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抬腕看看表,嗯,正好,该回家了。然后起身率领全家返程。
我随全家走出一段,恋恋不舍回头,见那艘去往大连的客轮,已经越开越远,越来越小,直至一个小点
一趟烟墩山下邮局之行,让我找回了好多童年的记忆。
我的童年是完美的,全是,也是班里的尖子生,班干部,每年都是三好学生。考试不是双百就是前两名。
妈妈也说过,那时从来也没为我的学习操心过。那时也喜欢学习,为每一个一百分而开心,骄傲。
那时不理解为何有学习不好的同学,如今可好,念个高中都难,功课成了难题,已经换了两所高中了,我的第三所高中,正在路上了。
走这一路,勾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触动了内心的许多不甘。其实这些不甘,也是日后鼓舞我再次起跑的动力。
我没有让这些不甘成为负能量,而是转化为奋进的动力,这是我性格中,最令自己骄傲的部分。
烟墩山下的老邮局,是中国较早成立的邮局,已近百年的历史。砖石结构的二层楼房,带有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风格。
老邮局门口有一个绿色的已经斑驳的邮筒,感觉是厚重的铸铁制作的,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我从棉袄内口袋里掏出两封信,翻来覆去又看了看,对了对地址、人名,确认无误。
先把佳慧的信揣回到口袋里,双手捏住信封边,把给班长的信先塞进了邮筒。
而后又恋恋不舍地再次掏出给佳慧的信,看着佳慧的名字良久,不由自主地把写有佳慧名字的位置放向嘴边。
轻轻吻了一下佳慧的名字,才眼睁睁地看着它掉落进邮筒里。
这个古老的邮筒,不知承载过多少人的相思,不知以前有没有过一个像我一样的男孩,把对心中恋人的爱,通过这个老邮筒去传递。
我用手摸着邮筒,那是给佳慧的信掉落的位置。看到邮局大门有人出来,我才不甘心地拍拍邮筒离开了。
接下来,每天就有了另一个期待,期待着佳慧的回信。
回去的路上,我边走,边算计佳慧几天能收到信,给我的回信几天能回来。
日子过得有盼头,日子过得就有滋味了。
176
中午妈妈回来一起吃的饭,妈妈的工作单位离家不远。
妈妈一进家门,就先把我最喜欢吃的“蜜三刀”拿了出来。
看着那裹着的金黄色蜜糖,我的口水就要流下来了。正好中午饭饭点了,也确实饿了。
一口咬下去,软软的,甜甜的,流了满嘴的蜜。
“少吃几个,太甜了,吃多了胃酸。不能当饭吃”妈妈在厨房看见我的吃相赶紧提醒我。
妈妈买的湿面条回来,就是碱面条,粮店里买的,压面机压的。
用大白菜、肉丁、面酱做的炸酱。冬天蔬菜种类比较少,如果是夏天,用黄瓜丁做炸酱更为鲜美。
一年没吃过妈妈做的炸酱面了,此处用狼吞虎咽来形容是最合适的。
小溪走过来,“哥,不等我就开吃了”
“嗯嗯,我先替你尝尝咸淡。”我一边吃着,一边咕噜地说着。
小溪已经上高中了,也在二十一中,是她们那年级的一班,妥妥的学霸班。
“小溪,你们教室在哪个楼”我问。
“刚盖的那个新楼。”小溪回答。
“哪有什么新楼都是老楼。”我心想二十一中我再熟悉不过了。
“就是新楼啊,今年开学前刚盖好的。”小溪说。
“在什么位置。我咋不知道”我有些纳闷。
“就是一进大门左转,在那栋u形小洋楼前面。”小溪跟我说着方位。
“u形楼”我脑子里很快定位了,那不是我上学的教室那个楼吗
“前面操场”我想起来了,初中最后一个学期,就已经在挖地基,搞得跟迷宫一样。
我和美东、刘强他们还在里面藏来藏去,互相追着玩。
“哦,我知道了。那原来是个操场,这么快就搬进去上课了”我问小溪。
“也不快了啊,你初中毕业都两年了。”小溪不经意地说。
“是啊,居然两年了,虚度了两年时光,还考什么大学”我心里想着,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这种词汇第一次真正进入我的内心,第一次有了亲身感受。
“好吧,我是不行了,你好好学,考个北大清华什么的。让爸妈也宽宽心。”我小声跟小溪说着。
“怎么哥你想改行了不读书了”小溪有时说话也很幽默。
“嗯,我现在读的已经足够用了,我准备先用着,以后不够时再说,再读也不晚。”我跟小溪也透露了点我的想法。
“学无止境,什么叫够用了”小溪撇撇嘴说。
“最起码现在是够用了”,我又强调说。
“那你想干什么呀”小溪一边吃着炸酱面一边问。
“我想做生意,赚钱怎么样赚好多好多钱。”我凑近小溪说。
“赚那么多钱干嘛用”小溪接着问到。
“这,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我一时语塞,找不出准确的词汇来证明自己选择道路的正确。
“你现在吃的不好,还是穿的不好”小溪现在说话逻辑性很强。
“看样,上高中后,进步很大啊,有思想了。”我点着头惊讶地说到。
“我早就有思想了。”小溪瞪了我一眼,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