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初唐闲公子>014章昭武9姓

吃过午饭,巧云迟疑了一下,问道:“郎君,你打算怎么把这些酒卖出去?”嗯?这倒是个问题,太早暴露自己的白酒问题很大,而且很危险,“你说这长安市场上哪个商铺最大最有名,售货的渠道最多?”

巧云思考了一会儿,道:“要说最大的商行当然是皇家少府寺了,要说渠道最多那就是九姓胡了,他们的商品远销西域各国,谁也比不了。”

皇家的少府寺当然不会考虑,避之还来不及呢,巧云说的九姓胡就是中亚的粟特人,这倒是可以考虑。

粟特人就是中国史籍习称的昭武九姓,是指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后裔10多个小国的的泛称,他们的国王均以昭武为姓。

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居住在祁连山下张掖郡昭武县(今甘肃临泽昭武,张掖附近),至于月氏人以前是从哪里迁徙过来的就不知道了。汉初,匈奴破月氏,迫其西迁,以河西昭武为故地的月氏部落遂向西逃亡,进入中亚粟特地域(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中游之间泽拉夫善河流域一带),征服当地土著,形成若干城邦。

稍后,为嚈哒统治,一度被迫改姓温(温那沙),嚈哒衰落之后,各城邦重获独立,复姓昭武,形成以康国为首的诸粟特城邦,其中有安、曹、石、米、何、史、穆、毕等国,统称“昭武九姓”,唐代又称“九姓胡”或单称“胡”,西文则称之为“粟特”。

后又部分接受突厥及唐朝的统治,八世纪国亡于大食(阿拉伯帝国),此后其国人大部分逐渐突厥化、***化,成为今日中亚乌兹别克人之一分子,小部分余众则散入塔吉克人之中。

粟特人以善经商闻名,多豪商大贾,他们不辞劳苦,沿丝绸之路东西往返,由之形成了许多栗特聚落。粟特人的主要商业活动内容是从中原购买丝绸,而从西域运进体积小,价值高的珍宝,如美玉、玛瑙、珍珠等,因此,粟特胡以善于鉴别宝物著称。六畜、奴隶也是粟特商人出售的主要商品,有时他们也客串一把盗贼,长安的高利贷者大都是这些人,

隋、唐王朝推行胡、汉有别,各依其俗的政策。这一政策对汉人推行重农抑商,严禁汉人从事国际贸易,从而为粟特人创造了独霸丝路贸易财源的有利条件。粟特人宁肯附籍或客籍,多不肯甘为编户,就是利用蕃、汉有别的空隙,由之成为巨富。

例如长安县人史婆陀,家兴贩,资财巨富。身有勋官骑尉,其园池屋宇,衣服器玩,家僮侍妾比王侯。粟特人的资财皆在万金以上,非但中原普通商人难于望其项背,就是世代官宦的衣冠子弟,相形之下,也显得极为寒伧。

看来儒家轻视工商的恶果早就埋下了,只是因为华夏民族的主体汉族在一段时间内掌握了最高的科技,所以暂时没有问题,到了宋明时期,缺少绝对军事优势的宋明军队被打得稀里哗啦。到了我大清的时候也是沿袭了儒家重农轻商的传统,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束手无措,导致华夏百年耻辱。也许我们冤枉了我大清,他们的文化传承都是从汉族继承过来的,换其他人来也许更差劲,比如我大明。

现在回过头来看,真正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思想家应该是春秋时期的管仲,管仲把工商和农业放在同等位置上。后来的法家重农轻商,商鞅只重视农战,韩非子甚至把工商业者视为五蠹之一,认为必须将其清除,国家才能免于衰落、灭亡。孔子更不用说了,甚至连农民都看不起,眼中只有仁义。

唐志对于粟特商人也不熟悉,但是这次对自己设局的肯定有粟特商人参与。该怎么破这个局呢?唐志一时心里没有谱。巧云大部分事情都是待在家里,她肯定也不清楚。

巧云见唐志眉头紧锁,提议道:“何不问问顾四娘呢?也许她知道里面的深浅。”

“对呀,我怎么把四娘给忘了!”青楼可以说是最复杂的地方,也是消息最灵通的所在,长安这滩浑水四娘应该很清楚,而且这次有人挖坑埋自己,作为潇湘馆的管事不可能不清楚。

第二天唐志来到潇湘馆,把曲谱交给吴老,又引来吴老的惊叹。唐志拿出几幅图画,上面画着舞台各人的站位,人物描绘都是很简单,又细又长像火材梗,但是一目了然,这是唐志从导演那里学来的画分镜头手法。

唐志给舞蹈教习和小娘子们开始讲解《丽人行》的音乐和舞蹈动作的要领。后世的超美中国风舞蹈《丽人行》风靡全国,加上有好事者用双面燕洵伴奏替代原来的伴奏,简直是魔音灌脑,瞬间征服了全国观众。

唐志还想把女子十二乐坊一起带入大唐,而且不只是唐装,他还想把旗袍、西装套裙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服装全部拿出来。特别是旗袍,拥有特别的东方韵致,内敛、含蓄、温柔,却又高贵、华丽、飘逸。它不张扬,却能够于无声处透出绝色风情,它不暴露,却自有一种掩饰不住的诱惑。

潇湘馆这么多半大的孩子,唐志还准备拿出武术团体表演节目《男儿当自强》、《中国功夫》和《少年强》等等,这在各大综艺和商演中是被玩坏了的节目,从幼儿园到大学生几乎都在表演。

还有剑舞,很多舞蹈学院都想把古典的剑器舞蹈表演还原出来,编排出了一些经典的团体剑舞,加上魔幻版的音乐,相当精彩。现在的胡旋舞和胡腾舞都是弄个袖子,或


状态提示:014章昭武9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