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中华世纪谈>74胡亥篡位

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胡亥弑兄篡位。胡亥用法益刻,百姓振恐。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得病而死。

秦始皇病倒后就预感到自己恐怕活不成了,下旨让大儿子扶苏回来主持葬礼。秦始皇没有明说立扶苏为太子,但让扶苏负责自己身后事也就是暗示扶苏将要继承皇位。

秦始皇之前没立太子。他以为自己能长生不老,所以不着急立太子。另外秦始皇在长子扶苏和幼子胡亥之间一直举棋不定,拿不定主意立谁为太子。

秦始皇没有立皇后,所以秦始皇的儿子没有嫡庶之分。扶苏是长子。按理说秦始皇应该立扶苏为太子。但是秦始皇不喜欢扶苏。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候,扶苏表示反对,惹恼了秦始皇。秦始皇把他撵到北部边境督导蒙恬守边。

秦始皇喜欢的是小儿子胡亥。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胡亥排行十八。按理说这个排行基本与太子无缘,但架不住胡亥会讨秦始皇喜欢。秦始皇推崇法家。胡亥便拜秦始皇的宠臣赵高为师学习法律。秦始皇出巡。胡亥也想出去玩玩,撒娇让秦始皇带他去。秦始皇同意了。可见,胡亥在秦始皇那里地位特殊。

胡亥后来杀蒙毅(蒙恬的弟弟)时俩人对话显示,秦始皇一度想立胡亥为太子,但被蒙毅劝阻。史料没显示蒙毅用什么理由劝阻了秦始皇。通常的理由是:“废长立幼,取乱之道也”。

秦始皇要是坚持自己的意见通常会强调幼子“贤”。可问题是胡亥贤吗?

史料中关于胡亥早先的轶事只有一件,说小时候淘气把大臣们脱在门口的鞋挑式样好的都踩上一脚。那时的人跟现在的日本人一样,进门前脱鞋光脚进屋。这事要根据当下流行的性格测试题,说明这孩子忌妒心强。大臣们出门看到自己的鞋被踩坏了,肯定会对胡亥有看法。秦始皇要硬说胡亥贤肯定难以服众。立胡亥为太子,阻力肯定非常大。

秦始皇不能立胡亥为太子,又不愿立扶苏为太子。立太子的事就拖了下来。

现在快死了,这事就不得不马上决定了。最稳妥的办法自然是立扶苏为太子。扶苏在群臣中间人缘还不错。立扶苏为太子相对容易保持政局的稳定。

他写好了诏书,盖好了章却没有发出去,而是交给赵高保管。赵高是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大概相当于秦始皇办公室主任。

秦始皇不急着发诏,是因为他安排扶苏回京主持他的葬礼,也就是灵前继位,但现在人还没死呢。万一他能扛过这劫,这诏书就不用发了。看来他还是不甘心把皇位传给扶苏。

可惜他没抗过去,死了。

赵高马上拿着诏书去找胡亥。他是胡亥的老师,希望胡亥继位。胡亥开始不肯,说什么夺哥哥的皇位不义啊之类的话。

赵高再劝。胡亥说:现在父亲的丧事还没办,怎么好拿这事去麻烦丞相呢。言外之意,这事你得先做通丞相的工作,要不然不可能成功。

赵高于是去找李斯。李斯坚决不同意。赵高说那样的话丞相的位子可就不是你的了。等扶苏即了位,肯定会把丞相的位子给了蒙恬。李斯于是答应入伙。

三个关键人物统一了意见,事情就好办了。赵高重新写了一份诏书,让胡亥灵前即位。再写一份诏书勒令扶苏自杀。

赵高负责保管玉玺,矫诏是轻而易举的事。

扶苏正在上郡(陕西榆林)和大将蒙恬一起防御匈奴。扶苏接到圣旨,见父亲指责自己种种不是,令自己自杀谢罪,不禁泪如雨下,转身进内室准备自杀。蒙恬怀疑有诈,建议扶苏确认之后再死不迟。扶苏知道秦始皇不喜欢他,对诏书毫不怀疑,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有什么好确认的?于是自杀了。

胡亥确认扶苏已经死了,放心即位,人称秦二世。

秦始皇死得也太着急了些,死时骊山陵还没修好呢。秦二世把骊山陵匆忙收尾,把秦始皇埋了进去。

骊山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七十万人从秦始皇登基那年起就开始修,一直修了四十年。试想工程有多大?

秦始皇围绕骊山陵修了一座城,城内有皇宫,宫中有各式宫殿,主建筑是他的陵墓。陪葬坑遍布四周。现在只挖掘了部分随葬的兵马俑就已经震惊世界了。主坟没挖呢。据说主坟里埋着秦始皇历年搜集的不计其数的珍宝。但是否被盗挖过不得而知。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在技术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秦始皇墓暂时不能开挖。

秦二世即位后提拔赵高为郎中令(相当于大内总管),位子仅次于丞相。

胡亥把赵高当做心腹,无话不谈,言听计从。

胡亥有一天对赵高说:人生在世,如白马过隙,太短暂了。我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享乐当中去。你说这个想法可行吗?

赵高说:你现在皇位还没做稳呢,怎么能先想这事?咱们矫诏夺位,你的兄弟们、大臣们都有疑心。如果他们不服闹起事来可不太好对付。

胡亥说:那怎么办呢?

赵高说:“灭大臣而远骨肉”。把兄弟姐妹、前朝大臣都杀了,朝廷上下都换成自己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胡亥说:“善”!

于是胡亥捏造种种罪名处死公子公主。12位公子被斩首示众。十个公主被五马分尸。三个公子自知难逃一死横剑自刎。一个公子主动要求为秦始皇殉


状态提示:74胡亥篡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