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去种地>第75章纳税的必要性

李如柏思索了一番,并没有直接回答朱瞻基的问题,而是缓缓开口道:“前宋重文轻武,自那时起,汉人就变得保守起来。其实以文御武一事自古就有,前宋不过是将其发扬光大而已,当然这并不是讽刺,以文御武还是有一定的先进性的。”

“以文御武的这种行为不仅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同时也能让朝廷可以更加有效的制定军队的发展战略,以及在各个战线上更好的为国家利益而战。”

听到李如柏这么说,朱瞻基脸上明显露出一丝笑容。明承宋制,大明目前也确定了以文御武的国策,现如今被李如柏如此评价,朱瞻基自然有些开心。

李如柏见朱瞻基有些开心,心中暗道,你这开心的有点儿早啊。

李如柏接着刚刚的话道:“不过也正所谓理论和实践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由于科举制度将文武从根源上完全分开,大部分文官甚至连兵书都不曾读过一本,哪怕想要纸上谈兵都无从谈起。”

“因此对于文官集团们来说,主观的想要制定一条正确的军事发展路线,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也因此,前宋无论是在军队结构、训练,乃至指挥调度等方面,都不尽人意。”

“与此同时,前宋还面临着北方游牧帝国的长期威胁。这种充满问题的军队,自然难以有效的抵抗外来民族的入侵。然后,为了能够调度军队来对抗这些游牧帝国的威胁,文官集团对于军队发展的干预、指导和指挥也随之增加。如此下去,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不是前宋国家经济尚可,呵呵~”

李如柏对此很是愤怒,明明一手好牌,硬生生被那群文人打的稀巴烂!

可惜了……

李如柏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个名字:杨业、宗泽、岳飞、韩世忠、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

以及以这些人为代表的的无数的或有名、或无名的民族精英们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抗击外族入侵的使命,为了使子孙后代不做亡国奴,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谱写了一幕幕悲壮的中华民族抗争史。

这是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光辉的时代。他们无愧于中华民族英雄的光荣称号。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灵魂。

但是李如柏就是为他们感到不值!是的,不值!

“前宋武将地位低下,在外征战的大将军居然会因为认一个八品文官为干爹而高兴。立了功,功劳就是文官的,打了败仗,过错就是武将的……”

“而我大明,虽然武将目前还有一定的地位,可是有前宋的前车之鉴,武将们如何敢于主动出击抵御外敌?”

“大家都是明眼人,从军没有前途,那些武勋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既然没有前途,还会有几个武勋愿意带兵打仗?长此以往下去,就又是一个前宋。不,甚至武将的地位还不如前宋。这个问题不解决,难道也要像前宋那般年年岁币?!”

朱瞻基有些呆住了……

目前大明的武勋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不多,仅有几个领头的也很少参与政事,朱瞻基之前还以为他们都在韬光养晦,现在看来他们这是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朱瞻基的身体有些发冷,难道真的要像前宋那般?面色苍白的朱瞻基沙哑着嗓子问道:“如柏兄,可有什么法子能改变如今这局面?”

李如柏看了看朱瞻基:“其一,改变军户制,实行募兵制;其二,要文武并重,汉唐之所以强盛,就是因为文武并重,不偏不倚;其三,大力发展新式武器,比如火器。”

朱瞻基思索一番道:“如柏兄,这一和三,可都需要耗费不少钱粮啊,以大明目前的经济,根本负担不起如此庞大的开支……”

李如柏嘴角微微翘起道:“大明很有钱,非常有钱,经济上一点儿不比前宋差,只需要稍微用点儿手段,大明就有花不完的银子……”

朱瞻基眼睛一亮:“如柏兄,此话当真?!”

李如柏笑容不减,只是无论怎么看都有些阴森森的味道,点了点头道:“自然当真。”

朱瞻基看着李如柏的笑容,用力打了个冷颤,这种笑容,他还是第一次在李如柏身上见到。

朱瞻基想了想还是开口问道:“如柏兄,这个手段,是什么手段?”

李如柏轻描淡写的道:“只不过是收一些商税罢了……很简单的。”

只是还有后半句李如柏没说出来:收的是所有人的税……

朱瞻基有些疑惑:“如柏兄,朝廷如今每年也有收税,这两者之间可是有什么不同之处?”

李如柏道:“咱们的御皂坊,每月收入几何?”

朱瞻基更加疑惑了,这些东西,李如柏不应该不知道啊,随后还是回答道:“每月净利润两万四千两左右。”

李如柏道:“这些收入可曾缴纳了赋税?”

朱瞻基有些无语的看着李如柏,这个还用问吗?肯定是没有啊,先不说这是皇家的产业,本身就免税,就算不免税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来收啊。

李如柏见朱瞻基没有回答这个明知故问的问题,自己就接着道:“御皂坊在大明的土地上,依赖于大明的生存,得到大明的保护,享受着大明的福利,为什么不纳税?”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明提供了稳定且便利的环境,才有了御皂坊的日进斗金,为了维持大明的生存和发展,是御皂坊的义务!”


状态提示:第75章纳税的必要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