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龄说道:“胡兄所言不错,此番出海,目标正是夷洲岛,但是现在,我们要去海鸟岛。”
胡飞神色变了变,问道:“你们去海鸟岛做什么?”
“事关机密,胡兄还是不要多问了。”
胡飞盯着张鹤龄看了半晌,又看了看甲板上整装待发的众将士,然后说道:“我带你去。”
跟着胡飞的船,航行了多半日,夕阳西下之时,终于看到一座大岛。
这座岛屿两端是山,中间平坦,方圆约五十顷,大量海鸟盘踞于此,就是洛雨荷所说的海鸟岛了。
登岛之后,张鹤龄惊奇地发现,此处竟然还有人烟。
胡飞看到张鹤龄的反应,说道:“扶桑人占领夷洲岛以后,有些百姓不愿臣服,便来到这里生活。”
“岛上土地贫瘠,他们的生活来源是什么?”
“当然是捕鱼为生,幸好这里天气炎热,便是冬季,也不会很冷,一年四季都能捕到鱼。”
胡飞吩咐身边的兄弟去和岛上的百姓沟通,告诉大家来的是明军,让大家不要惊慌。
张鹤龄问道:“胡兄,你是怎么来到此处的?”
胡飞头也不回地说道:“走吧,去我房中坐坐。”
张鹤龄回身对戚景通说道:“吩咐下去,今晚在此处歇息,对了,若是有多余的口粮,给岛上居民分一些吧。”
戚景通面露难色,说道:“大人,我们所携带的粮食已经不多了。”
“每人准备三日的口粮,剩下的粮食,除了留给船工水手,应该还有剩余。”
只准备三日的口粮,放弃辎重,就是已经打算孤军深入,以战养战。
戚景通领会了张鹤龄的意图,下去安排众将士安营扎寨。
张鹤龄转身跟上去,走了不多时,来到一处由树木和山石搭建的简易民房。
房间里的摆设也很简陋,只有一张茅草床,还有两个石墩子。
“坐!”
张鹤龄微微颔首,然后坐在一处石墩上,孙虎见状,便守在门外。
“此处简陋,没有茶水招待。”
“胡兄客气了,”张鹤龄并不在意这些细节,“还未请教,胡兄是如何来到此处的?”
胡飞想了想,说道:“当日和师妹一别,我只想浪迹天涯,远离世间纷争,便找了一艘走私船,跟随他们出海来到夷洲岛。此处原为大明国土,但是海禁之后,再无人管理,岛上百姓自给自足,无拘无束,生活倒还安逸。”
“不成想,扶桑国的舰队突然袭击夷洲,在岛上烧杀抢掠,生灵涂炭,我们一些江湖中人便自发组织起来,与之对抗,但是,这些扶桑人手中有火绳枪,那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很多义士死在火绳枪的硝烟之下,我们剩下的人东躲西藏,与之游击作战,但是,仍持续减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趁敌军不备,抢了这条船,逃到海鸟岛上。”
“这岛上原本就有人居住吗?”
胡飞摇摇头,说道:“只有些渔民打渔的时候会暂住几日,很多百姓或是跟随我们,或是自己有渔船,一起来到这岛上躲避战乱。扶桑人忙着对付大明朝廷,没有精力来此,我们才得以喘息。”
“胡兄对扶桑人的情况掌握多少?”
胡飞想了想,说道:“扶桑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火绳枪,这种枪和火铳不同,长约三尺,内部贯通,底端封闭,一侧有曲杆,点燃之后,轰鸣声似晴天霹雳一般,百步之外便可取人性命。我们曾抢了一支,但是没有弹药,最后只得丢弃了。”
说到这里,胡飞突然问道:“此次朝廷出征,你们可是先锋部队?后续还有多少兵马?”
张鹤龄指了指外面扎营的蟒卫将士,说道:“如胡兄所见,这次出征的大军,全在这里了。”
胡飞诧异地看了看四周,问道:“你这才几百人?”
“不错,”张鹤龄点点头,“三百将士!”
胡飞愣住了,不可思议地说道:“你可知,在两个月前,你们朝廷的三万大军,在澎湖带一带被扶桑人全歼?”
“知道。”
“而你此番只带了三百人?”
胡飞很是震惊,完全不理解张鹤龄的行为,在他看来,这与送死无异。
“兵贵在精不在多,扶桑国的军队也只有五千多人,却能击败三万大军,就是这个道路。”
看到张鹤龄一脸淡然,胡飞愕然一笑,道:“张鹤龄,你好大的口气,明知道扶桑国有五千兵马,却只带了三百人前来,这份魄力胡某人是佩服的。”
张鹤龄继续问道:“胡兄既然与众位义士一同抗敌,想必对夷洲岛上的情况很熟悉吧?”
胡飞点点头,说道:“扶桑国的兵力分布大致都清楚。”
张鹤龄很激动,赶忙将孙虎喊过来,吩咐道:“速去将戚景通、薛刚、赵德龙三人叫过来,带上舆图!”
三人一路小跑过来,张鹤龄将舆图打开,胡飞取了一截木炭,开始在舆图上标注。
“目前,扶桑国在夷洲岛上的兵力大概是五千余,其中,主要兵力驻扎在澎湖岛,大概有三千人。”
胡飞在澎湖岛一带画了个圈,然后继续说道:“另外两千余人在夷洲岛本岛上,为了能够随时和主力部队接应,这些兵力主要分布在东南一带,夷洲岛北部兵力最少,一些哨所只有几十人。”
张鹤龄仔细看着舆图,继续问道:“他们有多少舰船?”
“不算补给船的话,可以作战的舰船大约十几艘,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