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与柔从陋室出来,闭上眼睛,听着风里吹来的细微响动。

然后举起弓弩,对着黑暗中的一个方向,放箭。

“啊……”

一个人在不远的山坡上惨叫了一声。

似乎还在动弹。

再补两箭。

等待片刻,那边没动静了。

她招呼医院里值夜班的壮丁拿着火把去捡尸体,第二天带着这尸体去找县尉县丞他们认人,然后才发现这个蓄意纵火的人是黄泰极。

“真没想到,黄巾军营地炸成那样了,竟还有活人。”

是否还可能有其他漏网之鱼,等着伺机报仇?

要是对方找她寻仇,却连累了整个去洛阳的商队,这就不好办了。

翌日。

唐与柔去林家后院,找到了沦落为浣衣女的苏荷儿,拿出一片金叶子在她眼前晃了晃:“我有事相求!”

苏荷儿拉住她,泪流满面,伸手去拿金叶子:“柔丫头,快带我脱离苦海!早知道这样成天洗衣服干粗活,我还不如住回青萸村逍遥自在!烧陶我也会啊,为什么我非得给大房为奴为婢的?!”

唐与柔一听立马收回手,将金叶子放回荷囊里,笑道:“太好了。你帮我一个忙,我就将你带出来!这事只有你能做!”

……

东市城墙下,摆了一排书案。

学子们伏案,奋笔疾书,给不识字的人们写家书。

很多人拖家带口,抱着孩子诉说着思念。

每个人最多两页纸,哪怕学子将字写得再小,都写不完他们想说的话。

平时找书生代笔写信需要好几文钱,还要额外花钱买信纸,更别说去驿站送信的车马钱了。

这次统统免费。

“柔丫头真是大善人!”

“一年多没见,她和以前一样好,一直想着乡亲们。”

远处,福满楼二楼栏杆上。

唐与柔和鸾雪一起喝着椰子奶茶,吃着点心,眺望城郊。

为了商队的安全着想,她决定不去洛阳了,而是去西边投奔司马煜。

鸾雪问:“小师侄这招不错,可这么多家书,真能送到吗?”

唐与柔回忆起一路走来,见到的饿殍,摇头说:“徭役不见得都从军了。一个人走了多年都没有音讯,若非不想回,多半是死在了外头。所以这信有一大半是送不到的,不过我会尽量将这些都送去西边军营里。”

鸾雪叹息一声,沉默一会儿,突然说:“西边兵荒马乱的,一定有很多伤者。你既要去找殿下,该多带些药材去,传承师尊医术,救死扶伤。”

唐与柔想了想,歪头:“也可,不过我此行主要是想找棉花、葡萄、西瓜种子和绵羊。若见不到殿下,就将这些药材都在那儿卖掉,一样能挣钱。等买回我要的东西,雇些逃亡流民,能护着我一起回来。”

鸾雪知道她的本事,还是蹙着眉头担心不已,沉默半晌,叹了口气:“你本该回东宫享福,吃穿不愁,还能早些见到你弟妹,何苦如此奔波?”

“人生在世,不求人便是福气。钱这东西能买到宝贝,交换到自由,我得多攒些在手里。”唐与柔说着,拍了拍身上的衣服,衣服里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像是有金属在摩擦,“放心,我有保命的东西。”

……

商队朝洛阳出发的那天,唐与柔故意去送别了他们,等过了几日,才在全城人的欢送之下朝西出发。

马车碌碌在山野中穿行。

到荒地里若是马病了,就用福灵兑换出来。若是遇到半路打劫,她将那些人反杀。

一路披荆斩棘,日夜奔波。

一个月后,她终于抵达边陲小镇附近的虎威军营地。

这边同样刮沙子,但和碧海蓝天不一样。

对着风吸一口气,好像整个肺里都是灰沙子。气候也很极端,秋末冬初的时节里,唐与柔就已感受到了严寒,不由得捏了捏皮衣的领子。

这身行头是绸缎庄出资,梅姨给她挑选的。

鹿皮做的,里头夹了厚厚的鸭绒,非常暖和。另外还有防风沙的斗笠,架马车时能将脸蒙得严实,少吃点冷风。

前哨的守营士兵穿着单薄的布衣,打着哆嗦在巡逻,佝偻着身子冻得都快站不直了。

见到她靠近,他们举起长矛,颇为霸气地喊了一句:“来者何人?”

“将军大人,我是来送家书的。这些书信都来自冀州郾城,但我不知他们是否在这个军营里。”唐与柔离开马车,摘下斗笠,将装有书信的大箱子抬下来。

士兵连声道谢,上前将书信分几次取走,说会纷发给各个营地的兄弟们。

将外重视,有家书在,士兵知道家里有人等着他们保家卫国,才会更豁出命去。而那些想当逃兵的,也更容易看出来。

营地不能随便进,士兵感谢她不远千里送来家书,给她递了些果子。

唐与柔一瞧,这递来的分明是一小串葡萄。

士兵见她喜欢,热情说:“这是那边山头上的野果子,也有人自己种的。爬藤的,一串串有好多,咱挑的是甜的,野地里的可酸了。你若想要,可去灰风堡集市上找,但这都过季了,数量不多了。”

唐与柔道谢,犹豫了一下,打听道:“听闻东宫大人在边塞御敌,郾城县令大人是他的亲信,想让我捎带几句话给他,不知他是否在营里?”

这士兵听后,脸色明显不好了,还去叫他的上司。

那军尉瞪着铜铃大眼,举着盾牌和长矛过来了,打量着她,仔细盘


状态提示:第344章 军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