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汉室再起>第87章毛遂自荐

李严对汉室足够忠诚,能够在曹操得到大势,不费吹灰之力取得荆州的情况下,还出奔往益州而去,已经是足以见得他心中对汉室忠诚了。

李严与刘琮寒暄几句之后,便是进入了城中,当然奉天军是随同一起进入了的,李严也不会担心刘琮军马进城会出什么意外,因为李严内心已经高度判断这位就是将来的荆州之主,至于下面的兵马是不是会在城中生乱,李严还可以顺便看一看刘琮的治军能力。

让李严没有想到的是,这支兵马令行禁止,即便是到了大街之上,也没有丝毫的混乱,每个人都是一言不发,保持着队列,迈着整齐的步伐,目不斜视。

李严对此惊叹不已,到了县衙之内,李严道:“不知二公子兴兵而来,所为何事?不知道下官有没有效劳之处。”

刘琮道:“此次只是巡狩诸县,并没有什么动作,敢问李县令治下,可有山贼盗匪为患,我顺手便是解决了。”

李严笑道:“起初是有的,不过在下已经组织起守备兵,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经肃清境内之贼匪。”

好吧,我刘日天果然被针对得不浅!

怪不得方才见到的这秭归县的守备兵和其他县治的兵马大不相同,已经有些隐隐约约趋于正军的模样了,刘琮顿时便是高看了李严一眼。

这个时候的地方官员,一般的士族出身的,兵事都是他们的短板,李严能够治理百姓的同时,还将麾下的兵马整练了起来,可见其能力不一般。

刘备其他方面不说,看人是十分准的,本来就是十分看重李严,知道他不管是治理民事还是兵事,都是不俗,所以在托孤的时候,才选择了诸葛亮和李严二人。

刘备死前对诸葛亮说:“幼主能辅助就辅助,不能辅佐,君可自取之。”这不过就是一个客套的说辞而已,否则刘备也不会提拔起李严来制衡诸葛亮了。

李严被刘备临终受命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这个权力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带兵打仗的事情,就由李严来了,但刘备深知,诸葛亮跟随他十四五年了,也是十分知兵的,且立下了不少功勋,即便是任命李严统管兵事上的事情,李严也争不过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在军中也有威望,事实上证明,刘备看人很准,诸葛亮没用多久就将蜀汉的所有大权集于一身。

刘备的老辣在于此,他授予李严统管内外军事的职责权力之后,还加了一条,让李严留镇永安。

很明显,曹操的格局比较大,能力也比刘璋强,那时候刘琮都降了,但是李严却没有投靠曹操,转身就效力于刘璋,可以看出来,李严内心里还是认可的是刘姓江山。

这也是刘备为什么这么信任李严的原因,留镇永安的原因很简单,刘备知道诸葛亮有能力,也是一个很重权柄的人,一定是什么方面都要一把抓的。

所以刘备选择将李严留在永安,为的是什么?让李严远离中枢,永安作为连接东吴的门户所在是驻扎有重兵的,一旦诸葛亮真的做出了取而代之的事情,李严就可以出师勤王,讨伐诸葛亮。

事实上,诸葛亮对于李严一直也是想将他调离永安的,曾经想要李严去汉中,李严没有去,多方沟通之后,才到了江州,最后李严被贬也很离奇。

诸葛亮北伐之时,李严先说,粮草不够了,劝诸葛亮早些退兵,后来又在朝中诋毁诸葛亮,说粮草尚且充足,诸葛亮是讨伐不力,自行撤兵,李严是老年痴呆了吗?就不怕诸葛亮回朝之后对质吗?

肯定不是!

这里面,有疑问,刘琮也认为大有蹊跷。

但是现目前,对于李严的能力,刘琮已经是认可,当下便是记下,随后李严道:“如果二公子不信,可以让麾下儿郎四处打探,这边已经是没有山贼了。”

刘琮道:“也好,吾就逗留两日。”

说是这么说,肯定是要证实一番的,李严紧接着道:“我看公子励精图治,整兵备战,在下有一些想法不知道当不当讲。”

刘琮一听,便是来了精神,“正方但讲无妨!”

李严也是犹豫了很久,最后见到刘琮治军严整,这才决定毛遂自荐,向刘琮表明效忠之意:“二公子有荆州豪门士族支持,这个荆州之主即便二公子不坐,也是不得不坐,大公子一味与刘备交好,就不得士族支持就坐不到这个位置。”

“而二公子这个时候想必已经看到了荆州的外患,那就是北方的曹操了,假以时日,曹贼必定南下,是以公子才振兴武事?”

直呼曹操为曹贼,思想和三观都很正,为李正方点赞:“不错,既然正方直言不讳,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不错,我正有此忧虑。”

李严道:“实不相瞒,公子最大的支持是门阀士族,最大的掣肘也是士族,他们最在乎的利益,将来迟早会有矛盾,严,虽然出身微末,非士族之人,但亦愿意略尽绵薄之力,此生之心愿,便是忠于汉室,决不事贼,不知二公子可愿区区李严归于公子麾下,效犬马之劳。”

刘琮心中大喜,要知道,自己自从穿越以来,魏延是因为归到了自己统辖之下,被提拔起来的,而甘宁也是走投无路,因为自己先表示赏识,才愿意效忠。

即便是诸葛亮,也是刘琮再三请求才表示愿意相助,李严却是作为一方县令,是刘琮自穿越以来第一个主动表示投效之人。

当下刘琮也是欣喜:“能得正方相助,吾


状态提示:第87章毛遂自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