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卿亲近的人觉得皇上选程知绪不好,可站在皇帝的立场,程知绪是三品大员,压得住事儿,又是从外官升入京城的,知县、知州和知府等官位都做过,有丰富的地方经验,又与程卿是叔侄,到了淮南,叔侄俩可以配合救灾。
程卿对皇上的圣明‘感激涕零’。
她想和程知绪配合救灾,不知对方是否愿意?
程六老爷也头痛。
程知绪到底走谁的路子进京,皇上又为何会选中程知绪一起去救灾,程六老爷至今都不知道。
也没见程知绪和哪个内阁大臣走得特别近啊!
程六老爷想把程知绪和程卿叫到一起谈话,让叔侄俩知道不能在淮南起争执,一切要以大局为重,程卿却说自己没空,要打包去淮南的‘物资’。
程六老爷纳闷儿,去淮南是赈灾,不是游玩,程卿还想带什么去?
程卿没有敷衍程六老爷,她是去淮南赈灾而非送死的,旱灾、洪灾过后必有瘟疫,程卿爱惜自己的小命,也想挽救下淮南百姓的命,皇上派了一位御医随行,程卿犹嫌保障不够,还动员了医馆的几个大夫和她一起去淮南。
她巧舌如簧,又扯着朝廷的大旗唬人,医馆几个较年轻的大夫还真同意跟着去了。
上了年纪的大夫不是贪生怕死,程卿等人在路上走得急,长途跋涉,年纪大的老大夫们真吃不消。
程卿要去淮南,两门姻亲都有表示,董夫人送了不少好药材,这些东西是董夫人从宣都府带上京城的,如今又送给了程卿。
大家都不知淮南当地是什么情况,万一到了淮南买不到药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带着御医和医馆大夫也没用啊!
董夫人送的药材,是给程卿保命的。
救灾也要先把自己照顾好,没有个好身体拿什么救灾?
程卿感激董夫人的好意,也向五皇子提议,不妨从京城采买一些防疫的药材,在京城可以不用买太多,但去淮南的路上要持续补货,等到了淮南再准备就晚了。
“大旱灾年,草根、树皮和观音土,这些都吃完了,就是易子而食,药材不如粮食,多多运粮才是。”
程卿提的第一个意见就被程知绪给反驳了。
程卿笑笑,“二叔说的是,粮食自也要采购,皇上虽下旨让淮南地区附近的州府调粮支援,粮食没运到淮南就有变数,求人不如求己,多谢二叔提点。”
粮要,药也要。
如果淮南地界瘟疫横行,最后说不定得病死的人比饿死的人更多呢。
程知绪也不和程卿争辩。
程卿再怎么聪明,也才十七岁,在翰林院给皇子讲学,根本没和京城以外的地方官打过交道。
等程卿真正去了淮南就会发现,并不是亮出身份,地方官员就会俯首听命的。
官员和当地的富绅,还有大商贾,不管是洪灾、旱灾还是地龙翻身,老百姓死的再多,这些人都饿不着。
朝廷想把灾情抑制住,有些人却巴不得灾情更严重些,人死绝了,土地就成了无主之物,当地豪强可以趁机兼并,还能蓄奴——为着一顿饭,卖儿卖女甚至自卖自身的多如过江之鲫!
此外还有哄抬物价的……各路妖魔鬼怪,都会在淮南地区蹦跶,程卿和五皇子两个年轻人到了淮南,发现手里的圣旨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有用,肯定会茫然。
一念至此,程知绪也不多嘴了,老老实实当着副官,五皇子怎么说,程知绪就怎么做,绝不越过五皇子自作主张。
程知绪是要整治程卿,等着程卿低头,一切到了淮南再说。
这次去淮南赈灾的机会,本就是程知绪努力争取到手的,不显出自己的本事,岂不是白白去淮南冒险?
程知绪等着程卿丢丑,除了董家,茂国公府也给程卿送来了支援。
茂国公给程卿派了十几护卫。
五皇子的安危犯不着让国公府操心,皇帝派出的随行军士,遇到危险时首要保护的就是五皇子,程卿和程知绪的命加起来都没有五皇子重要,虽然五皇子被忽视了十几年,如今形势大大不同,在三皇子和四皇子接连出事后,五皇子变得金贵起来。
茂国公府和程家结亲的诚意十足,此时派人保护程卿,真是雪中送炭,两家的关系陡然就拉近了。
程卿的准二姐夫孙栩,还想和程卿一起去淮南,但皇帝指派随行的军士并无神机营,孙栩也做不了主。
程卿在随行的军士中发现了俞三的名字。
锦衣卫此次也有不少人去淮南,名义上是五皇子的护卫。
三日后,去淮南赈灾的队伍出发,俞三见到崔彦就格外不舒服,觉得崔彦是跟着程卿去淮南蹭功劳的——呸,不要脸!
俞百户正冲着崔彦瞪眼,赈灾的队伍后头又有人追上来,俞三眯眼一看,马蹄扬起的灰尘都掩不住那人的夺目。
马背上的人正是孟怀谨。
崔彦去淮南,俞三骂崔彦不要脸想蹭赈灾的功劳,孟怀谨不去淮南,俞三又觉得这人贪生怕死。
不是和程卿交情莫逆吗?
交情好,就该一起去淮南啊!
那么好的身手,窝在京城发霉,果然是贪生怕死!
孟怀谨哪知道俞三的内心戏那么多,赈灾的队伍加起来有好几百人,孟怀谨根本就没瞧见俞三。
和五皇子、程知绪打过招呼后,孟怀谨给了程卿一个木箱,沉甸甸的,程卿差点没拿稳。
“早日回京,遇到危险先智取,不要和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