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华夏一直奉行皇权不下乡的政策,为了尽快得到地主阶级的支持,新生王朝一般都会给予地方大族一些权力,将对地方百姓的日常管理权交给了这些地主豪强。一方面是降低统治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
在王朝初期,这样的统治效果很好,那些地主豪强的实力并不强,新生的政权由乱转治时也往往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资源也比较充沛,基层矛盾并不突出。
但是到了王朝的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势力壮大,垄断了社会上方方面面的资源,依靠手中的权利剥削底层的百姓。贫富差距无限扩大,富者连陌千里,贫者无立足之地。广大的农村地区,地主豪强依靠手中的行政资源,迫使自由农大量消亡,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活路的农民揭竿而起,改朝换代。
这样的情况在大明格外的突出,从根源上讲就是基层组织已经沦为了地主豪强的后花园,他们抢占了绝大多数的土地资源,肆意盘剥穷苦百姓。又反过来利用权势逃避纳税义务,将责任转移到贫苦百姓身上,造成更多的贫民逃亡或者造反,王朝在基层的统治已经开始瓦解。
熟知历史的鲁若麟肯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一个王朝的制度有很多都是在建立之初就留下基因的,越往后走想要改革的成本就越大。如果只图一时爽快,将基层权利下放,越往后想要收回的希望就越渺茫。开局有多爽,结局就会有多痛苦。
所以兴汉军从一开始就将统治触角深入到了最底层的农村和里坊,杜绝了豪强、大族对底层人民的影响。虽然这样做在管理成本上确实增加了支出,但是也避免了政权与民众脱节。
扫盲班的普及培养了大量的识字群体,这些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是稍加培训进行基层管理还是可以的。在镇一级是专职的管理人员,由都督府委任,在村、里、坊一级则是兼职和专职视情况而定。
这些基层官员原则上优先考虑军队中退伍或者伤残的士兵,这些士兵经过军队的洗礼和学习,比普通人更有学识和眼界,对兴汉军也更加忠诚。
兴汉军的士兵并不是终身制的,到了一定年限没有到相应级别就会退役。如今兴汉军的整体士兵年纪都比较年轻,最开始收编的那群海盗里年纪大的已经退役了,开始做起了官老爷。虽然是最小的基层官,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作为兴汉军最早的部队,前海盗们有本事的人都已经高升了,是兴汉军如今的骨干,并且对鲁若麟非常忠心,是鲁若麟统领军队的基础。
年轻一代的士兵们也在快速成长,他们从参军起就开始受到兴汉军思想的影响,技战术更是完全为了适应兴汉军的武器装备,身上也没有什么陋习,有更高的可塑性,未来将是兴汉军的主流。以后像周智义这样有知识的新式军人将是兴汉军重点培养的对象,完成从旧式军队到新式军队的彻底改造。
为了培养兴汉军民众的尚武精神,农村和城市里、坊、工厂还有专门配备的民兵指导员,在闲暇时组织民众进行训练。这些民兵除了可以协助维持当地的治安外,必要时也可以组成军队拉上战场。如果民兵指导员在平时发现有军事天赋的苗子,也可以行使权力向军队推荐,为军队补充优秀的军人。
得益于良好的军民关系和兴汉军对军人精神的重铸,当兵在济州岛是一项非常光荣的事情,而且也非常有前途。对于缺乏出身门路的普通百姓来说,军队是一个很好的上升通道。
兴汉军中对于军官的培养和晋升是有严格标准的,目前执行的也非常到位,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在这样公平的环境下,肯定是有机会脱颖而出的。目前兴汉军中的大多数中下级军官都是从普通民众出身的士兵中提拔的,分布的也非常广泛,论资排辈的情况很少在兴汉军中发生。
即使是最开始跟随鲁若麟的那帮老兄弟,实在不堪造就的也有几个人,早早就被鲁若麟安排出了军队,在工厂里谋份轻松的差事,将位置让给了更有能力的后来者。
当这些移民家庭里有儿子或者兄弟当上了兴汉军的排长、连长甚至营长的时候,在这个家庭的眼里,那就是从平民变成了官绅。哪怕其实只是多了一些钱财上的收入,实质权利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在他们看来依然是改换门庭的象征。
更何况当地官员确实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他们或多或少的照顾,这是永远无法避免的人情世故,更加加深了百姓的这种优越感。当这个现象大面积出现的时候,对于渴望当官的华夏人来说这无疑就是一条登天捷径,参军的热情自然高涨。
所以大明那种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传统在济州岛是完全没有市场的,更何况退役或者伤残军士的回乡安置政策又在火上舔了一把油。
退役士兵一般都会参与到本乡本土的管理工作中来,视能力和功劳做兼职或者专职的管理人员。伤残士兵也会视劳动能力的丧失情况分别给予安置,从安排简单轻松的工作到直接赡养,保证士兵后顾无忧。
这样的政策在这个时候简直是划时代的。起码在大明和周边国家,士兵都是廉价的消耗品,战死了能有抚恤就已经是烧高香了,退役或者伤残了能发点路费就不错了,或者根本就没有退役这一说,直接干到死。军户们甚至子孙后代都要成为这样的廉价工具,毫无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