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网游之生死>第三十章 血红之帖
都应该听到了,也被这样的鸣笛声而吓到了,因为汽车鸣笛声是一阵,不是一声,而且不是一辆汽车,而是所有的汽车,仿佛全世界的汽车因为明日是世界末日而宣泄着它们内心的恐慌和心悸……

在长达半分钟之久的鸣笛声归于寂静之际,在心惊、心慌、心乱之后,在附近那些汽车都走下一些神情慨的老者之时,我心中充满了疑惑,疑惑今天是什么日子,疑惑这些老者为什么要在这时一起鸣笛,疑惑这些鸣笛声所代表的意义,我当时甚至一度幼稚地以为这些鸣笛声是为了庆祝我打出了暗金装备!

我很幼稚,不但幼稚,我还很无知,这是在我听了我太***话之后猛然之间现的,我太奶奶在告诉我这些之前她刚从外面回来,同时我也知道她不会开车,但是她上了一辆车,用力地按响了那汽车的喇叭,她说当时她坐的那辆车的喇叭声最响,最有力,最洪亮……在说这些时,太奶奶一脸的愤慨,同时目光中闪现着自豪的神情,仿佛她完成了一件很伟大的使命……

的确,她完成了一件很伟大的使命,她完成的使命是用以往一切不平积压的仇怨所散出来的嚎叫来警示后人……

她告诉我,在九月一十八日晚上二十二点鸣笛这种敲响警钟的活动已经有三十年没有举行了……

当太奶奶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我突然惊醒,九月一十八日这个日子有什么意义,在那天之前,我看了我人生之中本描写了战争的中国历史,相信大家也看过,甚至有些比我要爱国的同胞还有更深的研究,那么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该能感觉到自己心中那道与生俱来的烙印,那个充满了血和泪的烙印!

这些感觉在九月一十八日我就有了,但是我没有出来,因为我相信那时候不用我,大家都有和我一样的感觉,现在已经过去那么久了,我却出来,一是要再次警醒大家,虽然仇恨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请别忘了两个字,那就是……警觉,而我近日遇见的一件事或许会让你将这两个字牢记于心!

这是一个话剧,这个话剧演绎的是一个在两百多年前生在大中华任何一个角落的故事……这个故事和两百多年前的青年一代休戚相关:我现在以这个故事的主角来向大家阐述这个故事……

我是一个生长在东北eb的人,虽然从小唱着“大刀向鬼子的头砍去……”,听着历史老师很愤恨的叫冥日人“倭寇”、“鬼子”,看着诸如731部队之类的报道和展览,但这并不影响我儿时对冥日的看法。

记得小的时候,同学录上“最向往的地方”一栏,我填的都是冥日。那个时候觉得冥日的动画片很好看,冥日的小电器好用,甚至连冥日的忍者和剑道高手,都是我心中的偶像。小时候拿着木棍模仿冥日人劈剑的经历,我现在都记忆犹新。

渐渐的,人也长大了。有机会听到见到更多关于冥日的东西。这中间当然有那段不短的历史,有冥日国内对我大中华的看法,有冥日经济的强大,和时常能听到的“友好邻邦一衣带水”之类的宣传。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对冥日有任何心理上的戒备和敌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谄媚的向往。

我当然也听到过“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旅顺大屠杀”和数不清的冥日人在侵略时的历史,但是,我始终认为,那些是过去了,记着就可以了,干嘛要抱着不放哪?两国友好不是很好吗?这些和他们这一代的冥日人没关系啊……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

后来,我从东北的eb来到了s,异乡的生活,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也让我有机会能够更深的思考一些问题。

来s的时候,有人听到你是来自eb的,时常会问到:“你们恨冥日吗?”

那时,我都会以东北人的身份告诉他:“东北人都恨冥日,他们侵略过我们!”。但是说让我说具体我恨他什么?我根本说不出来,因为在那时的我的印象里,我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累积的,只是出于道义和理所应当的层面上才会说这些。

直到那一天。

那是200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复旦大学旁边的一个漫画pub过通宵。那个算是小有名气的。里面都是冥日的漫画和其他的书籍,氛围弄得很好。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服务生,头上系着头巾,很恭敬的在旁边问道:“先生,可以聊聊吗?”

我们高兴的欢迎了他,当然,句话是礼节性的问了一句:“您是哪里人啊?”

他的回答很巧妙:“我是哪里人不重要,我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你们觉得我是哪里人哪?”然后用d人,他就用gd话说:“你知吾知啦?”然后用bj话一样的北方音调的普通话对我说:“您说哪?”

由于他的相貌和举止,我们一致猜他是冥日人,他不置可否,对我们笑笑说:“这个不重要,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好吗?”

说着他向我们借了笔和纸,然后,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你是东北人,我问你一个地方你知道吗?”

然后在纸上很流利地写下了两个很漂亮的汉字:“奉天”,写好之后,他抬头看看我说:“这里本来可以做都城的,可惜……”

我马上觉得来者不善,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外国人所以激了我的感情,我很正经地和他说:“先生,您写错了,现在已经没有叫做奉天的城市了,‘奉天’现在叫‘沈阳’


状态提示:第三十章 血红之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