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北朝凉韵>第13章抉择

第二天早上起来,晨练过后用了点饭食,走到门前,诚伯已将马牵来。

牵住缰绳,向着隔壁院落一声呼唤,“老三,走了,今天要去宋家,过了今天你就有俸禄拿了,赶紧的。”

话音刚落,就看见赵三推门出来,小妹送到门口向着王殊说道:“阿福哥哥,今日去主家主宅,记得帮我照看我这个笨哥哥。”

“速回,速回,我照顾阿福还差不多,哪里需要别人照顾。”赵信红着脸说道。

和老三缓行到了村口,等了大约一刻钟,另外7人陆续过来。

这时宋林也来到村口,看见王殊快步走来说道:“父亲说今天就不送你们了,叫你带着村中儿郎好好学艺。

如果太公问起他,就说十九不孝了,就不入主宅了,待哪天重回并州,取回爷爷遗物,才有脸面回主宅。”

说完拱手行了一礼,就和众人微笑打了招呼,一一问过,就转身回了村子。

王殊上前一步跨步上马,其他人见了也都上马,一行9人就策马向城内行去。

敦煌本就是一座不是特别大的城,敦煌城里最大就是市集。

一行人路过市集的时候,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王殊还是大吃了一惊。

这是公元300多年的时代,后世***还没有出现。在中亚的地界还没有一个拦路的庞然大物,但是如此多胡商还是震惊了王殊。

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连比划带打哑谜的在和本地人做生意。这些高眉深目的胡人,一看就是远涉山水而来。

原来自己一直觉得中国大乱,东西的交流是停滞状态,现在看来这条丝绸之路,仍然是如此繁华。

看了看市集,一行人并没有多停留,宋家老宅,很是好找,没多久一行人就来到了老宅前。远远的下马,牵马而行,这是对于主家尊敬。

走到门外,王殊行礼报与守门人:“城南乞活村,入选锦绣堂少年,全员到齐,奉命求见主家。”

守门人打量了一下,门下9名衣着朴素的少年说道:“已得外堂通知,各位少年随我入内,验明身份。”

跟随门子进了宋家老宅,宋家老宅比王殊心里想的要小上一点。

因为之前想到宋家毕竟是敦煌说一不二的大族,原以为宋家的老宅占地会很大。没想到宋家老宅实际不大,而且装饰也不豪华,到处透漏出简朴的书香之气。

行了没多久,一个老熟人过来了,宋武走了过来。

向着王殊等少年行了一礼,说道:“请各位随我来,一会太公和先生就会与大家相见。”

跟随宋武穿过2个长廊,走到一个偏殿。偏殿内摆放着大约40个小案,宋武带着他们找到自己的小案之前坐好。

这时候王殊环伺四周发现差不多偏殿就要坐满了。

没过多久这个偏殿就已坐满,两刻钟之后,一声清脆的磬响,殿内马上安静下来。

这时只见一名老人领头走入殿中。老人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丝一般的白发还是在黑发中清晰可见。

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谢艾随在老人身后,紧随老人一同入殿。

所有少年看见老人进殿,齐齐起身站起,行礼,一鞠到底,不敢稍稍抬起。

太公走上殿中主位,坐直身子,伸手虚扶,说道:“好,好,好,都是好少年,都坐吧。”各位少年,齐声拱手称是,齐齐坐下。

在这一套流程之中,王殊瞥见坐在角落有7,8个少年,胡人样貌,但是穿着确是汉人服饰。

随着大家起坐,但是明显动作很是生涩。暗暗的撇了一下嘴,王殊也随着众人一起跪坐好。

宋太公,待大家都已入座,扫视全场开口说道:“我宋家在敦煌一地,这已经第七代人了。

自从中原大乱,老凉王为天子守住西北,我宋家就随凉王披坚执锐。

中原虽乱,但我西北不乱,我宋家随凉王兴儒学,教化地方,多年已逐见成效。

总想着为天子在北边留下一点汉家苗裔。

但,现今时势危急异常,羯人入主中原,行残暴事,我中原汉儿岌岌可危。

又听说赵国石氏磨刀霍霍,早想入我西北。我西北好男儿又怎么坐以待毙。

故今次开了锦绣堂,三年前锦绣堂只取10人,今年锦绣堂,取了40人,我想各位也知我之用意。

当然既入我锦绣堂,生死就已托付与我宋家。

但各位非是我宋家奴仆,只是供奉。

各位亲族,我宋家自会安排妥当,至于这几年只需各位在我锦绣堂中,好好学习修行,时间暂定五年,五年期满,需为我宋家做三件事,做成则去留随意。

若是不愿,现在就可离开此殿,我宋家也会送上一份礼物。各位觉得如何,就请尽快定夺吧。”

王殊听完太公的话,眉头皱起,原来以为这些少年,是宋家为自己寻找的后备力量,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杀手,密探,护卫,到底需要我们做什么?现在很难搞的清楚,但是这样的人,不是死士,是什么给了宋家这么大信心,觉得可以控制人心,只用承诺就可以牵绊住众人。

但是短短话语透漏出的自信,确是货真价实的。

回头看看周围自己村子的同伴,这时同伴的眼神也一起看向了王殊,王殊朝自己的同伴笑了笑,微微点了点头,给了一个安心的眼神给赵信,然后坐直了身子。

这时


状态提示:第13章抉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