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倩华将朝廷奉养宗室的行为视为养猪,实在是一棍子将所有宗室都打死了。虽然这样的比喻无限接近于事实,但是说出来无疑是对皇室的侮辱,以及对朝廷的嘲笑。
正好今日适逢朝会,群臣对这个事情议论纷纷。
“区区一个低贱的妇人,竟然敢在市井之中公然诋毁皇家和朝廷,实在是大逆不道。应该将其立刻缉拿,凌迟处死!”都察院左都御史吕大器气急败坏的大声说道。
“吕大人说的对,此等贱妇狂悖无礼,不杀不足以警示天下。”都察院右都御史左懋第跟着站出来附和。
有都察院的两位大佬带头,其他官员纷纷跟进,态度非常统一,必须严惩白倩华,甚至还有人要求对安国军也进行处罚。
百官们群情激奋,似乎完全忘记了安国军控制着南京城的事实。甚至大殿的护卫都是安国军的人,难道他们就不怕这些安国军士兵一拥而上将他们砍成肉泥?
实际上在朝廷与安国军的关系全面紧张之后,再由安国军来护卫皇城其实已经很不合适了。只是安国军将江南的军队打扫得太彻底了,居然连一支护卫宫廷的部队都找不到。
原本朝廷准备重新组建一支宫廷卫队用来替代安国军,但是在朝廷与安国军的关系迅速恶化之后,反而没有人敢提这个问题了。一旦将这个脸撕破了,安国军会做出什么反应谁也不知道,没人敢冒这个风险。
京城甚至宫廷掌握在一个军阀的手中,对朱慈烺和朝廷来说几乎等同于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随时都有可能被安国军一击必杀。
不过比较诡异的是,只要不是恶意针对安国军,安国军一般不会理会朝堂上的事情。甚至是那些宫廷护卫,也只保证朱慈烺的安全,对于其他的事情几乎不插手。
也正是如此表现,才使得双方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和平。
鲁若麟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因为主动权在他手中。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阴谋诡计可以发挥的空间实在太小了。只要安国军不乱,鲁若麟就不用担心局面失控。
“臣请陛下下旨,让安国公交出此贱妇给朝廷处置。”吕大器朝龙椅上的朱慈烺说道。
朱慈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将目光看向了首辅钱谦益。
朱慈烺登基之后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除了名义上是大明的皇帝,几乎不能决定任何大事。
朱慈烺原本就是被鲁若麟从京师救出来的,除了一些护卫,身边基本没有什么可依靠的人。加上当初京师被李自成攻陷,他原来的班底全部失陷在城中,导致如今朝中真正属于他的心腹几乎没有。
而且他年纪很小,没有什么从政经验,更加谈不上什么威望。除了一个先帝长子的身份,可以说没有任何根基。
内阁更是借口朱慈烺年幼没有治国经验,直接将朝中大事的决定权捏在了手中,朱慈烺变成了一个人形图章。
就连以前可以制约朝臣的太监们,也因为京师的陷落而彻底没落。南京这边的太监都是些老弱病残,根本担当不起皇室鹰犬这个名号。
如今江南只存在两大势力,一个是鲁若麟的安国军,一个是朝廷百官和权贵们的利益结合体。至于没有太监势力做支撑的皇帝,非常尴尬的只能靠边站。
所以面对这种大事,朱慈烺习惯性的看向了钱谦益。
内阁在这种大事情上是绝对不会冲锋在前的,他们是朝廷最高权力的代表,只能做最后的仲裁和决断。
“启禀皇上,臣以为此事安国公未必知情。为了不引起误会,不如派人去打探一二,先看看安国公是何态度,朝廷再做决断不迟。”钱谦益此举明显是在和稀泥,也有向鲁若麟让步的意思。
在他想来,朝廷的台阶已经给了,鲁若麟要是还想以大局为重的话,就应该将白倩华交出来平息朝廷和皇帝的怒火。反正不过是一个女官,交出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臣反对!”立马有一个御史站了出来,这个御史明显是个愣头青,丝毫不给钱谦益面子。
“那个贱妇敢诋毁皇族,背后怎么可能没有人怂恿和支持。首辅大人这个时候去问安国公的态度,安国公完全可以推得一干二净,最后最多将那个贱妇处置了,幕后黑手却逍遥法外。依臣看,不若直接将那个贱妇缉拿,严刑拷打,找出幕后黑手。凡是与此事有关联的人必须严惩不贷,否则我大明何以服天下。”
这个御史说得大义凌然、头头是道,也确实是在维护大明皇室的威严与体统,让朱慈烺都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他一番,露出一副非常欣赏的表情。
可惜这种做法在以前还行,现在的话,去抓安国军的女官,信不信鲁若麟敢把前往的人都宰了。
钱谦益此时脸黑得可怕,堂堂首辅被一介御史当廷顶撞,面子都丢光了。钱谦益气度再大,也气得不想说话了,干脆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不过钱谦益越是这样,越是让百官们不满。
面对安国军的步步紧逼,内阁不能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处处退让,朝廷都快成为摆设了。作为朝廷的核心,内阁无疑要承担最大的责任。
原本钱谦益作为东林党的领袖,声望很高,大家也对其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结果却让大家大失所望。
钱谦益学问确实不错,但是政治手腕还是太差了,面对鲁若麟的强势,一点反击的手段都没有。就像一个面团一样,任由鲁若麟揉捏。所以那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