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公子当锦衣>第106章齐国告急

太子受伤昏迷期间,因伤势牵动,脸上露出痛苦之色,并且时不时的叫哼两声。

见状,一直侍奉在榻旁的太子妃面露担忧与心疼之色,不断的给太子擦拭脸宠的冷汗。

一边照顾太孙,一边又是侍奉太子的,太子妃日不作息,夜不能寐,只有在实在坚持不住了才稍稍合眼眯会儿。

在太子妃的精心照料和大夫们的严谨医治下,太子在昏睡三天后,终于是醒了过来。

太子醒后,先是关心了一下太子妃与太孙是否安全,而后又与王立序等人大致了解了一下平叛后的情况。

太子的身体尚未康复,醒来不久就感精神不济了,只得继续就寢休息。

不过,这也让王立序等一班大臣彻底松了一口气。

太子昏迷多日,朝廷众多事项都是王立序等一班大臣商议处理的。也幸亏这班大臣够忠心,又能相互牵制,不然太子醒来后早就换了一片天。

然而,这段时间,皇室各家子弟跳得挺欢的,其中最欢的是太子的几位兄弟了。

这也难怪,毕竟除了太子,其它几位皇子也是皇位继承人来着,太子一旦出事,说不定就是他们当中任意一个登基了。

皇帝啊,万人之上,谁不想当?

正是抱着这些想法,皇室各子弟谁不想拼一回?

不过,太子醒过来的消息一旦传开,相信他们都能安分不少了。

回想起这几天,王立序这些大臣只能眼睁睁地看皇室子弟欢跳,谁也不敢打压,就怕某位侥幸登基了,他们会被秋后算账。

如今,太子情况稍有好转,连带他们也有底气了很多,不必再避着这些皇室子弟了。

……

七八天后,身体康复得大半的太子回了宫,正式开始以国君的身份进行处理政务,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何况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

太子手段高明,对各家皇室子弟进行了严厉打压,并出言警告。

有本太子在,你们不要做非分之想。

平定一切不稳定因素后,太子正举登基,成为了泓国国君。

在登基仪式结束后,他以国君身份为先皇举行大葬,并由朝廷文武百官商议处置司马钊及其党羽。

至此,泓国叛乱正式结束,而齐国之危正式到来。

……

就在十天前,齐国边境告急,武国五十万大军压境,边境大军抵之不御,以使武军大破而入。

在边境军报传入京都的三天内,武军又势如破竹,直夺齐国十三郡。

闻之,齐国上下大惊。

齐皇急召满朝文武,商议御敌之事。

其实,这也没什么可商议的,派兵去支援抵抗就是了,齐皇急召群臣,只不过是事发严重,希望群臣重视,并且商量领兵御敌人选而已。

如今的紧急状况,为保万无一失,领军人选是刘鸿泰就最合适不过了。

于是,齐皇刚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立刻就有人出列上奏道:“启禀陛下,微臣推荐大将军刘鸿泰领兵御敌。”

这人刚一说完,群臣纷纷附议。

见状,齐皇点了点头,他也认为刘鸿泰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齐皇开口说道:“刘爱卿,你意下如何。”

作为齐国的武将顶梁柱,面对国难,刘鸿泰自然是当仁不让了。

只见他说道:“微臣愿往。”

领兵人选决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商议补给问题了。

毕竟,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战时物资也是打胜仗的一个关键因素。

经过一两的发展,以及与泓国间的商业来往,再加上这一两年来,齐国无兵战与天灾,齐国得以休养生息。

如此,齐国财政稍有恢复,国库不复两年前那般空虚了,至少此次御武之战的军需还是能拨得出来。

为保战争胜利,战前的各种准备都要充分无遗漏,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因小失大,战争失利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商量好大大小小的战前准备后,齐皇正要让群臣各自离去时,高培方发言道:“启禀父皇,如此危急时刻,难保卫国会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请父皇下令加强卫国边境戒备。”

“同时,泓国与我齐国是盟国,必须战时同盟。如今齐国受武军入侵,我等应传书泓国示警,让泓国注意防备卫国与武国。”

说完,群臣议论纷纷,除了小部分是同意传书泓国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在质疑高培方,不相信卫国也会派兵侵袭齐国。

“方王殿下此言荒谬之极,卫国与我齐国乃姻亲之国,又岂会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做出连合武国进攻我齐国之举?”一位大臣忍不住跳出来反驳道。

此人说完,多位大臣纷纷点头附和。

见状,高培方顿时火大,心中暗骂:

一群目光短浅,坐井观天之徒。

齐皇又是听了几位大臣的发言,虽然他自己也不相信,卫国作为齐国姻亲之国会落井下石。

但是,高培方所言又让他心有不安,于是他说道:“方王所言虽不切实际,但防范于未然,那朕就传令卫国边境加强戒备,并派人时刻注意边境动向。一有异常,立刻汇报。”

闻言,高培方呼道:“父皇英明。”

……

武国直取十三郡的消息,迅速开始在民间传播开来。

对于武军入侵,有人乐观,有人悲观。

乐观者认为,齐国有护国公刘鸿泰在,定能将武军赶回武国,收复失地。

而悲观者认为,武军直取十三郡


状态提示:第106章齐国告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