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让郭重元早早停车,步行十来米以示礼节,远远的就伸出手笑道,“陈伯,婶子,不用这么客气的。”
“阿承是啊,真俊!你上次来,我刚巧回娘家,回来后,外子才告诉我,饶老的弟子来访。哎呀,饶老以前在我们家做客,就跟自家长辈一样!他的弟子来了,怎么能不留在家中吃餐饭呢?”伍淑珍很活跃,拉着李承的手叨叨叨,说了半天,将那天的事情,缓颊一下。
倒是个能说会道的。
等这边寒暄完毕,陈玉志在旁边为李承介绍那位中年人,“这位杨镇荣,家父在世时的专用鉴定师,陈家藏品,杨老师比我还要清楚。杨老师现在袖海楼帮衬,这次我特意又将他请回来,想来阿承你和他一定有很多可聊的。”
这就是南洋地区盛行的门客文人?
门客制度,在中华文明圈非常盛行,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清末民初。
《红楼梦》中,家主贾政就有好几位门客文人,如詹光就善于工笔画;程日兴是古董商店的老板,同时也是个画家,善于画美人;稽好古,善音律,弹得一手好琴;单聘仁则能言善辩,外交助手。
这四人就是典型的门客文人,他们依靠着贾政谋取生活的资源。
这种门客文人制度,在国内乃至弯弯,已经绝迹,但在南洋,却基础深厚。世纪初的几十年,为何国内文人艺术家喜欢来南洋?不仅仅这里是华人第二大聚集地,更是因为这里的很多华裔富户,有着养门客文人的惯例。譬如黄曼士先生的寓所,最多的时候有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七八名艺术家寄居于此,至于是不是门客文人,呵呵,不清楚。
当代的门客文人,除了与主家谈诗论画,还要有好眼光,帮主家鉴藏维藏。
这位杨镇荣,李承就听过他的传闻。
出生于星岛,六七十年代,留学东瀛大学艺术学部,在日生活长达十三年之久,精研东瀛古董及东瀛藏中国字画,对中国美术品,特别是对书画眼光独到,而且和这方面的业内人士走得也很近。
1975年被陈之初礼聘为门客文人,为其收集、鉴定各种文物字画。1988年,陈老夫人病重,杨镇荣脱离陈家,寄居于袖海楼杨家。
李承对这位杨镇荣颇有兴趣,主动上前握手笑着问好,“杨老师大名,久仰!”
“饶老身体还好吧。当年荣幸见过饶先生两面,并得他指点,感念至今。”杨镇荣很会套关系,他确实见过饶老,至于饶老是否真的指点,那就不好说了,却能因此和李承拉近距离。
“老爷子身体好着呢,就是念旧,杨老师有空去香江,他一定很高兴见到你。”
对于这位职业门客文人,李承有拉拢之心。
杨镇荣的眼力应该很不错,否则不会被李家坡四大收藏家的陈之初、杨启林相继供养,这种人才,李承一直欠缺啊。关键是李承知道,杨启林明年去世,杨家的袖海楼同样面临陈家的香雪庄一样的命运,到时候,杨镇荣又将失业!
现在打好关系,说不准明年就能从袖海楼挖到这位职业门客。
晚餐是家宴式,杨镇荣作为主陪,陪同李承聊一些收藏方面的奇闻异事,名人典故,陈玉志夫妇则主打故交亲情,气氛十分融洽。
李承借机提及,自己在北美怀俄明州夏延府,拥有一家印第安陶瓷艺术馆,这次交易可以用这家非盈利性质的艺术馆来完成。届时,可以对外宣传为“向北明与印第安文明的一次激情约会”。
这又是一条陈家未能掌握的消息。
不过,陈家需要的是借口,只有能说得过去,遮遮丑即可,对这家艺术馆是否存在……额,必须要书面存在,能展示在媒体面前就行。
倒是杨镇荣听到这则消息,尤其是对李承还拥有一家印第安风格(他以为的)陶瓷工坊,颇为惊讶,询问了不少这家工坊的情况。
“明天晚上,我的合伙人马文涛,也就是这家陶瓷工坊的负责人,他将抵达李家坡。”李承笑着摆摆手,“我的这位合伙人可不简单,出生名门,‘北大五马’家族的后人,印第安陶瓷艺术馆,目前也是他在掌管。”
很多时候,名望很管用,甚至比金钱还管用!
北大五马,距今已有六十年历史,可偏偏名望这东西,随着时间流逝,会变得越来越传奇。
听说李承的合作对象竟然是“北大五马”家族后裔,陈玉志忽然哈哈大笑,对李承摆摆手,“够了够了!北大五马家族开设的艺术馆,购置我陈家的藏品……星岛的媒体,不敢也不会挑毛病。”
这个结果,李承还真没想到,估计马文涛也不会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