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感觉得到父亲,我感觉得到他一直在念着我们,我不相信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见就要归天!他一定是现在无法脱身,才没回来!”
陈锃问道:“你真的能这么确定?”
“是的!”赵权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能感应到我的父亲,他一定还活着!”
“那——”赵槿的眼泪终于止住了,哽咽着问道:“那,我为什么感应不到?”
“嗯,也许,也许是因为父亲从来没见过我,因此他才会更想见到我吧。”
赵槿呆了下,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随后又犹豫地摇了摇头。
辛邦杰似乎也接受了赵权的这种说法,陈锃的眉头略舒展了些,但没再问什么。
赵权心里提着的一颗心终于略微地放下了,其实他也知道大伙儿并非就相信了他所谓的“感应”,只是此时所有人都需要一个说法,不管这个说法是不是有道理。
同时稍微放下心的还有始终低着头的梁申。
辛邦杰终于恢复了状态,他也想明白了,与其纠缠于义父的生死,不如直接相信他还活着。而且不管如何,他都得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好这一家子,这是义父交代给自己的最后一个任务。而要想保护好他们,最好的办法是首先得让他们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于是,陈耀的惨叫声又开始每天都在这个院子里响起了。
辛邦杰从褒信还带了把猎弓回来。
这是把竹弓,弓长与辛邦杰等高,弓身用老毛竹片叠合而成,弓弦为牛筋绞着麻线制成。另外还有一支竹箭,箭杆是以小圆竹为材料,里面填上土,重约一斤。
有这个样品在,加上梁申的指导,李毅中便又仿出了两三把竹弓。
正常造一把好弓,从选材、析料、制角、制筋到成型、养护,前后起码得两三年时间,而且好的材料难找。不过现在没有那么多材料,也不可能那么讲究,所以速度就很快了。
李毅中制的弓,是用细橡木条给弓身加了个一指宽的侧线,用熬制的鱼胶将橡木与三片老毛竹粘合在一起,弓长缩短到与自己等高,差不多就是一米五左右。箭杆还是用填土塞实后的小圆竹。
辛邦杰试了下,还不错,差不多有七、八斗力,射程可达六七十步,刚好够此时的李毅中练习所用。
有了弓与箭,感觉上队伍实力似乎上了一个台阶。不过但现在勉强能拉得动弓的孩子也就李毅中一个人,其他的辛邦杰还在教导他们持弓的姿势、瞄准以及臂力的练习。
每天的晨跑依旧是五六里,不过开始有负重跑了,每人手臂与腿上或包木块或包铁块,一趟下来,所有人都得累得跟狗似的闪着舌头。
除了赵权建议的折返跑、障碍跑之外,辛邦杰重点要求他们练习“之”字跑。按辛邦杰的说法,无论是战场上还是战场之下,能跑、会跑都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你必须要比敌人跑得更快,在跑的过程还得会躲避敌方追来的箭矢,逃跑一定得要根据地形地势选择最能脱离弓箭直线射击范围的线路,对敌人追杀路线的预判是活命的最基本能力。
逃跑并不可耻,跑不过敌人而被人杀死,那才是可耻的。这是辛邦杰给这个村卫队上的第一堂正式训练课。
小马哥还太小,李村长找的一些马具都不太适合它。梁申只能自己设计了一些马具,赵槿跟村里的一些女人一起动手,给小马哥配了鞍垫、汗垫、肚带与缰辔,李毅中又打了一副马镫,也算是基本齐整了。除了陈耀,几个小孩子也开始骑乘练习。
小马哥虽然脾气有些暴躁,但禁不住大伙儿每天的巴结,包括喂食、洗刷,还给它时不时的挠痒,也算是基本接受了这群小孩子。
于是,小马哥便成了村卫队里的爷。
转眼间,半年多时间就过去了。
自正月过后,辛邦杰自己又去了两趟蔡州,甚至还有一次偷偷潜入蔡州城,停留了一天一夜,但依然一无所获。每次回来,辛邦杰都是一身的疲惫,但眼神中的沮丧正在消失,也许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家里也不再讨论赵父的生死问题了,大伙儿更愿意接受赵权的直觉,也许父亲赵镝还在某一个地方,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回来与他们相见。
这个夏天,在辛邦杰的帮助下,赵权把护卫队所有人都往水里扔了数轮。包括梁申都没有幸免,几个人都学会了泳水,起码说在水里自保都没问题了。
最奇皅的是陈耀,他非常的怕水,每次被扔进水里之前都得嚎个半天,可一扔进水里他就能自己浮着死活沉不下去,对此赵权很不理解。难不成那个肥肚子里装的都是气?
村子里能跟赵权比水性的,只有王铠,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俩的关系最好。
两个人甚至一次在夜间尝试着横穿淮水,但王铠差点被暗流冲走,吓得赵权再也不敢这么干了。
夏季的淮水宽约三四公里,对赵权来说这种距离游数个来回完全不成问题。
但这段淮水被南岸的夷子山阻挡之后,往北拐了一个大弯,又向南冲去,不但水流湍急而且水底暗流众多。也正是因为如此,上游一旦有洪水过来,处于北岸的长临村就会严重遭灾。
长临村屋宅所建位置地势略高,基本可以免于洪水灾祸,但临水的那些水田与码头,总是难躲水灾。
而长临村往西,已经被淮水冲成一大片沼泽之地,人畜难行,又有弯湖横亘于其中。虽然从水路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