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言情总裁>凤穿残汉>第六十六节 少年天子

且说段融在蔡吉的鼓动与授意下,忙不迭地启程广发英雄帖之时,中原大地却再一次遭受了蝗灾的蹂躏。须知,只要气候合适蝗虫一年能够发生夏蝗和秋蝗两代,故此次兴平元年九月的秋蝗,其实是之前四月那场夏蝗的后代。由于东莱各县在蔡吉的指挥下已在五六月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灭蝗活动,因此九月爆发的这场秋蝗并没有殃及东莱郡。至于那些在夏蝗爆发时忙着屯粮打仗,疏于抗灾灭蝗的州郡自然是再一次饱受飞蝗之苦。

正如原本在濮阳城下与吕布相持百多日的曹操,面对骤然而至的蝗灾不得不撤军回鄄城救灾。而固守濮阳城的吕布情况也不比曹操好到哪儿去。由于连月的围城,濮阳城内存粮早已吃尽。因此吕布在曹操撤军后,不顾陈宫反对,亲自率军侵袭临近的乘氏县抢夺粮食。结果却被乘氏县人李进击败,向东退到山阳。吕布此举非但没有掳掠到所需的粮食,相反还暴露出了其外强中干的事实。加之乘氏县原本就隶属兖州,吕布身为兖州之主非但不体恤治下百姓,相反还领兵劫掠自家百姓。一时间兖州的民心便在吕布与曹操之间有了新的取舍。可以说汉末的天灾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以其特有的方式考验着每一个人。

十月的长安,寒风萧瑟,这座昔日的帝王之都,眼下早已没了曾经的繁华,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疮痍以及遍地饥民。自这年四月起,京师周围连续一百多天都未下过一滴雨,加之飞蝗肆虐,谷价一路飙升到一斛五十万钱,豆麦价亦疯涨到了一斛二十万。京师周边的饥民纷纷涌入城内讨饭,一时间长安城内人满为患,残垣断壁间更是时不时会惊现皑皑白骨。

面对近在咫尺的“人相食啖,白骨委积”惨象,身为一国之主的汉帝刘协果断地下旨开仓放粮,并指派侍御使侯汶主持为饥民煮粥布施,以期能救一人是一人。然而一个月过去了,长安城内饥民并没有因朝廷的赈灾而得救,相反每日依旧有大量的百姓因得不到食物而饿死。

为什么还会饿死人?

难道是朝廷派发的救济粮少了……

还是有人在中饱私囊!

对于饿死人的疑问,大汉的少年天子更倾向于后面那个答案。但刘协并不是一个冲动的人。要知道当他还是个幼儿的时候,他的生母王美人就被皇后何氏杀死了。其父汉灵帝生怕他也遭皇后暗害,便将他交予董太后抚养,后刘协被封为陈留王。中平六年,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被十常侍谋杀,袁绍等人遂入宫诛杀宦官。惶恐间刘协与少帝刘辩被宦官张让和段圭劫持出宫。后被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救出,并在回宫途中遇上董卓大军。由于董卓认为刘协为董太后所养,且自己又与董太后同族,认为刘协会比较亲近自己。于是为了便于把持朝政,董卓废杀少帝,并于当年九月甲戌日立刚满九岁的刘协为皇帝,用他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董卓火烧都城洛阳,挟刘协迁都长安。不久司徒王允联手温侯吕布诛杀董卓。可二人共同主持朝政还不足一个月,董卓部将李傕等人便击败吕布,杀死王允,占领长安,并学董卓继续奉刘协作傀儡皇帝。

可以说刘协现下虽只有十四岁,但这十年来颠沛流离的经历,却让他的心智远较同龄的少年要成熟得多。因此就算明知自己只是李傕等人手中的提线傀儡,刘协依旧以挺拔的身姿端坐于朝堂之上,并以冷静的目光看着底下的内侍将米、豆各五升倒入大锅掺水熬煮。

不多时的功夫,一阵清甜的谷物香味便弥漫了整个朝堂。在场的内侍近臣闻道这股诱人粥香无不伸长了脖子探头张望。要知道长安城已缺粮数个月了,莫说是底下的平民百姓,就算是公卿大夫这会儿也免不了个个面带菜色。甚至就连刘协本人在内侍开锅的那一瞬间也忍不住偷偷咽了口唾沫。

香,实在是香。却不知这粥浓稠如何?想到这里,头戴通天冠的刘协当即起身快步走下御座来到了那一锅米粥之前,伸手向一旁的内侍张口道,“勺。”

旁的内侍赶紧递上木勺。而刘协接过木勺在锅里搅了一搅之后,发觉此粥虽不达“粥可立筷”的程度,却也没有稀如米汤。面对如此情形,刘协当即面色一沉,将木勺一丢,回头下令道:“汝等将此粥分装入盆。”

内侍们被天子如何一喝,赶紧将米粥自锅中盛出装入施粥用的大盆之中,不多不少正正好装了两盆。显然这个数量远多于底下官吏上报的量。周围的内侍近臣见此情形无不将头低得低低的,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次有人要倒霉了。只是众人那里知晓刘协此刻看这两盆粥的心情,乃是悲哀大于愤怒。

要知道在眼下李傕等人的爪牙遍布朝堂,侍御使侯汶是少数不与其同流合污的朝臣。正因为如此刘协才会将开仓施粥一事交由侯汶来主持,并希望能借此机会来收拢民心。可谁曾想侯汶竟会贪墨赈灾之粮。这让刘协即恼怒又是悲哀。他恼怒的是侯汶有负圣恩竟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举;悲哀的是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个可以托付的朝臣,结果一试之下是只上不了台面的硕鼠。事已至此,惩处侯汶给长安百姓一个交代已不可避免。可是如何处罚侯汶却又成了摆在刘协面前的一道难题。诚然侯汶做出了如此不齿之事,可此人终究是自己提拔上来的,倘若严惩侯汶,不等于就是在扇他刘协自己的嘴巴。且李傕等人


状态提示:第六十六节 少年天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