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没法说自己要干什么,他总不能说:“我掐指一算,今年闰十一月二十八日孔有德要在直隶吴桥造反,杀回山东,我想去看看。”
其实王瑾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登州之乱,官军和叛军的兵力都十分强大,炮如林,马似海。明军中装备最精良的东江军大批反叛,战兵加上裹挟不下十万,调来平叛的也是各地的精兵猛将,有数万之众,王瑾最熟悉的关宁军也出兵了,宁锦之战时的左翼副总兵,现任宁远总兵金国奇为帅,高起潜为监军,祖大弼、祖宽、张韬、吴襄、吴三桂、靳国臣等王瑾熟知的将领都参战了。
此外还有天津总兵王洪、保定总兵刘国柱、通州总兵杨御蕃、蓟门总兵邓玘、登州总兵吴安邦、昌平总兵陈洪范、东江总兵黄龙、义勇总兵刘泽清……都是颇有名声的人物。双方都使用了大量的红夷大炮,且多有经葡萄牙教官训练的炮手,山西、陕西的任何一家反王闯到这个战场上去都是送死。
虽然不知道这一趟能得到什么,但是王瑾就是想去看看。登州之乱中的叛军和平叛官军差不多可以算是明军的最强战力。西北边军虽然在绝大部分方面都不次于关宁和东江,可唯独在火炮和海战两个方面,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发展迟缓。就像李自成希望和曹文诏一战一样,你都没挨过最强者的打,怎么能成为最强者。
而且,王瑾当然不会傻到以流寇的身份闯进战场,他自有一番打算。
王瑾对李自成和诸将说的理由是,曹文诏既退,接下来近一年的时间内闯营都不太可能再遇到什么强敌。向北进入吕梁山之后,战斗会更加简单,凭借现在手中的物资,再打一打土豪,就能过冬了。王瑾打算趁这个机会观察一下直隶、山东的局势,毕竟朝廷不可能永远任由山西的反王们这样活动,迟早要发兵来剿,到时候山西可能无法立足。他先看一看山东的情况,说不定将来需要决定要不要到那里去。
王瑾当然知道山东不适合闯军,大运河是明军重点防御的对象,登州、莱州、青州三府经过登州之乱后会元气大伤,而且三面临海,大队的农民军一旦被赶进去就是死路一条。不过他也确实希望观察一下山东的情况,迟早有一天这里对于闯军会变得重要。
赵胜、李文江他们一个个都觉得要加入闯营才能生存,王瑾倒好,一个闯营元老却想单干,甚至有人在心里怀疑他是不是要去投奔官军。只有李自成连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直接问道:“那你要带多少人?”王瑾说:“一个大队吧,辅助人员我也挑几个,还有就是,曹文诏那里抓来的俘虏都给我,不要艾万年手下的,要曹文诏本队的。”李自成说:“高杰,你跟王瑾去一趟行吗?”高杰说:“当然没问题,没赶上石楼山这一仗,我正憋闷呢。”
李自成知道,王瑾要是没想好,是绝不会开口的,他也不会干出卖自己和兄弟们的事情。他的这个感觉其实并不准,因为他对高杰也有同样的信心。
既然李自成和高杰都没有意见,别人当然不会反对。收拾东西赶路对闯营来说如同吃饭穿衣一样平常,动作很快,三天之后,王瑾便出发了。
高杰队分为十个中队,管队分别为辛来虎、贺宏器、李明义、武平孝、郭君镇、路应标、贺兰、黄色俊、刘文炳、刘弘才。副老管队是辛思忠,辛来虎是他堂弟,管辖他原来的老弟兄。谢澍做老营总管,张之水做师爷。加上王瑾选出的一些辅助人员和关宁俘虏,一共一千四百余人。
这支队伍的三个主要来源是辛思忠部、老七队和张存孟的亲兵,剩下都是零星来投的。整支队伍的同质性很强,管队们也有能力。李自成当初分队的时候,知道高杰在纪律约束方面是所有老管队中最差的,所以给他分了最好带的一个队,因为没有参加石楼山之战,这一队的兵力也最为完整。此外,李自成有特意在武器装备、粮饷马匹上多给王瑾拨付。
王瑾没带四个养子,他这一去要做的事十分作死,他们还是留在闯营更安全。临出发前一天晚上,东行诸人各自与亲朋道别。就算官军短时间内不会发动大规模围剿,造反也依然是个高危行业,再小的战斗都会产生伤亡,还有疾病和各种意外,每次诀别都得做好永别的准备。王瑾对四个儿子一一嘱咐了一番,他没打算和他们细说自己去干什么,等自己走后再让他们慢慢适应吧。随后又去向李自成告别。
天色已经很晚了,李自成还没睡。王瑾这一走,留下了很多事情没人干。李自成、刘宗敏、田见秀三人每天都得工作到深夜。王瑾来到李自成的住处,屋里还亮着灯,刘宗敏和田见秀都在。正好,王瑾还有一些计划不能对所有人说,只对他妈三个说刚刚好。
王瑾笑道:“我不在了,这些个破事以后都得你们仨管了。”刘宗敏说:“还不都是你弄的这套东西这么麻烦,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要登基当皇上呢。”王瑾说:“现在你就嫌麻烦,等将来我们真坐了天下,还有十倍百倍的麻烦事呢。”
田见秀说:“我们穷汉造反,多活一天就是赚的,哪还敢奢望那么多。”李自成说:“虽然我们这样也不像当皇上的料,但既然造了反,还真就得拿出不当皇上不罢休的劲头来,要不然只能闹个虎头蛇尾。自古造反,要么死,要么招安,要么改朝换代。我们几个废物实在是不中用,既不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