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子午春秋>第294章鲁国之祸根在文公

原来,鲁文公在即位的第四年娶齐孝公的女儿出姜为夫人。百度,更多好看免费阅读。按周礼规定,齐国应当派上卿把公主送到鲁国,鲁国应当派上卿迎接。

但是,齐昭公因为篡位而杀死或驱逐了齐孝公的儿子们,他不愿意因为这场大婚勾起齐人对孝公的回忆,所以他就非常低调地处理了此事:他只是派一个大夫将公主匆匆送去了事。鲁国人感觉受到了侮辱,作为报复,也只派了一个大夫去把出姜草草接回了事。

这样一来,出姜就成为两国互相贬损的象征。鲁文公每次见到她心里就感到不舒服,对她冷淡而疏远。出姜后来生下太子恶和公子视,出姜不受宠幸,太子也没有势力。

相反的是,二妃敬嬴凭借她的美貌和魅力深受鲁文公宠爱。敬嬴后来生下公子倭,她为了儿子的前途不惜勾结公室第一权臣公子遂,又想办法使公子遂成为公子倭的老师。

鲁文公去世后,敬嬴和公子遂这两个鲁国最有权势的女人和男人便躺在一起谋划如何将公子倭推上君位。

鲁国当时的三卿是公子遂、叔仲惠伯和叔孙得臣。鲁文公下葬后,公子遂找到叔仲惠伯,对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希望能得到他支持。

叔仲惠伯大怒,他叫道:“你想成为庆父,也不能拉着我当叔牙啊”说完就跳起来,挥舞着手杖将他赶走了。

公子遂不能取得叔仲氏的支持,又对君恶的身份有所顾忌因为他是齐惠公的外孙,于是转而向齐人寻求帮助。

七月,公子遂率使团进入临淄,向齐国新君登基表示祝贺;随后他就请求与齐惠公进行单独会谈。

公子遂说:“齐鲁关系都被齐先君懿公搞垮了,鲁国的某些人对大国的不信任已经到达极点,彭生叔仲惠伯的名字就是其中之一。百度,更多好看免费阅读。而外臣经常与大国往来,对大国的了解远多于其他大夫,所以认为应当与大国建立互信。

“君恶是夫人的嫡长子、大国的外甥。君恶能够即位完全是基于周礼的规定,而不是因为得到大国的帮助,而他又受到彭生那样大臣的影响,一定不会与大国为善。

“但是,一旦倭即位,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且倭因为母亲的原因受到文公宠爱,大夫们也愿意拥戴他,但是决定权仍然在君侯手中。君侯如果同意立倭,倭必然对齐人感恩戴德,反齐的势力就会被击垮。君侯向一个普通公子施加恩惠,就能得到一个国家,这对双方而言都是莫大的幸事。”

公子遂所表达的,也正是齐惠公所关心的。鲁国确实存在着一股顽固而强大的反齐势力,谁在君位上就反对谁,齐国人却拿他们毫无办法。

齐懿公被杀后,他儿子们和余党大都逃到鲁国去了。反对齐懿公的鲁大夫们转而给了那些人以很好的保护,又勾结他们一起反对齐惠公。

齐惠公非常担心懿公的旧势力会卷土重来,他就与公子遂达成了一个残酷血腥的、令人发指的、不可告人的险恶交易:他默许公子遂杀掉自己的外孙,并立公子倭为君;作为回拨,公子遂把流亡鲁国的懿公余孽赶尽杀绝。

公子遂怀揣着巨大的阴谋、满面春风地返回齐国。

叔仲惠伯并非不想反击,但是他有心杀贼却手中无兵。君恶既然不受鲁文公宠爱,自然也得不到大夫们的支持;公子倭却是鲁文公的宠儿,多数人都亲附他、巴结他,把他视为未来的君主。因此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鲁文公,而不在其他人,鲁文公用自己的手把公室秩序搅得一团糟。

公室上下只有叔仲惠伯还忠于君恶,这场权力之争的本质就是公子遂与叔仲惠伯两人之间的斗争。在一手遮天的公子遂看来,叔仲惠伯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

冬十月的一个夜里,鲁国大夫们早已离开官署回到家中休息,宫中一片沉寂。公子遂和他的党羽接管了公廷卫队,杀死了忠于君恶的卫士,然后冲进君恶休息的正寝,将他残忍杀害,随后遇难的还有他的弟弟公子视,兄弟俩的母亲出姜则被堵上嘴、反绑双手看管起来。君恶遇害时不过十三岁,公子视年龄更小。

公子遂立即派人以鲁侯的名义召叔仲惠伯入宫。惠伯把信使打发回去就开始穿朝服。他的家宰公冉务人阻止他说:“您就不问问,君侯这么晚召您的原因是什么我看来人神情慌乱、流汗发抖,怕是公子遂已经得手了。您入宫则必死”

惠伯说:“有一废,必有一立;死于君命有什么不可”

公冉务人说:“死于君命当然可以,但如果不是君命呢”

惠伯不听,他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惠伯把嫡长子叔仲皮召来,要他听从家宰的指令,然后登上轩车离开。他一进入公宫就被凶手杀死,尸体则被扔进马粪堆里。

惠伯出门后,公冉务人一刻不敢停留,即刻带着主人的家眷逃出曲阜,直奔陈国而去。几年后,鲁宣公又把叔仲氏召回来,使叔仲皮继承了父亲的禄位。

公子遂立公子倭为君,是为鲁宣公,鲁宣公当时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大权则被公子遂控制。鲁国君主自宣公时期开始逐渐失政,大夫们逐渐剥夺了君主的权力,最终形成了以“三桓”为核心的政治格局。

两个儿子被杀后,出姜终日在宫中痛哭嚎啼,听到她哭声人无不黯然落泪。公子遂也不禁生出一丝哀伤,他不能容忍情况持续下去,只好决定送出姜回齐国。

状态提示:第294章鲁国之祸根在文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