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伏渊潜龙>47、教育竞争

小健:加了很多群,看来看去还是咱们这个群好,议题很广泛,讲话都文明,政策水平高,还能学写字!

小芳:复制粘贴的吗?嘴巴这么甜!

小峰:呵呵,我也好像在哪看过这句话。

小健:写文章就是要有真情实感,我对咱这群这就是啊!

小芳:[a+

……………………

小海:[链接《曝海某区孩子的日常:顶配的娃,硬核的妈,背后真相戳心了》](文章见附录)

小芳: 小海——不敢打开看啊!海某区+孩子+妈妈+房子,这几个关键词,自动规避了。

治平:这也太疯狂了吧?这还有童年吗?我作为小城学渣的家长,表示极度不理解!一个学习机器的人生,真的有快乐吗?我严重怀疑这些家长有病!为啥搞得这么极端呢?人生非得这么恶性竞争吗?这么小的孩子不累死了?

小芳:以前在河东时,会认同高考资源不公平,相信了很多年,直到看到别人都是怎样培养孩子的。我不提了。

昨天看一高中同学还在说:“如果全国一张卷,京城孩子被河东孩子分数暴击。”气得我直接把他微信删了!

小海:有一句话,基本上可以说清楚海某区家长的心思:“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疯狂的青春期,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期。”

小芳:高治平——你不知道史家小学有多好,看了就会觉得值!我在史家小学断断续续泡了快一年时间,那才叫一个震撼!

……………………

小海:这是一个幼教专家发的朋友圈:

有时候,我会想,所谓的教育专家,在别人的教育选择上,配发言吗?你在别人眼里,过得是多么卑微。有豪车广厦吗?有锦衣玉食吗?你凭什么用你眼下的卑微生活告诉别人不要强迫孩子参与竞争?

家长更喜欢听那些不卑微的成功人士的育儿经,要奋斗要战斗要搏斗!占有了顶级教育资源,才有可能成功。

大家不在一个频道,甚至不在一个宇宙。教育专家们,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一定不够狠。感觉活得很舒展的,是脱口秀大会里那个京城拆二代,有钱才是硬道理。

……………………

小芳:我同事京城坐地户,孩子一岁时卖了房,花700万在史家小学片区买了老破小,改变决定跑外地做机构总去了,为了孩子宁愿两地分居!

小海:我认识的这个幼教专家说:“对照了文中的海某区妈妈,我绝不苛责孩子了,首先是我做不到啊,没钱投入,心不够狠,对自己要求也不严格,再加上胸无大志,缺乏为国育儿的精神境界,唉!我简直就不配当妈啊!”

深刻内疚了一下,太惭愧了!

……………………

治平:我的人生观跟这些人确实不在一个宇宙。我的想法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一辈子不管两辈子的事。孩子混啥样我才不管。等我临死,吃光花净,一分钱也不给孩子留。你没本事要饭去活该!

孩子能学成啥样,完全顺其自然。我在小城市认识的大款,文化层次高的不多。当然他们比大城市的人,都是小款了。

不过我觉得钱混得太多,就是累赘。过分追求金钱地位的社会是病态的社会,由此催生了病态的教育。

小芳:我相信代际的累积效应,每一辈人都要努力。

治平:高层次的人,生活并不一定快乐,我觉得海某区那些父母累死累活的,纯粹就是为孩子牺牲了人生的幸福。只有当他们累出大病来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有多愚蠢!

……………………

小芳:我特别喜欢我那个同事的状态,人生每个阶段都很努力。孩子三年级,她就开始每天陪孩子学英语,孩子四年级孩子学击剑,孩子五年级,她开始学外语,练口语,孩子六年级那时我怀二宝,她几次摸我的肚子,很真诚地祝福我。

孩子小升初,他们一家直接去了加拿大,陪孩子度过了语言和生活转换的困难期,自己也拼命学外语。第二年她还生了二宝。她是比我大五岁的糖尿病人,孕期每天走十公里左右,怕血糖影响。

现在她每天虽然不工作,但一直带娃,陪大宝参加美国加拿大的击剑比赛,自己也学击剑参加业余组比赛。还喜欢上了海边石头,像专家一样地研究。

这就是代际的累积作用。

她的爸爸妈妈年轻时来京。她从小在京城长大,孩子小学上了中关村三小,然后又过跟一般人不一样的生活。

我们这代人都是刚爬出窝,但我们努力,孩子的起点会高一点,即使不显著,但代代下来都有点起色。

不要相信别人不快乐,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常态下都是快乐的。

这个同事比我大五岁,体力保持得好多了。她老公还是马拉松爱好者,到处跑马拉松。不评价爱好,但这个自律也是值得佩服的。

我昨天还跟我老公说,人要时常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是个好爸爸(妈妈)吗?

我是个好老公(妻子)吗?

我是孩子的榜样吗?

然后就知道自己哪里有不足,哪里需努力了。

……………………

小芳:用手机打这么多字,最近不常见。有感而发,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小丽:社会在制造焦虑。

治平:让他们傻兮兮乐呵呵地充当人类进化的阶梯吧!我只抓住自己的眼前的快乐。我绝不为孩子


状态提示:47、教育竞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