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投资人生>68第六十八章
多了,因此只要十个人里有一个觉醒,那些良心企业就不会饿死,如果十人里有三五人认同,那些优秀的企业就会做大做强,而如果达到了七八个之多,也许就是我们真正重回世界巅峰的时刻了。这种钱应该花,也花得值得。”

会议室里没人反驳他的话,只有林学文轻笑了一声,“这么长远的问题咱们还是先放下,把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敌人身上好了,下来还有得折腾呢……”

林学文说得没错,他们还有得折腾。

隔天开始,新一轮的媒体攻势再次铺开,先从报业吹起了号角。各大主流媒体开始讨论昨天的焦点访谈和飞燕新广告的内容,有些记者专门前往飞燕和另两家公司进行采访。比起飞燕预先制定的公关方案,利达和劲科明显没料到会有这样不按理出牌的攻势,瞬间就进陷入了被动。

而在广告宣传和媒体科普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开始明白“盗版”二字的含义,曾经廉价的碟片已经不好拿出来在亲友间炫耀,贩售盗版光盘的商家也自觉收敛起了气焰,想要避开这个风头浪尖。更有甚者一些支持和亲自经营盗版业的官员闭上了嘴巴,挪开了视线,焦点访谈意味着什么,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从政者都不会漠视。

只是这样的被动没有持续太久,如果说正版代表着一些人的利益,那么盗版同样也代表着另一些人的利益。在铺天盖地的正面言论开始退潮时,有些人冒了出来,用迂回的方式为盗版——尤其是工业范畴的仿造和拷贝撑腰。他们开始努力渲染垄断的危害,强调当前中国社会的消费水准,为千千万万非自主创新的贴牌、仿冒公司摇旗呐喊。悲情牌有之、经济牌有之,甚至连仇富和活该的言论都冒了出来,似乎支持正版成了一种奢侈,一种并不符合国情的浪费举动。

针对这波攻势,飞燕迅速做出了反应,以新华书店和各大城市图书馆为依托,慢慢开始推行影碟租赁业务,化买为租。第一波行动涉及全国20个主力销售城市,也让一批头脑灵活,敢想敢干的人摸到了先机,触发了后世几大影碟连锁租赁店的原型。

与此同时,另一些深受仿冒产品危害的行业也站了出来,加入了飞燕的反盗联盟。比如制药、食品、烟酒等关乎民生的企业,在他们的宣传语里,“喜欢”变成了“必须”,变成了“生命”这样高昂的砝码,道理却依旧浅显:如果真为盗版和仿冒大开其门,不惩罚不严令禁止,你又怎么能保证那些丧尽天良的盗版商只碰碰服装或出版发行业,不向食品和药品伸出黑手呢?难道仿造药物的成本就比拷贝光盘高吗?难道酒水的惊人利润就不让黑心厂商们垂涎吗?没有法律的监控,没有道德的扼制,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这场盗版盛宴的下一个受害者呢?

一边是休闲娱乐,一边却是国计民生,这场反盗版宣传最后演变成了全民意识的洗礼,也成了一场真真正正的论战。从报纸到电视,从广播到现实,拉锯战式的辩论随处可见,争吵的声音越响亮,对于民众的启发就越深刻吕清广本纪。而在这一片口诛笔伐的混战中,引起这场战端的导火索却悄然安静了下来,关于利达、劲科的侵权案庭审,不声不响的拉开了序幕。

在进入法庭之前,几家公司的高管和法人率先坐到了一起,开始了一轮对于中国今后影视业至关重要的会谈。

(这里是防抽分割,本章完)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构思了很久很久,可以说是vcd线的关键所在,如今写出来,也算舒了口气吧。

其实无意去指责任何人,在盗版这方面,中国很难有人真正的清白,就像我本人,幼时是个漫迷,长大成为碟友,还有着极其强大的网瘾,可以说所有盗版最繁盛的地带都被踏遍了。我也买过成山的盗版漫画,也收藏过不知多少的精装简装碟片,甚至由于阅读量太大也不敢说自己就没看过盗文。

但是观念这种东西,的的确确是会改变的。

也许是从长大后第一次走进电影院被视听效果震撼那一刻,也许是从08年地震后的国货推广贴开始,甚至可能只是被京东、卓越的促销打动。我开始大量屯正版书,开始进电影院看时新大片,开始充值买v,为那些带给我阅读快乐的文付钱。还有百雀羚的护手霜、云南白药的牙膏、上海檀香皂等等……支持正版、支持国货带来的不只是便利和更舒适的消费体验,同时也带来一种满足感,一种把钱花在正确地方的愉悦感。

当一种信任被摧毁,一种常识被颠覆时,想要修复它是很困难的。不说为了这些增加的消费,就是父母和同事的不理解就让人非常沮丧,但是我身边依旧有很多朋友在使用着正版,在支持着正版,如果拥有这种观念的人更多一点,那些艰难度日的企业,那些认真创作的原创者是不是也会过得更好一点呢?

没错,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生活里依旧充满了盗版,这是很难逆转的社会大势。但是却不能自欺欺人,不能把对于他们的损害当成天经地义,因为这种损害同样也会伤及那些对我们重要的东西。所以才有了这章,有了这段剧情。

为自己喜欢的东西掏钱,支持正版,这就是底线了。消费者掌握的力量其实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强大,选择权就在每一个人手中,你为之付出的也许有一天也会改变这个世界,这样想想,不是也挺有趣吗?^


状态提示:68第六十八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