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子午春秋>第615章鲁昭公流亡史一

鲁昭公被齐国人送入郓城后就安心住下来,子家羁一直劝他到晋国去,但是鲁昭公不知道被齐国人施了什么魔法,又固执认定齐侯会把自己重新送进曲阜;但是齐国人撤军就后没了下文。

三桓不定时地送些财物过来,以示不敢忘记君主。实际上,鲁昭公在郓城和在曲阜过的生活过得差不多——反正他也没什么土地,都是靠三桓的供奉活着。

专诸刺王僚那年春天,鲁昭公安耐不住急切的心情再次跑到临淄去。他名义上是去看望齐景公,实际上是去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的诺言。齐景公像去年一样对他做出保证,鲁昭公得到了回应,又担心郓城安全,于是尽快赶回去了。

秋季之时,晋士鞅、宋乐祁、卫北宫喜及曹、邾、滕三国大夫在扈地举行盟会。盟会有两个内容:一是帮助周敬王防守成周,以防备王子朝卷土重来(王子朝的党羽仍然占据了几个边邑);二是是否将鲁昭公送回原位。

宋人和卫人与鲁昭公相亲,两国坚持要求帮助鲁昭公复位。但是士鞅这个人比梁丘据还要贪婪——梁丘据只是被动地受贿,他却敢主动索贿。士鞅事先已经秘密派亲信去见季平子,向他泄露了会议议程。

季平子开出一份巨额礼单交给来人,士鞅收到礼单大喜过望。于是他在会上回复宋、卫使者道:“鲁侯没有公布季孙的罪行就对他进行讨伐;季孙不知所犯,请求被囚、流亡都没有获得允许。叔孙、孟孙惧怕动乱扩大,所以才帮助季孙;国人也自发地保护他。季孙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只能说上天和国人都站在他这边。

“鲁侯没有战胜国人,所以才‘自我流放’。子家羁请求鲁侯留在国内,叔孙婼也请求鲁国返国,结果都被他拒绝了。因此鲁侯是主动流亡,不存在被三桓驱逐的情况。鲁侯居留齐国三年却一事无成(这句话酸酸的),而季孙甚得民心,甚至连淮夷都支持他。

“季孙拥有十年之储备,有齐国、楚国做为后援(齐国拖延便是对季孙的认可),有上天的赞助,有国人的支持,有坚守的信心,定期送给鲁侯供奉,侍奉君主就像先前一样(还是那么不恭敬)。

“鲁侯没有表态,也没有向寡君请求;甚至没有向宋、卫派出使者;他的想法谁也不知道。由于上述原因,我虽然赞同二夫子所言,但是却感到非常为难。但是为了满足二子的心愿,我请跟随二位包围曲阜,如果事不成,我们只好自杀谢罪!”

两人这才搞明白士鞅已经被季孙收买了,他们不敢继续要求下去,只好口称:“不敢。”转身退出。

这次盟会是决定鲁昭公命运的关键事件;由于鲁昭公没有听从子家羁(要求他向晋国人寻求帮助)的建议,没有认清“只有晋国人才能帮自己”的现实,而总是认为真理站在自己这边,结果被季平子抢先占领了天王山。本次盟会以后,鲁昭公便彻底丧失了复位的可能性。

季平子闻讯大喜,他现在已经无所顾忌,于是决定继续以“国人的名义”收复郓城,将鲁昭公彻底赶出鲁国,从国人的心中抹掉。九月初,季平子命孟懿子与阳虎进攻郓城(孟懿子年纪尚小,只是名义上的总指挥,实际上的总指挥官是阳虎)。

郓人将要作战,子家羁却不同意,他的意见是主动放弃郓城逃到晋国去;因为他认为鲁昭公可以从跌倒的那个地方爬起来。但是鲁昭公依然不肯,他仍然幻想着齐国人不会对自己的处境坐视不管,身边的公衍、公为等人也叫嚣着要让“叛国者们有来无回”。

子家羁愤然道:“天命不在君侯这里已经很久了!最后使君侯逃亡的就是这些人(他点指着公为等人)!上天降祸,他们却自以为是降福,福祸不知,怎能不失败?”

公为大怒,抖抖衣袖拔剑冲上来。鲁昭公受够了臣子们没完没了的争吵,他先把公为轰出去,又对子家羁说:“既然夫子总想求助晋国人,那么就请夫子到晋国辛苦一趟吧!”子家羁乐得离那些笨蛋远些,当天晚上就出发了。

公为决定在郓城郊外的且知要塞阻击三桓军。这是阳虎第一次独立指挥战斗,他此时在季孙家中的地位已经可以排进前五名,但是离室老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距离,所以他迫切需要建立功勋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阳虎生着一副罗刹相貌,并以行事胆大凶狠、作战勇猛而著称;通常没人会疯狂到想要和他正面厮杀。考虑到这一点,阳虎把军队分为两个部分,他请孟懿子率领主力并走在前面,又命副手公山不狃打着自己备用的战旗跟在后面,他自己则隐藏在主力之中。

三桓军到达且知要塞外围后,阳虎命主力在正面列阵,命公山不狃驻扎在距离主力约十里的地方。

公为看到这个阵势感到有些意外,但他瞬间就认为自己洞悉了阳虎的真实意图:“是了,阳虎一定是暗中得到了季孙除掉仲孙何忌的指令,所以摆出这种阵势。上天助我!这次一定不能使孟孙返回都城!”

公为把郓城军集合起来,领出要塞排好阵型。这只军队几乎全是步兵,只有十几乘老旧战车(因为穷,造不起战车,买不起马匹)。公为要求集中力量进攻孟懿子,不要理睬“阳虎”,因为阳虎只会作壁上观,绝不会对主力施以援手;并宣布能得孟懿子的封上大夫,能得大夫者封下大夫,能得军士者赏土地和奴隶。郓城军士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状态提示:第615章鲁昭公流亡史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