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雷鸣水浒满江红>第12章黑铁牛大闹郓城县紫髯伯义别梁山泊

各位看官,李逵去向我等先不提,却说那云龙奉令出师,不日军马到了大名府外,里面官员出来迎接。云龙得知并无盐山人马侵犯大名府,便对众将道:“此处无贼,那便是贼用声西击东之计,必是沿运河打青州去了,我等不如只带骑兵去打沧州截断那厮归路,待表兄卿姐那路人马到了青州,正好两面夹击这厮。”,傅玉道:“经略命我等协防大名府,此刻军粮尚未齐备,何况若改军令先禀明经略为好?”,云龙道:“父帅常说兵贵神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待我等请示后,战机贻误多时了。这里先差人禀明经略便是,那我军家属多在青州,倘若失陷,断非小耍。”,便让风会带两万步兵在大名府补充军马,自己和傅玉,闻达带一万骑兵飞速奔沧州而来。

路上,张叔夜攻破梁山二关,但栾廷芳,张应雷,陶震霆,李宗汤四将战死的军报传来,傅玉和栾廷芳师徒一场不由泪下。云龙等也十分叹息。又得知虎翼上贼人已经拔寨去了盐山,蛇角岭贼人尚在观望。云龙道:“不如先出其不意攻取蛇角岭,我等都是骑兵,带粮不多,拿了蛇角岭也可以就近补给。”,闻达,傅玉应诺。

不日到达蛇角岭,果然守寨兵马毫无准备,张大能仓促出战,被闻达一刀斩了,云龙便策众奋力攻关。午时破关而入,秦会情急自刎。云龙挥众杀尽守军,记点官军人马损失不上五百人。众人都赞公子深通兵法,云龙也不免有些自得。就把中军帐设在蛇角岭聚义厅上。和众将商议军情。并向大营告捷。

次日康捷军报到,告知林冲攻下青州,知府范金门被害。众人又是一惊。傅玉道:“我等全军老小都在青州,既如此当速救。”,云龙道:“不然,此刻贼兵已经攻下青州,我等去了便成倒拔蛇之势,不如索性打下沧州,断了他后路,待表兄卿姐东路军一到,我等两头夹击,贼军可束手就擒。”。于是休整一日发兵直奔沧州,并请康捷告知风会。康捷得令飞也似的去了。

再说东路盖天锡率三万官军向青州进发,你道这盖天锡为何提出两路分兵他管东路?有他的私心在里面。自然是他深恨李逵,生怕梁山劫跑了,另外梁山近来胜仗居多,凯旋献俘不知何日,故立意到了沂州就把李逵私下酷刑处死。之前早写信给沂州知府邵循伯,让他把李逵四肢废了以防逃掉。邵知府回信说已经办妥,所以这位精明的盖大人这次并未专门派人去看押李逵,否则铁牛真个难保了。

路上听说攻破梁山二关,但栾廷芳,张应雷,陶震霆,李宗汤四将战死的军报,栾廷玉放声痛哭,永清,万年亦伤心泪落,丽卿哭道:“奴家当年不懂事,冲撞过栾将军,昔日汶河渡若非栾将军搭救,奴家早就死在贼军阵中了。”,于是搭起灵堂,盖天锡,毕应元和大家都祭拜了几位将军灵位,少不得耽误了一日。

次日又有军报说青州被贼人攻破,范知府和兵马督监都被害,众人皆惊,不敢再耽搁,盖天锡命在沂州驻扎大军,到了之后才知李逵等人犯都被人骗走。盖天锡看了邵循伯呈上的假公文大怒,骂道:“难怪百姓骂你邵糊涂,有公文提钦犯你就敢把钦犯交出,若人家有公文要沂州你也把沂州交出?”,下令把邵知府及沂州衙门的推官孔目一干官员全推出斩了,毕应元等觉得过了,小心劝告,盖天锡哪里肯听。共砍了二十余颗官头,才稍稍消恨。下午,又听说兖州也走了人犯,盖天锡怒极,下令毕应元去兖州把大小官员都斩了,众人苦苦相劝,天锡才作罢,移文张经略处处置。

盖天锡问众将计策安出,永清道:“如今贼人刚占青州,人马不多,即使勉强捉百姓凑数也不堪用,但目前走失九名人犯,梁山被围,多半是去了青州,贼军目前将多兵少,若迁延时日,贼军练成军队,再修理好城池,青州就不好收复了。我等应先占据二龙山山险,然后大军扫荡青州,再和云龙一路南北夹击沧州。”天锡以为然,便派永清,万年,丽卿,廷玉四将率军一万占据二龙山。自己和毕应元在沂州整顿军马粮草。四将遵命去了。

入夜,盖天锡在居室将父亲宝刀放在案上,跪下流泪请罪,发誓生擒吴用,柴进,李逵碎剐报仇。

各位看官,官军东西两路人马动向已说清楚,那梁山张叔夜这边如何?自从那日慧娘造飞城被梁山用铜镜引火法烧掉。张叔夜一直未派大军强攻,只是派小队循环进攻每日扰乱而已。一则梁山三关比二关更加坚固,利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二则官军之前损伤惨重,连折八九员名将,如若再败军心必乱。三则分兵两路对付林冲,如要总攻梁山兵力上需要布置。四则三关若失梁山也就覆没了,所以贼军必然死战不可轻敌。张叔夜每日和贺太平,陈希真,云天彪议论军机,欲寻找战机。

这日张叔夜接到郓城县和云天彪处公文,原来梁山钦犯李逵竟逃出沂州大牢,欲回山寨,在郓城县被康捷带巡逻官军发觉,李逵竟打伤康捷,大闹郓城县。那官军勇将都在头关和后泊对敌梁山,郓城县大多都是轮替下来的伤兵乡勇,如何捉得李逵?李逵自晨至午单独一人在县城内胡乱砍杀,竟然把当初献出梁山地图的汪恭人一家尽数杀了,可怜那徐槐眷属徐青娘常过来和汪恭人说佛法,也一并被害。直到下午刘广率两子赶到郓城县,才重新捉拿李逵。郓城县公人军士竟伤亡


状态提示:第12章黑铁牛大闹郓城县紫髯伯义别梁山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