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心中暗暗有气,这小子怎么光给自己唱反调?

再一看这厮年轻的面孔,心想,这厮还是不太懂自己的心思,不过情有可原,自己也没对他交待。

“宗舒,朝堂之上,岂可出言不逊?道夫尚未提出意见,不可如此贸失!”徽宗马上批评起宗舒来。

蔡京忽然觉得,宗舒今天站到朝堂上,算是对了。因为宗舒恨不得吃了童贯。

童贯冷冷地剜了一眼宗舒,朝徽宗说道:“陛下,臣请连降sān_jí,甘当中书舍人,在中书省了此余生,并以带罪之身,继续为陛下鞠躬尽瘁。”

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是正四品,但职责非常重要:按照“词头”即皇帝的旨意起草诏书!

宋代的中书舍人又有一项特权:如果他觉得“词头”不合法度,无论这词头出自皇帝的意思,还是宰相的意思,他都可以拒绝草诏,这叫做“封还词头”。

北宋法律明确赋予中书舍人的权力:“事有失当及除授非其人,则论奏封还词头”。

宋仁宗朝时,蔡襄担任这一职务,“每除授非当职,辄封还之;帝遇之益厚”。

蔡襄认为皇帝任命官员职务,觉得不妥,他就可以给皇帝甩脸子,而皇帝反而对他更好。

王安石要把自己的亲信李定破格提拔为“监察御史里行”,宋神宗也同意了。

但负责起草诏书的宋敏求,拒绝起草任命李定的诏书,封还词头。

神宗怒了,让宋敏求辞职。

接替宋敏求的中书舍人苏颂,也以“爱惜朝廷之法制”为由,再次封还词头。

由此可见,中书舍人职务虽低,确实牛批。

所以,童贯挑了这么一个位置,看似官不大,但他可以和皇帝亲密接触。

童贯不仅还可以在皇帝面前晃悠,并且他还能否定皇帝的旨意!

这哪里是处理?这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

新接替他职务的梁师成,肯定要听童贯的。

童贯当中书舍人,可以替皇帝写诏书,并且还有“封还词头”的权力!

这样一来,童贯的势力,不减反增!恐怕连蔡京也制不住他了。

按理说,徽宗应该不同意童贯的,因为皇帝毕竟是要讲究制衡,不能让任何一个人一家独大。

宗舒发现,徽宗居然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里头,有猫腻!

童贯、赵构、梁师成与徽宗一定是达成了某种默契!

是谁促成了这种默契?

宗舒眼前浮出现完颜萍的影子,一定是金人,金人与童贯、赵构达成了默契。

那么,金人肯定也会力保童贯的地位。

童贯和徽宗之间也达成了某种交易,比如让他的权力大一些,可以与金人达成更紧密的合作。

一定要阻止!

于公,除掉童贯,就能让“北宋六贼”变成“北宋五贼”,对大宋的伤害多少会减轻一些。

于私,除掉童贯,就能破坏宋、金联盟,避免让珠珠嫁到金国去。

那么现在,宗舒就必须阻止童贯得势,把童贯从大宋的政坛上抹掉。

看徽宗又像要同意的样子,宗舒马上大声道:“陛下,童贯如此做,就是老掉牙的老妇人喝稀粥--无耻下流!”

“千古奇冤,河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宗舒这句话一出,让殿中大臣均是一震。

在河北伐辽失败,种家军所蒙受的正是千古奇冤!

童贯和种师道同为大宋之臣,居然借外敌之手,害同胞性命,让种家军全军覆没!

“童贯,非人哉!畜生耳!必杀之而后快!”宗舒此话一出,殿中已有官员小声惊呼。

宗舒真不愧是京城第一狂人,这话说得太狂了。

童太尉,有再多的错,也不至于被杀掉。

赵构忍宗舒很久了,现在看宗舒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不禁怒了:

“宗舒,太祖有碑文曰,不杀文人士大夫和言事者。你这是要让陛下违背祖宗规矩吗?”

宗舒嘿嘿一笑,直接走到赵构面前说:“赵狗,童贯算文人吗?根本不是啊,文人最少还是个人!童贯,连人都不是!”

赵构正要说话,宗舒紧接着说:“赵狗,童贯,除了会撒个童子尿还会干什么,他就是个破罐子,不如破罐子破摔!”

童贯这个气啊,何时招惹上这个混求恶少!

这厮说话,一会儿文质彬彬,一会儿粗鄙不堪,让人无法与他对话。

跟他吵?太丢份!不跟他吵?太憋闷。

“陛下,”蔡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臣以为,宗舒所讲,虽然稍显粗鲁,并非言过其实,道夫,的确要为北伐有所交待,如此轻描淡写,恐怕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

一些与蔡京关系好的官员们,纷纷称是。

平时站在童贯一边的官员们,则显得很是心虚,低着头,没有一个人敢吭声。

看到蔡京发话了,宗舒也是松了一口气,蔡京这次助攻得不错!

宗舒也是小看了童贯,本以为回来把童贯的丑恶行径一揭露,童贯不死也得扒层皮,最少被流放发配。

没料到童贯提前在金人那里得到了支持,徽宗也不想对他下狠手。

童贯,不仅善于借刀杀人,更善于借势用力。

搞掉童贯,看来非得蔡京帮忙。

“蔡相公所言极是!在下一向如此,话糙理不糙。不惩治童贯,恐怕民心生乱、军心生变。”

宗舒的话让徽宗不由得一惊,民心生乱,方腊


状态提示:185到宫里收便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