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序静默前行,进入正厅。
神户关帝庙金碧辉煌,庄严而肃穆。
挑门匾额的“关帝庙”三字是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题写。大殿神龛居中,上面供奉着关公,却是冕冠财神像,让李承有点摸不着头脑。
在李承印象中,关帝庙的关帝造型多为“立式提刀抚髯”和“坐式春秋捻须”两种,前者怒目气质英武,后者眯眼专注有神。
当然,关老爷作为财帛星君,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武财神造像,多为冕冠文服。
但是财神关公,一般很少出现在关帝庙中接受供奉,多放在家中或者店中私供。
不明白为什么神户关帝庙,会是财神像。
呃,财神关公,左右还有周仓和关平陪祀,好吧,李承表示自己见识短,也许周仓和关平,还兼职散财童子角色。
更然李承摸不着头脑的是,关公大殿的右边是观音像,左边供奉着妈祖。
这就更混乱了。
先说说观音。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
也就是说,观音虽然顶着菩萨(菩萨等级比佛低),但他却是不折不扣的“佛果位”。
有关观音是佛,还有《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里的一段话可以证明:“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之神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慈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作菩萨。”
再说说关羽在佛教中的地位。
据《佛祖统记》记载,隋开皇十二年592,天台宗创始人智颛来到荆州,想在当阳玉泉山创建精舍。关羽,关平父子显灵,愿舍此山舍给大师作道场,并愿永远护卫佛法。
智颛大师同意,便在寺院建成后为关羽受五戒,于是,关羽就成了佛教的护法迦蓝神。
后世,关羽在佛教理论体系中,称号变为“迦蓝菩萨”。
何为“迦蓝”?是“僧迦蓝”的略称,亦作“僧迦蓝摩”,汉译为“僧院”,“众园”。原意是佛教寺院守护神,相当等于中国皇帝的御前侍卫的职位。
因此,关羽受封的“迦蓝菩萨”,顾名思义就是佛教体系中,忠诚的守护菩萨。
从这一点来看,佛教对关羽的赞誉,其实没有那么高,只是把他当成“护教”头领。
众所周知,佛教体系当中,佛是要比菩萨大上一个等级。
也就是说,这座关帝庙中,各神像排位不对,或者说,观世音菩萨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因为正位上的关羽,是财神像(道家神祗),弄个佛家菩萨陪列,这不贻笑大方么?
当然,如果把这里的观音菩萨,当成慈航真人(观音的道号),也能说得过去。那么问题又来了,观音大士为何一身佛装?
李承三两眼看完之后,便没了兴趣。
连个严谨的佛供序列都没搞明白,所谓的关帝诞祭祀,纯粹闹着玩。
这就是中国多神宗教的现状,混乱、无序,随心意供奉,反正就是求个心安。东瀛人更搞不懂中国的各种神祗的排位情况,出错,也就毫不意外。
这毕竟只是东瀛的一次民间庆典,又不是黄帝大典需要严密考证。
在接下来的内祭过程中,李承又听出“别样”。
中华祭关公,祭的是忠义,李承却从祭祀官的祭词中,多次听到“仁勇”一词。这就是典型的东瀛特色——东瀛对“勇”的执念,要比对“忠义”的理解,更偏执。
磬声中,他站在吉田家主身侧,对着财神关公,三鞠躬,算是完成内祭。
总之,这是一场典型的民间祭祀,瞧个热闹就行,经不起正经推敲。
李承很快与吉田家主告别,对方还需要和老朋友们一起叙叙旧,又和几位华裔代表告别一声,相互留下联系方式,闪身出门。
内祭,只是一种身份的彰显,更是一种圈层聚会,其实还没有公祭热闹。
外面的广场上,有两队南狮正在踏桩采青,随着舞狮人脚步一步步跳跃登高,围观者发出一阵阵尖叫惊叹喝彩声。
广场的另一边,则辟出一出小舞台,上面上演着东瀛独有的戏种“净琉璃”,剧目是“桃园结义”。舞台前同样围拢着乌央乌央的人群。
净琉璃是东瀛特有的木偶戏,是东瀛四种古典舞台艺术形式(歌舞伎、能剧、狂言、木偶戏)的一种,表演者通常为三人,分工操作,很是精巧。
舞台旁边伴奏乐器也很东瀛,有点类似于中国三弦,东瀛学名叫“三味线”。由细长的琴杆和方形的音箱两部分组成。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用象牙、玳瑁等材料制成的拨子,拨弄琴弦,其声色清幽而纯净,质朴而悠扬。
胜元兄妹两人挤在台前,目不转睛的盯着人形木偶,看得津津有味。
吴伟眼尖,见到李承走出正厅,四处张望,便对他挥挥手。
等李承过来,吴伟往外挤了挤,给他空出一个位置,也就是胜元妹妹的身边。
来时只是扫过一眼这女孩,感觉挺可爱的,这会距离近,看得仔细。
不得不说,波多野氏出美女,这女孩娇俏可爱,皮肤特白净,长大后不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