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完美的计划,上了战场之后,就越容易出纰漏,就好比越是精密的机器,它的故障率,就一定会高一些。
战阵之上,正所谓心细手粗,便是这个道理。
白起的摇头,倒并非是对这计策的否决,而是考虑到了执行力,这样完美的计划,将很难执行。
“擎苍将军之策,不可谓不完美,但如此之策,难免会有一失,而一失之后,必是全局皆动,此战,关乎我秦国整个战略,不可大意,这等计策,需得慎用。
就依擎苍将军所言,伏击阳谷齐军,此为一战,此战胜后,方才能分兵,据守其余六处,其次,在四万大军,能坚守住河谷的前提下,还需得要进行五战,这五战还需得全胜。
如此算下来,前前后后,算上阻击,共有十二战之多,只有前面十二战都胜了,方才能够河谷,和齐军决战。
齐人十万大军,纵然前面无错,可我秦军到那时,又能剩下多少呢,此事难也!”
白起在否决之后,顺便将这计策的弊端,也是全部道出。
都尉如一听,就明白都督所说,他这计策,纸上可行,但面临实战,则难行也。
“多谢都督提点!”
在都尉如说后,白起没再言语,而是看过众人。
今日,是在议事,也是他在考察麾下诸位将军,谁最能了解他的心意,谁最知兵法,日后他用起来,也清楚该往何处。
蒙骜在这个时候,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神情微微有异。
四位战卒将军中,他跟随白起最久,也最知白起心思,甚至他第一次在南郑见到白起时,白起还只是刚刚任命的白驹将军,而他则已是经历过洛阳之战,咸阳之战的战卒老将了,白起所经大小战事,他几乎都有参与。
“禀都督,我倒是有个想法,只是此法过于冒险,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白起闻之一笑。
冒险?
冒险就对了。
对于此,他的心中,其实早就有了思量,只不过这计策,也是一样有些冒险,或许蒙骜在这个时候,就想到他心里去了。
“何须提冒险之说,今日只是议事,又非战阵,诸位尽可畅所欲言,将军但请说来!”
得到都督的首肯,蒙骜又微微一思,方才说了起来。
“都督莫不是想集中兵力,全力打掉齐楚其中一路,其余放任?”
集中兵力,其余放任!
众位将军一听,心中无不惊讶。
对面是二十五万大军,分了七路而来,他们何尝又不知道,这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十万人集中起来,先打掉其中一路,齐楚已经分兵,这不就是在给他们机会吗?
但他们现在是在做什么,是在防守,为何要防守,因为一旦有哪一路失手了,都会让齐楚大军,绕行到太行径的后面,到时候将后路一堵,或者干脆放一把大火,那他们这十万大军,就要面临全军覆没的结局。
就算是没被覆灭,那齐楚联军也将突破他们依托太行径,修建起来的防御工事,直入平阳,到他们的后方,这防守御敌之策,也是一样是不成了。
话是蒙骜说出来的,可他都是依托对都督的认知在猜测,要是让他将这计策说得完完全全,想得明明白白,现下,他还是做不到的。
众将士又是望向都督,白起就是那个能给他们答案的人。
这一次,让人意外,都督竟然点头了。
“不错,我正是有此打算,而齐国匡章,或许也有此打算,在算计于我!”
只有英雄,才能所见略同。
齐楚联军分兵了,不过这制定计策,还是要以匡章主导了,所以说齐楚分兵的举动,也就是匡章的算计。
从白起一知这进军路线时,他隐隐就有种直觉,匡章这样做的,就是让他陷入两难之地。
众将士无人问话,都是在等待白起的说法。
“匡章何人,我不必多说,诸位也是清楚,他面对我秦军如此布阵,必有两难。
其一难,他若是不进军,则侵入河东无望,不符六国战略。
其二难,若是进攻,可又摸不清我军动向,必定要损失一部分兵力,来摸清我军布防,既然他不想损失齐国兵力,那就让楚国去损失吧,也因为此人知我秉性,所以才令楚国分兵五路。
诸位请看,对我秦军来说,若要围歼一路,最好的选择,乃是阳谷大军,而这阳谷又是齐军,以匡章之能,肯定是早有准备,我秦不如选择去伏击楚军。
楚军占据五谷而来,按照匡章的推算,我军会选择将十万大军集合起来,全部去攻打楚军,顶多打掉楚军四五万人,让楚军撤退,而他则可以顺势绕到太行径以西,少水河畔,甚至还可以举兵到平阳城。
只有这样,匡章这两难,才可迎刃而解,如此一来,其一,损失的乃是楚国大军,于他无害,其二,楚军为诱饵,他则可以绕行后方,对我军形成夹击,其三,也能完成齐国的王令,攻入平阳,以损失几万人的代价,的确是妙计啊!”
白起比起这些成名已久的名将,是显得太过年轻了一些,可他面临的大战,一次都不比这些人少,不管是秦国攻楚攻魏,哪一次都不能没有他的功劳!
他迎战过楚国将军,迎战过魏国将军,甚至还斩杀了公孙喜,但这些人对他来说,加起来威胁,都没有一个匡章大。
好个匡章,将他算计得死死的!
“那如此说来,集中小股兵力,打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