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正在这时,一名士卒走了进来,道:“胡将军麾下昔日千余名士卒在门外跪地请愿,来为胡将军送行。”
老朱望着正中那块灵位,喃喃道:“兄弟,你看到了么?他们都是自愿前来为你送行的,这军中,还有好多人都记着你呢!”
“咱准了!”老朱挥了挥手。
“起灵了!”一声高声唱诺,棺木被缓缓抬起。
眼下为胡大海所做的不过是一个衣冠冢,而这也是迫于无奈,杭州失陷,蒋英没被擒拿,就只能暂且如此。
但也不是说就此这么算了,日后若是能找回胡大海的尸首,捉住了蒋英,也必然要以其头颅来血祭,告慰胡大海在天之灵。
老朱走在了队伍的最前方,胡三舍和胡关住神色哀恸,朱标跟在后面,之后文臣武将,都跟随在后面。
再然后,千余名士卒也是白衣白甲,来为胡大海送行。
下葬的事宜安排完毕,灵堂之上诵读的那篇祭文,却是在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应天城的大街小巷,军中四处都在流传这篇文章。
“……天下的百姓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当我们想到天下的百姓,想到大多数百姓的痛苦,我们为他们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地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推翻元廷暴政,拯救天下百姓,给他们打出一个太平世界走到一起来的……”
军中即便是不识字的那些士卒,此刻,对于这些话也能朗朗上口的说出来。
其中的意思,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更是毫无难度,因为这些大白话,完全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完全在他们懵懂的内心唤起了一丝丝光芒。
曾经,当兵打仗,或许只是为了能让自己有一口饱饭吃,或许,只能为了能够加官进爵,能够多讨几个老婆……
可现在,这篇祭文,告诉他们,不是这样的。
我们当兵打仗,不是只为了自己,是为了天下的百姓,是为了让他们有一个太平安康的世界,是为了他们能够不再受苦受难……
这些士卒,大多数本就是穷苦出身,对于贫穷,对于忍饥挨饿,有着十分清醒的认知,在这里,他们有了一口饭吃。
而现在,再度有人告诉他们,他们不仅应当让自己能够有饭吃,更应该让天下其他的百姓和他们一样,有饭可以饱腹,有衣可穿……
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有人牺牲,但这都是值得的,死去的人会被人缅怀和铭记,这就足够了!
他们很多人没有家眷,本就穷苦,不过孑然一身,而今,就算是死了,也会被一些人记住,哪怕这样,也算是不枉来这世间一遭了!
推翻元廷暴政,拯救天下百姓。
这样的观念,无声无息的植入了他们的心中,军中上下,开始渐渐形成了一股凝聚力。
原先对于议和归降的议论开始消失了,所有的士卒都已经明白,这不过是权宜之计,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解救天下的百姓。
而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李善长这里算是忙疯了!
因为这篇祭文的缘故,应天城中,不少人家主动送出自己的娃儿,前来参军。
在这个乱世,这样的情景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
当兵有什么好?朝不保夕,有今日没明天。
可是,现在他们之中有些人明白,你不愿意让自己的娃儿去参军,我也不愿意,那最后谁来保护他们?
谁又能够去拯救那些身处于贫穷的百姓?
年轻人本就热血,这篇祭文,就如同在茫茫黑夜中给了他们一盏指路明灯,指引他们前行,纵然这个过程,他们有人到不了终点,有人在半路就倒下了,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值得的。
他们这是死得其所。
而此刻老朱已经不在应天了,政务全都交给了李善长去处理。
老朱亲自去了龙兴,也就是日后的江西南昌,此时准确来讲,它叫龙兴,还有一个名字,洪都,这是老朱亲自起的名字。
自攻下了江州之后,老朱就开始秘密派人接洽龙兴的守将陈友谅麾下的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
胡廷瑞在陈友谅那里也是朝不保夕,自从死了赵普胜之后,在陈友谅那边的文臣武将哪个不是战战兢兢,每天都担心着,这陈友谅会不会抽个疯,认为自己要造反背叛于他,然后一刀就将自己砍死了。
赵普胜当初不就是这么死的么?
连赵普胜这样和陈友谅交情匪浅的人都能死,还有谁是不能死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胡廷瑞在老朱派人之后,也表露出投靠的心思,但同时也害怕,怕老朱这边一把吞了他,然后把他踢到一边儿。
双方之间,来来回回派了好几波使者,才最终谈妥。
而老朱此去,就是去接受龙兴这块地盘的。
这样一块地盘,得来真是全不费功夫,而且,占领了这块地方,就意味着陈友谅的门户已经洞开,这攻守之间,已然是在悄悄转换了。
老朱做事也是果断,当即大笔一挥,将龙兴改为了洪都府。
这样一块战略要地,老朱也作出了详细的布置,先是让朱文正来了这里,并且坦言“非骨肉重臣不足以坚守此地”。
同时还安排了诸多将领例如邓愈一同协防此地,确保洪都不会有失。
朱文正也是一阵郁闷,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