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穿越1862>第五百一十五章 属于日本的机会,不存在了……

时间流转,三个月很快过去了。 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临近腊月大雪已经下了两场,北京城已经恢复了往昔的不少生机,南京、广州的诸多衙门迁来北京,数以万计的官员眷属和二十万朝的新迁移民,大街小巷一家家店铺客舍饭庄酒店的开张,北京这座城市正在焕发着新的青春!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在八月里正式昭告天下,还有十几所新式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的建立,政治培养学校也纷纷改革,更名改姓叫起了一个个高大的名号。但他们并不能归入大学序列,而更多的是公务员培养、深造、学习之地。在八月份新的科考制度确立之前进入这些政治学校的学生有福了,他们不用考试能得到公务员资格,只要毕业能算是秀才。但是在八月份之后,最低一级科举考试——秀才的最大年限给划定了。三十岁。超过这个年限一天,你不能考试。举人的最大年限为四十岁,进士的最高年限是四十五岁。超了这条线,别想着官场快速蹦级了,一年一年熬资历做成绩才是真!政治学校跟科举等级不搭,朝廷宣布的官制,也不给官员品级做硬规定。没说秀才不能入阁当大佬了。只要政绩优异,谁都能入阁,这并不是进士的独有待遇!但这话没谁会信的。大秦现在将秀才、举人的科考权利下方到省府一级,规定一年一考。但是进士之科依旧牢牢把握在教部的手,依旧是三年一考。而考了进士,有一定施政经验的直接可以做一县父母,放个实缺。当然若是本身已经是更高品级的大官,进士身份只能算是他的一层光彩的外衣。大秦官制可不之前各朝各代,进了科场等若进了官场。秀才功名获取之后,要在政府里做事办公,之后无论是考举人还是考进士,期间的学习等准备。都要自己在工作之余抽取时间来做。而且秀才一入职是从底层基层干起,再想像前朝那样十几二十来岁了二三甲的进士,立刻执政一方,那是不可能的。“如今方知七品之贵!”这是新的官制公布以后。《大公报》说的一句话。他们以十八岁秀才举例,而立之年能坐一县父母,那已经是顺风顺水了。四十岁坐知县都不算老!七品知县是大秦官员起步的一个里程碑,六品官员无大实权,无论正从。或是省府、央衙门里的小官儿,或是附郭府城、省城的知县,而五品官是州城一级,四品为府城一级,三品以即是省城大员。大秦官制宣称——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讲究、看重央大员的基层施政经验和能力。所以大秦如果能平安延续下去,过个几十年,省部大员怕都将是五六十岁的政治老手了。那每一个人都是历经拼搏,见惯了官场险恶,人心不古的老油子。当然。现在大秦央的这批人是不能了,这是从龙开国功臣的意义所在,那说的是以后。所以七品知县被看作大秦官场的里程碑,位置十分重要。那些考进士的人,直接是七品,连副知县的从七品都省去了。其要是没有足够的施政经验,先去政治学校学习一段,再到省府衙门待一阵,磨练两年再下方基层。其培养之善全,像极了刘暹前世大天朝的某些跟脚深厚之辈。也因为此。进士之贵,科举之贵,不仅没有因为改朝换代和大秦体制的变更而有所降低,反而之明清时候更加有份量了。过年后。刘暹将举行大秦的第一场进士科举,并且宣布此届科举前朝旧日功名亦可算数,虽然只此一届,虽然前清举子的年龄必须在四十以下,却也引得不知多少人在欣喜若狂。现在才是十一月份,北京城里汇集了两三千进京赶考的人!同时间。教部下属的新华书店,在全国各地的分店,那些施政参考,政治教材,简直是都卖疯了。大秦的科举是讲究分类的,因为刚刚变革,分类缩少,刘暹不愿意在这点引起太大的争议,这一刻只分三类综合、专业技术、法律。综合是什么当然不需多说了。专业技术是算术、科学,这一块涵盖的实际很多,但现下之国国情,也只能分作这两个大块。以后有待完善的还很多很多。法律,干什么的也不用多说。无数学子在埋头苦读,还有无数人因各种原因,来不及或是无暇赶这一次科考,每到夜里都是长兴哀叹。《大公报》说的很入这些人的心今后大秦官场,最珍贵的是时间!五品以下,六十岁退休了。四品为六十五岁;三品以方是七十!不过这个时候刘暹的心却不再两个月后即将开启的那场教盛事,而是目光炯炯的注视着南海,注视着南海那队即将归来的日本舰队!三艘铁肋木壳战舰,三艘两千吨级以的铁甲巡洋舰,六艘日本军舰的归来让日本海军实力大增。这些舰队已经能够对国造成绝大的威胁了。虽然刘暹在掏了李鸿章于英国购入之军舰的尾款之后,再加了十万英镑,总算是把李鸿章在英国的订单搞定。两艘小铁甲舰和两艘防护巡洋舰,外加两艘铁肋木壳战舰,除了在德国依旧施工建设的两艘萨克森级铁甲舰以外,这些是国海军这两年多来唯一一笔增添的军舰了。李鸿章当年筹集了八百万两银子建设北洋海军,随后又从直隶、山东、两江调集了二百万两库银,近千万两白银的投入,还没见到收获的那一日,大清朝完了,淮军分崩离析了,一切算是全给刘暹做了嫁衣裳。如此秦军海军算是有了六艘铁甲舰,尤其是李鸿章在英国新造的这两艘铁甲舰,一艘一千八百多吨,一艘两千一百吨,几乎可以媲美日本的金刚级巡洋舰,那性能也根本不是扬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五章 属于日本的机会,不存在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