人甚至大声回应着:“苏老板,这几天你都是喝到一半被抬回去的,用我们老家话说,你就是那种只见盘子不见碗的选手。”
只见盘子不见碗是农村酒席中流传的一种说法。农村红白喜丧办酒席,上菜顺序就是先盘子后碗,盘子是下酒菜,用碗装的是硬菜和各类汤品。
这句话是形容一个人酒量差的意思,工人们的哄笑,苏策一脸尴尬,却无法反驳。
自己好歹也是半斤白酒的量,可面对这群鲁省汉子……
通过他们,苏策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大碗喝酒!
50多度的白酒,三两一口喝完,这谁扛得住?
将近四点钟,装车结束。
苏策把这一车的数量发给孔令杰,然后带着工人们一起下山。
刚回到村里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不用猜都知道是母亲在卤肉。
因为人数比较多,几家人把自家的饭桌都搬了出来,拼在一起组成长桌。饭菜是刘桂香和胖铃两人做的,很快就端上了桌。
等众人洗刷干净坐下之后,苏策和杜冰抬着一大盆卤好的猪下水出来,每一样都分出来一些,保证每个人伸手都能夹到。
秦汉生将一箱白酒摆在桌上,刘通和田浩则是抱着提前冰镇好的啤酒,给每个人面前摆了两瓶。
齐开泰挨着秦汉生坐,几天的接触让两人快速熟络,脾性对味让两人的关系快速升温,现在已经以兄弟相称了。
“苏老板,我敬你一杯。”
齐开泰端着白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