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白马关郎>第052章刘备登基

早在三十多年前,太常刘焉本欲向朝廷申请担任交州牧,以图躲避乱世。可侍中董扶却算出益州有“天子之气”,这才让身为汉室宗亲的刘焉野心膨胀,请求担任益州牧。

在益州当了数年州牧的刘焉在站稳脚跟后,也确实制造过千余辆天子车具,有称帝的企图。可三年后,刘焉的府邸与车具却被一场意外的大火烧得干干净净,刘焉也在不久后病逝。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人再去提起董扶说过的那个传言。

直到今天,益州之人才明白“天子之气”的真正含义。

公元221年4月,在众臣的一再劝进下,刘备终于在成都西北的武担山登基称帝,国号为“汉”,改元“章武”,大赦益州之地,封赏众臣。

诸葛亮晋升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刘备不仅让诸葛亮官居三公之上,更是让他总理尚书台事务,协助刘备处理军政大事,足见刘备对诸葛亮的绝对信任和重用。而诸葛亮今年才刚过四十,比绝大部分的朝臣都要年轻,这也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许靖为司徒,法正为太尉,董和为司空,此三人位列三公。东汉时期,三公的权力虽然在尚书台的出现后逐渐被削弱,但仍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非德高望重之人不能担任。

刘备考虑到众臣之中,许靖是唯一一位享誉天下的名士,当得起三公之位。而法正虽然在名声上多有非议,但他毕竟是刘备重要的谋主,加之最近病情出现好转,刘备希望慰劳法正的劳苦功高,便破格将太尉一职授予法正。

至于董和,此人的才华虽然在三国时代不是特别出众,但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良臣。他早年在刘璋手下担任成都县令的时候,蜀中奢靡之风盛行。董和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以身作则,粗衣素食,并严厉打击各种有违礼法的奢侈行为。许多豪强因为畏惧董和,怂恿刘璋将董和调到外地。可是成都官吏百姓却出面挽留董和,一时竟多达数千人,刘璋这才不得不继续留用董和两年。

等董和当了益州太守,仍旧清廉节俭,并诚心相待当地的少数民族,很快便深受南蛮百姓的敬爱。

后来刘备平定蜀地,听闻董和的事迹,便任命他为掌军中郎将,并与诸葛亮一同掌管左将军府事,可见刘备对他的重用。在此期间,董和同样做事勤勉,在处理各种小问题上丝毫不马虎。更为可贵的是,董和直言敢谏,诸葛亮有时做事出现纰漏,董和也会直接指出,不会有所顾忌,因此他也深受诸葛亮的敬重。

董和在益州先后当了二十多年的官,建立了非常良好口碑,可惜历史上的他没等到刘备称帝便病逝了。如今董和被樊阿治愈,刘备在与诸葛亮商议后,认为最后一个三公之位由董和担任,定会让众臣心服,军民欢喜。

赖恭为太常,何宗为大鸿胪,黄柱为光禄勋,王谋为少府,赵莋为太仆,殷纯为廷尉,向举为卫尉,糜竺为大司农,刘豹为宗正。以上九人,除糜竺为刘备老臣,刘豹为刘备同宗外,其余皆乃一州名士,加上劝进刘备称帝最为积极,因此刘备便授予他们九卿之职,希望能招揽天下更多的贤才。

刘巴为尚书令,费诗、雍茂为谏议大夫。刘备最终还是听从了关索的建议,没有为难反对他称帝的那些人。尤其是费诗与雍茂,刘备任用他们为谏议大夫,不仅让他二人受宠若惊,也让众臣万分钦佩刘备的胸襟。

夏侯兰为执金吾,自博望坡归降后,夏侯兰一直辅佐刘备军事,任劳任怨,因此刘备非常放心将守卫成都及皇宫的重任交于他。

王甫、潘濬为侍中。王甫前番从麦城孤身逃入益州,刘备感其忠勇,特此加封。

而潘濬自被刘备用潘璋换回后,刘备也没有计较他归降孙权一事。潘濬感刘备仁德,便尽力书写荆州诸多事宜,希望能帮助刘备日后收复荆州。刘备见潘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为满意,也将他提拔为侍中。

杨仪、蒋琬、邓芝为尚书,廖立、马良、程畿皆为侍中,秦宓为益州从事祭酒,其余文官也悉数得到任用。

武将方面,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张飞自不用多说,马超因为名声显赫也被刘备授予高官,此二人地位崇高,位于诸将之首。

汉中太守魏延为镇北将军,朱提太守、庲降都督邓方为镇南将军,上庸太守申耽为镇东将军。

刘备麾下的四镇将军地位极高,甚至超过了四征将军。魏延是刘备在经过多年观察后特别提拔的爱将,听闻他在汉中治军有方,且在秦岭一带的多处险要布置防御,刘备对此也甚感欣慰。

邓方跟随刘备多年,益州平定后便受刘备重托坐镇南中。多年来,邓方不重钱财且果敢勇武,深受南蛮敬服,也得到了刘备的加封。

至于申耽,此人虽是上庸一带的豪强,但才能着实一般,投降刘备也不过三年,但考虑到他投降后把妻小宗族都迁往成都做人质,且在其弟申仪作乱时表示了自己的忠心。考虑再三后,刘备便给申耽一个镇东将军的官爵来显示自己对降将的礼敬。

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刘封为征西将军,陈式为征北将军,冯习为征东将军。

刘备自立汉中王时,曾将麾下兵马分为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总计五军。前、后、左、右军的统帅分别是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中军


状态提示:第052章刘备登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