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汉国往事第二部>第22章第三节长安居易

浑邪王的小王子在将自己对其他河西贵族尸位素餐的不满情绪,以及对部落民离难的悲愤完全发泄出来以后,他整个人如同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软在暖席后面设立的木几上。虽然室内的气氛严肃悲伤,但是天依看着他,还是想到,如果浑邪王子不是一个人类,而是一只液态的猫的话,他会如何从靠几上顺溜溜、软塌塌地流下来。

虽然不合时宜,但是这个生动的譬喻占据了她的脑门。

过了一会儿,正当何存开口问积压的问题的时候,这个小王子忽然从靠背上复站了起来。大家都以为他又要发什么言论,但是他向众人摆摆手,没有说一句话,自个儿被一旁的侍婢搀扶下去休息了——应该是醒酒去的。这几天来,他用长安的酒来浇自己的块垒,水土不服,自然会发生排异反应。

但愿他在长安居住的这段时间里不总是沉浸在酒桶当中,一是可能全长安的旨酒不够他造的,二是他在几年后还承担着继承父亲的事业,带领整个部族在匈奴和汉之间艰难求生的使命——虽然他没读过两千年后的史书,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酗酒的王子退出正堂以后,坐在通书什对面的河西地区的都尉、小王、千户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脸色从容了很多。通书什的什士们也颇感氛围缓和。在接下来的时光当中,他们便可以无干扰地采访这些理想的调查对象——男性,中老年,在本土待的时间够长。这些匈奴贵族向他们提供的信息将为他们确定自己调查内容的正确性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虽然在乐正绫和天依眼中,最正宗的发音人还是要在中等文化水平的人群中选择。这样他们既不容易受文化词的干涉,又能听懂发问的内容并有效配合调查。但是无论是匈奴还是汉的社会当中,阶层两极分化,想找一个中等文化水平的人,几乎比直接去寻县尉都困难一点。这个情况尤其以匈奴社会为甚。何况,在长安一带,除了这些被俘的匈奴贵族以外,她们也找不到其他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调查合作人了。

楼昫准备的几十个问题,在上午的调查时光中就已经解决了四分之一。这让他感觉事情颇为顺利。在同河西的贵族问答的过程当中,他关于山西地区匈语词汇的掌握正在进一步加深。或许在自己日后深入的学习下,早晚有一天他能够深入地掌握匈奴语言和匈奴文化,朝廷再将他安排到鸿胪寺工作,自己就是一个四海中枢的大吏了。到时候什正作为诰命夫人,也会每天饰金戴银,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到了接近午时的时候,不管是王子邸宅中的河西贵族,还是通书什的士兵们,在经过一上午的对谈以后,大家都感到饥渴难耐,口干舌燥。夷邕问完一个问题,还没等及回答,报时的钟鼓便从遥远的堂外传来。

“好了,小夷,这个可以下午再说。”乐正绫摆起手来,“大家求知若渴,但是也要把握一个度,慢慢接触慢慢消化。”

“是。”

“大家先把早上记得的笔记整理整理,把笔上的墨洗一洗,准备休息。”乐正绫向士兵们说着。当什士们低头整理文宝的时候,乐正绫以简单的匈语询问邸中的主人们,过午的饭她们能不能用上。在苏卜部和河西地区待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询问饭食这类较为简单的匈语句子她还是能熟练地说的。

对面案前的贵族们纷纷开颜向他们表示欢迎。通书什的十几位成员虽然爵位不大,但是是骠骑将军和鹰击司马特别关心的单位。他们不像浑邪王的那个不识大体的王子,他们是要在长安安坐高床,扎在这里享受荣华富贵的。骠骑将军的人在他们眼中便变得特别尊贵。

都尉和王侯们起身,走到什士们面前,以河西的礼节请他们在堂前摆开筵席,吃一些匈奴的味道,享受这里主人的接待。执事们见了主人的心意,急忙向庖厨传下令去。众人被贵族们接引着往大堂的后侧绕去,当他们抵达王子府的北半部分时,乐正绫和天依发现堂北的院子被装饰成了一片树木较少的开阔地,上面种着草,显然是模拟了草原的生态。

看来匈奴贵族们虽然在长安生活,于雕梁画栋的宫室中起居,但是他们还是把草原的生活习惯带回了长安。这也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明清时期的西安清真寺,作为关中地区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就广泛地吸纳了全国各地乃至中东中亚清真寺建筑的一些风格。穿过江南园林样式的月门,看到一堵照壁,便会看到上面镌刻的各种立体对称的几何图案。这是只有在西安的清真寺才能见到的一种奇妙景观。

仆役们摆来柴堆,很快,几丛大火便在厅堂后面水边的空地上生了起来。又有人铺开毛毯,在上面摆上桌案,以供大家会宴。在院中的侍女拿着什么的都有,有的把着各式各样的酒品,有的扶着扇子,有的则两手空空,所被单薄,专供宾客消遣。

“我们每日中午都会在这里烤羊肉吃。”那名被浑邪王王子破口骂过的者云都尉向乐正绫和士兵们介绍道,“也算怀念乡情吧。这关内的烤羊肉,肉质不及我们塞外,你们肯定也尝过。聊以解愁而已。”

“看你们这神情,也不像是有愁绪的样子。”楼昫一边听,一边看着这些满脸横肉的贵胄,心中暗想。他还是不敢把这席话说出来。他不是小王子。

“所以说,食材可能粗糙了一些,但也


状态提示:第22章第三节长安居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