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恐怖悬疑>明末之兴汉>211.天津总动员

这个小五做事还是很靠谱的,很快就在族人里找到了几个愿意友情出演的妇女。而且选的还都是寡妇,尽量降低影响。也只能是妇女了,未出阁的姑娘那里懂这个,搞不好还容易演砸了。何况对于姑娘们来说,虽然是演戏,但还是要注意下后续影响的。

族里的那些小姑娘们大家保护得严实着呢,藏在人堆里根本就不露面,也看不到。

在那些妇女倾情演出的时候,赫舍里他们顺便将藏起来的兵刃交给了郭氏一族,还有一些准备好的肉干。

也就一个时辰的样子,赫舍里他们轮流在帐篷里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这场戏郭氏族人里除了这些参演的妇女,只有老者和小五几个人知道真实的情况,毕竟人多嘴杂容易走漏风声。郭氏家族里的其他人都是一脸的愤懑难平,脸色非常难看,这样反而更加真实了。

知道在这个俘虏营里这样的事情肯定免不了,能够逃避到现在已经非常难得了,只是真到了事情降临在自己头上的时候,才明白这种感觉有多难受。

老者特意将族人叫到了一起,叮嘱他们不许歧视这些妇女,她们也是在为族人做牺牲,应该受到尊重。没有她们“挺身而出”,遭殃的就会是其他人。对于这些妇女族里也会额外照顾一下,给她们增加粮食份额,这让那些参演的妇女们暗暗窃喜。

在族人满含愧疚的眼神中,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

过来收帐篷的几个汉奸则在私底下嘀咕,“什么文安郭氏,在女真老爷的威逼利诱之下还不是乖乖就范”,眼神里也多了几丝嘲弄。

这些汉奸也曾想欺负郭氏家族,不过都被团结的郭氏家族顶回去了。既然郭氏是块硬骨头,汉奸们也犯不着与他们硬钢,俘虏营里别的不多,就是人多,有的是势单力孤的软骨头。

“消遣”完了的赫舍里一行并没有急着离开,好不容易来趟俘虏营,怎么能轻易就走呢?起码要多待两天吧,这样的理由无懈可击。

赫舍里按照同样的方法陆续在俘虏营里接触了几波人,发展了足够多的下线后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而像赫舍里这样的小组骑兵师派出了二十个,仅仅两天的时间就在俘虏营里布置了几十组暗手,只等大军到来的时候发动。

除了赫舍里他们这样直接接触的,这些人在接受了任务后又各自发展了一些自认为可靠的帮手,可以说俘虏营里已经遍布了金州军的人,就等着鲁若麟大军的到来了。

开平县的钱粮送来的很及时,岳托拿到钱粮后根本没有耽搁,直接就拔营启程了,让开平县上下无不感叹“这支清军真是守信用啊”,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随着清军的撤离,骑兵师出现在了开平县城之外。

对于清军,开平上下畏惧如虎,反倒是对追击清军的骑兵师拽的不行。

如今京师附近的明军几乎没有敢出城池与清军野战的,能够出现在开平县城下的明军确实让人很惊奇。不过危机解除的开平县面对于骑兵师想要开平提供部分粮草的要求,开平方面想都不想的就拒绝了。即使骑兵师表示可以用钱来买,开平方面也没有同意。一来他们没有这样的义务,也没有接到这样的指示。二来送给清军大量钱粮后,开平城里的粮草本就不多了。

对于拒绝骑兵师的要求,开平方面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大家分属不同的系统,军队还管不到开平知县头上去。

对于这样的情况王德川早有预料,明朝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在没有更高一级的衙门统筹的情况下,大家都是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对于这样的地方官,王德川即使恨的牙痒痒也无可奈何。倒不是对攻打朝廷自己的城池有什么心理负担,只要不是大开杀戒,王德川相信金州军都兜得住。

只是骑兵师没有攻城设备,也不想将兵员损耗在与开平的火拼中,所以只能含恨而去。

不过无奈离去不代表王德川没有报复的手段,通过俘虏的清军招供,王德川知道有些州县通过给鞑子送钱粮买到了平安,其中就包括开平县。骑兵师不能奈何开平县不代表鲁若麟不行,王德川将那些给鞑子送钱粮的州县名单送到了鲁若麟手里,相信鲁若麟自然有手段对付他们。

作为金州总兵的鲁若麟自然没有权力惩处那些资敌的地方官员,不过刚刚得到朝廷任命的陈新甲有。

金州军追击岳托的事情陈新甲不可能不告诉朝廷,其实朝廷更希望鲁若麟先南下将多尔衮赶出去,而不是追着即将出关的岳托去打。不过难得有军队愿意主动出击,金州军又是刚刚归附,朝廷实在不好更改鲁若麟的作战计划,只得认可。

为此朝廷特地加陈新甲兵部尚书衔,总领顺天府、永平府境内文武官员,并赐予临机决断之权。有了这个权利,武将三品以下,文官五品以下,陈新甲都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虽然陈新甲有这个权力,但是他并不怎么想用。斩杀武将倒没什么,在文官眼里这是展示朝廷权威,以正军纪,说不得还会送陈新甲一定杀伐果断的高帽子。而文官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能杀的,特别是那些进士官,最好交给有司处置。

毕竟文官们的关系盘根错节,什么同年、同乡,还有恩师、派系,杀一个就是得罪一大片。除非是想自绝于士林,否则没有那个官员敢随意斩杀进士官。

但是


状态提示:211.天津总动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