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个小问题——既然未发行那涂玉明从哪儿弄来的新票?
呵呵,别忘了,大清邮政总局,可就在还喝沿岸,所有加盖改值工作,都在那里进行,因此,存留一些原版未加盖的万寿票,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
最珍贵的是第三版,此时费拉尔已经被革职,接替他工作的是德国人莫伦道夫。
他认为费拉尔版本的万寿票纸张选取有问题,太薄,很容易撕裂,因此他用较厚的无水印白纸印制了一批“万寿”邮票,即莫伦道夫版“万寿”邮票。
为了推行自己的“新版本”,他将新印制的“厚版万寿票”赠送给不少清廷高级官员和驻华使节,以期他们能支持自己。
但因为换纸张会加大成本,另外,蟠龙票的供应已经补上来,对万寿票的需求不那么迫切,他的建议最终还是被否定。
这套邮票因为是赠品,没有公开发行,印制数量只有五千套,存世量更少,所以堪称万寿票中最珍贵的一版!
等李承捋清楚万寿票的前世今生,涂玉明也抱着一只黑色文件夹出来。
他将文件夹递给李承,自己坐在旁边,“喏,李老板看看货。”
抽拉式塑料盒,打开后,上下两格分开。
上半部分嵌着一枚不锈钢镊子,一柄三十倍放大镜,干燥剂,此外还塞着一副丝质白手套。下半部分用密封袋封装着大全格邮票。
大全格,是邮票收藏的行业术语。
整版邮票,通常都会分出几个小格,每一格都有固定数目,这种带有版边纸样和边铭文的一格子邮票,叫全格。如果带有详细的票铭、厂铭和印制编号的版边,则是大全格。
譬如李承手中慈禧万寿票1分银,朱红色,图案为五福捧寿。它在发行时整版票数为240枚,规格是12x4x5,意思是这一整版分十二格,每格四列五行。
万寿票的初版和再版原票鉴定,尤其是单张鉴定,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两者相隔三年,同一班人马负责,同一家印刷厂印制,同一种纸质,几无区别。
倒是听说过有人通过色彩区别来鉴定,反正李承不会。
但是,大全格万寿票的鉴定,则不太难,为啥?因为有版边的票铭、厂铭和印制编号!
不过,依然要确定它的真伪。
真伪鉴定,难不倒李承——看纸张!
将盒子摊开在桌面,带上手套,将九个大全格邮票全部从密封袋中取出,平摊开来。
其实,在取出这些邮票之后的第一眼,李承已经差不多确认这些都是真品,只是他依旧细心的检查一遍。超过百年的纸张,有其自身特点,作伪者想要仿冒,难度还是挺高的。
万寿票使用的是英伦制的带有太极图水印(时见水印图倒、反、无等现象出现)的桦树纸。
这种纸张着色能力很好,伸缩率小、抗卷曲、湿强度高、打孔性和耐水性好,具有对胶版印刷和凹版印刷良好的印刷适应性。
当时造纸工业中的打浆、重施胶和加填料工艺还不是很过关,因此这种桦树纸容易毛切边,存放时间长了之后,容易起黄斑点。
李承拿着放大镜,正背检查一遍纸张和版边的厂铭、票铭。
万寿票的再版新票,确凿无疑!
不得不夸奖一句费拉尔,这套邮票设计的很漂亮,九种票面分别是:
1分银五蝠绕寿字,上边是牡丹花,下边是灵芝生于吉祥草中,红色;
2分银中间是龙图,上边是西番莲花置于绣球花叶中,绿色;
3分银中间是龙图,上边是蟠桃,黄色;
4分银中间是龙图,上边是牡丹花,玫瑰红;
5分银中间是鲤鱼,上边是灵芝生于吉祥草中,下边是万年青,橘黄色;
6分银中间是龙图,上边是万年青,棕色;
9分银中间五蝠绕寿字,两侧是龙,暗绿色;
12分银中间是“大清国邮政”篆字,两侧是龙,上边是牡丹花,橙黄色;
24分银中间是帆船,上边是蟠桃,品红色。
只是印制工艺稍差一些,这与印刷技术有关,与设计师无关。
前六种为小型票,一个大全格只有二十枚;后三种为大型票,一个全格为二十五枚,全部合计一百九十五枚。
再版万寿票新票,小型张单枚在香江的售价都不低于两千港纸;大型票更贵,差不多能过五千港纸。简单计算,这不到两百枚邮票,就要六十多万港纸!
当然,这些大全格邮票不能以单枚价值来核算——要贵很多。正式因为金额较为庞大,所以李承才猜测涂玉明想要筹集资金,盘更贵重的货品。
重新整理好这些万寿票,又将工具收好,李承一边在心底估算这套珍邮的价格,一边笑着问道,“东西是真好,涂老,您报个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