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不死族在北宋>0130视察厢军

禁军军营的视察工作进展的很顺利,也很不错。王凌峰这名当朝国师在视察完禁军军营后,给现在的禁军给予高度的评价。并且,对姚友仲、韩世忠、陈希真、岳飞等将领对于军队的管理也给予高度的赞赏。

特别是小兄弟姚平所管理的掷弹兵团,王凌峰更是非常重视和关注,还特意嘱咐姚平,对于掷弹兵团的日常管理与训练要多多用心,让掷弹兵这个新型兵种在今后的作战上多建新功,还有多多培养掷弹兵团中的人才,让这个新型兵种能快速组建出更多人来。

这样,能为西军等各地军队送去更多更优秀的掷弹兵指挥官,让宋朝各地的军队都成立出掷弹兵这新的兵种来。

在巡视军营的时候,王凌峰也做了重要的指示,要关心军人的生活,在军饷、军队食物供给和军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上,让禁军无后顾之忧,并且能得到良好的照顾。

对于军人脸上刺金印的问题,王凌峰也对所有将士保证,会像朝廷申报,并且派遣仙子医疗队(魅魔少女)来为已经刺字的军人消除脸上的刺字,而且向朝廷申请,以后军人脸上再不刺字。

自然,王凌峰的保证与指示得到禁军强烈的欢迎和热切的期盼。再说,谁愿意再脸上刺字,像个囚犯一样。再宋朝,脸上刺字的一个是军人,一个是囚犯,而宋朝的军人地位低下不说,也被人称呼为‘贼配军’,这各词非常有侮辱性。在以文为主的宋朝,军人如此地位,并且非常没有尊严。

宋朝还施行杀武不杀文的政策,武人犯错性命难保,文人犯错也就是个流放。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让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当兵,要不是这个时候还流行军户制度的话,还有在天灾面前,大量的难民被收编为厢军,估计朝廷招兵都是难事。

好在有囚犯转厢军,难民转厢军,优秀厢军专禁军的制度,还有终身制军户制度,不然这个以文为主的朝代,军人真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

因为王凌峰知道这些宋朝历史上的弊病,所以决定要去改变它,就算不能向后世一样那样效率,起码要比现在强出许多。不然,感受着宋朝如此畸形的社会状态,缓慢又混乱的行政处理方式,王凌峰真心很头痛。

在禁军的军营转悠了一天,看士兵训练,看营房,又和士兵共进午餐,当然领导的特殊待遇就不研究了,既然来了军营,就要和士兵同甘共苦,吃一样的饭菜。

然后……王凌峰后悔了,宋代士兵的伙食对于王凌峰来说,非常的差,也吃不习惯。其实京城禁军,伙食还算不错,主食今天是锅盔,也就是大饼的一种,比较坚硬,用炉子烤制,然后还贴饼子,就是用小米和面粉参杂,在大锅的锅壁上,一个一个贴制加热而成,其次就是酱菜和咸菜。

还有每人一碗所谓的肉汤,这肉汤还是看在国师来视察的情况才给士兵们准备的,肉基本就看不见了,汤上飘浮几片肉是坚决不会给士兵盛放在碗中的,主要是用来增加味道,完全属于调料的用法,这样汤上还能飘浮一点油星。汤主要是拿骨头熬制,在加上一把青盐,加上一点点的不知道是什么的干菜,ok,一碗肉汤。

但是,我们的王大国师还是硬着头皮,艰难的吃了一顿和士兵同样的午餐。士兵是非常感动,但是王凌峰感觉有苦难言。

指示讲话都没做,下午就急忙出城在视察一下厢军的营地,和禁军营地相比,这里就显得乱了很多,本来宗泽是不建议王凌峰去的,可是王凌峰还是毅然决然的来到厢军的营地视察一番。

京城厢军,首先是没有被选为禁军的军队,其中还有很多是追击金军收编的各地厢军和一部分民间武装力量。厢军的营地现在设置在汴京城外,营地以帐篷为主,不像城内的禁军,很多都住在营房中。

王凌峰眼前的厢军老弱居多,而且显得身体素质不高,并且面带菜色,甚至还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和十四五岁的孩子。装备更不比禁军,盔甲多以皮甲为主,还有很多士兵连盔甲都没有,军装也显得老久破败。

厢军在宋朝,最早属于住州镇兵,也算是宋朝的常备军。早期的北宋,厢军是有一定战斗力的,虽然属于二线兵团,而发展到北宋末年,厢军甚至比禁军更加腐败。

首先厢军由大量难民和囚犯组成,还有封建社会的兵户中招募,但是到了北宋中后期,厢军已经轮为个军队将领的佃农和奴婢使用,战斗力薄弱不说,装备粮饷更差。宋朝有庞大的厢军队伍,这也成了宋朝‘三冗’冗费中压垮宋朝财政的一个巨大的负担。

王凌峰在走了一圈厢军的营地后,感觉这就不是一个军营,更像是看见的难民营或者是某起义军的营地那种,杂乱差不说,士兵没有统一的装备,多以一杆长枪为主。

特别是厢军年龄上的差异问题,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青少年居多,甚至还看见不少厢军的家眷和军人挤在一个帐篷中,一家人,男人当兵,女人在营地照顾孩子。

在这寒冷的冬季,很多厢军家属连冬衣都没有,只能蜷缩在士兵的帐篷中躲避寒冷的冬日,好一点的能在如同印第安人那狭小的帐篷中生活取暖,不好的就只能忍着寒冷的气候,躲在帐篷之中。

见此情景,王凌峰感觉这里那里是军营,简直就是一个难民营。

王凌峰心中非常震撼,他感觉厢军问题刻不容缓,因为他已经看见


状态提示:0130视察厢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