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别哭了,秋收以后咱们把粮食卖了,坐火车去京城看看他们!”
“你说啥,去京城?”
“对,去京城!”
翠香没有想到柳五竟然产生出这样的想法,说实在的自从离开京城以后自己再也没回去过,京城的叔叔虽然来过两次横岭庄,可是那也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时候叔叔就说京城的变化可大了,究竟变化有多大,自己真想回去看一看。这回爸妈回京城了,柳五的话更加增强了她回京城的想法,她一定要回去,回到自己童年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这边翠香和柳五正讨论着秋收以后回京城去看王六德老两口的事,那边春杏送走父母后回到家里也难过了好几天。
“思聪,你说这都三天了,爸妈是不是也该到了?”
“不一定吧,你想啊,他们从咱们横岭庄到总场,再到火车站就得耽误一天的时间,然后再买票上车。还不一定能买到哪天的车票,而且进京的车票一直都很紧张。我猜现在应该还没到京城呢。”
“唉!要是咱们也能回京城该多好。孩子也可以转成城市户口,在京城上学那可大不一样啊!”
“春杏,这件事啊,你就别想了,农转非那么容易呢,再说了那可是首都,多少从前出来的人都盼着回去呢。”
“你要是不说这事儿也就算了,一提起这事儿我就生气,你说我爸多没正事儿,在京城不好好呆着,非得跑到这大山里来,这下好,把我们姐俩都给扔到这儿了,他自己倒是回去了!”
“春杏,话可不能这么说,过去咱们国家搞建设,需要像咱爸这样的人,他们这一辈人可不容易,又打天下,又搞建设,是国家的功臣啊!没有他们哪能建成现在的农场、林场,老百姓哪能过上今天的安稳日子,你说是不是?”
“反正啊,我觉得这件事儿对我和妹妹挺不公平的。”
“这么说,你是后悔了?”
“后悔什么,你是说我来这大山里边后悔了,还是和你结婚后悔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不能和他们一起走是不是后悔了?”
“唉!咋说呢,要是没有你和孩子,我真想跟他们一起回去,回到京城生活多好,住的是楼房,睡的是软床,哪像这大火炕,邦邦硬,这么多年了我到现在都睡不习惯。”
“火炕咋了,在东北你不睡大火炕到老了会做病,这大火炕一烧起来热热乎乎的多好,可比睡床舒服多了。”
周思聪虽然心里明明知道春杏说睡火炕的事儿并不是重点,可是他还是把这件事当成重点去说了。
两个人的谈话听起来很正常,可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是两口子,但是都不能准确而又直白地表达出来自己最真实的意思。
周思聪听着春杏说出的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媳妇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不甘心,这种感觉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又过了几天,春杏家地里的活已经忙的差不多了,周思聪的爱好就是没事儿进山里采集野生的山木耳。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山里总会阴雨绵绵,周思聪穿上雨衣、雨靴,背着一个圆圆的柳条筐,穿梭在茂密的树林之间。置身茫茫的大山深处使他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就连一棵成长中的参天大树都要比他有存在感。
周思聪从南山的北坡转到阳坡,又从阳坡转回到北坡,在树林里行走如果运气好的话会碰到一根根被雨水浸过的朽木,在朽木已经逐渐腐烂的树皮下、裂缝中,一团团、一簇簇的山木耳就像一个个乌黑的贝壳,又像一颗颗黑色的珍珠,争先恐后地从木头下面涌出来,蓬勃的生命力和腐朽的木头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朵朵的山木耳虽然个头都不大,但是却特别的招人喜爱,这就是大自然赐予万物的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
周思聪在大山里转悠,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对采集野生山木耳乐此不疲,在他看来野生的山木耳可比人工木耳场养殖的好多了,虽然今年的山木耳没有往年结的多,可是现在他也要多走一些路争取多采点,晒干了好给王六德老两口邮到京城去。
傍晚时分周思聪从南山上下来,回到家里,在院子里放下背着的柳条筐,把里面为数不多的山木耳倒在一个扁圆形的大柳条筐子里进行晾晒,每当这个时候春杏都会从屋里出来给他帮忙,可是今天家里却静悄悄的没有人。奇怪,春杏和两个孩子都没在家,大门也没有上锁,这是怎么回事儿,都这时候了,他们娘儿三个能去哪呢?
周思聪虽然心里很纳闷,但是他也没有多想,进到屋里脱下雨衣、雨靴,换下湿衣服,拿起毛巾到外屋缸里打来一盆水走到院子里,弯下腰正要洗脸的时候就听见大门口喊道,“爸爸!爸爸,姥姥、姥爷来信了!”
周思聪往院门外望去,原来是春杏领着两个孩子回来了,春杏手里果然拿着一封书信。
“思聪,思聪!快看,爸妈来信了,我刚才去妹妹家把信拿回来了。”
“是吗?太好了,现在爸妈怎么样,在京城还好吧!”
周思聪放下毛巾急忙问道,他脸也不洗了,迫不及待地就要看信。
“哎哎!不行,你的手还湿着呢!”春杏提醒着周思聪。
“可不是吗,我擦干了再看啊!”
周思聪一边说,一边用手在裤子上抹了几下。他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打开,把里面的信抽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