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如此的不受信任,是朱传飞万万想不到的事。
朱传飞想过这事功劳极大,大到让人不敢相信,哪怕这事是真的,也需要他努力证明,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事会栽倒在对太子的信任上。
大人,你不再是我认识的大人了。
当年你派我保护太子殿下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说太子是大明储君,英明神武,受到朝廷上下的爱戴。保护太子,便是保护大明。你还说但凡有事,你必发大军来救。
这才几年,你就变了。
那么,现在这事怎么办?
白莲教的俘虏就在城外,可锦衣卫的大佬不相信太子。
朱传飞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说的白了,朱传飞就只是一小小的百户。除了锦衣卫的老大牟斌,其他的大人,他是没有资格见的。
也就是说哪怕他去了兵部,把这事报与兵部,他一小小的百户都不够资格。
更不用说,他要说的还是他们制服了万军了。
这样的军情自家老大都不信,就问兵部的大佬会不会信。
这下子尴尬了。
功劳不小,却没人信。
看着手下为难,牟斌其实也为难。
朱厚照本身便招黑,再加上他几日前连谢阁老都敢戏弄。
说他不敢“烽火戏诸侯”?
牟斌是万万不信的。
可是那货毕竟是太子,还是大明唯一的继续人。
哪怕牟斌是百分之一万的相信朱厚照在“烽火戏诸侯”,就问他牟斌敢不敢放朱厚照的鸽子,打死不发大军去救人。
牟斌想了一下说:“这样吧。本官带上锦衣卫的人马,随你走上一遭。”
戏弄就戏弄吧。
谢阁老的夫人都让太子说成了**人。我一小小的锦衣卫指挥使,被戏弄一下,又算什么。
当然,一生正直的牟斌不仅仅是忍了,发军去救朱厚照。他还要做给弘治皇帝看的。
弘治皇帝疼儿子,劝是劝不动了。
所以牟斌决定以自己的行动来证明:陛下啊!您还是放弃太子吧!太子忒不是个东西,连“烽火戏诸侯”都玩啊!老臣实在是不看好他。
牟斌一边组织锦衣卫出城,一边着人报知了弘治皇帝。
报信的不是别人,就是朱传飞。
作为太子“烽火戏诸侯”的当事人,牟斌当然要留给皇帝处理。
但是弘治皇帝听了朱传飞的报告后。
百人锦衣卫制服白莲教万军。
弘治皇帝的脸色便一下子铁青下来了。
弘治皇帝一眼就看出,是自己儿子的手笔,这熊孩子又作了。
对,就是这么“相信”朱厚照。
不然还真的相信百名锦衣卫俘虏了白莲教近万人马不成?
反正弘治皇帝是不信的。
大明历代君王一直是对白莲教既防又剿。这么多年过去了,白莲教的厉害,弘治皇帝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所以弘治皇帝一听就知道,这绝对是自己的儿子又作了。
“牟斌呢?”
这么重要的事,只见儿子的保镖,不见牟斌这个天子亲军头子,弘治皇帝立即问道。
“牟大人率领锦衣卫千军出城去了。”这时候萧敬开口说道。
萧敬不是在落井下石,这只是正常的官场斗争。
如果说牟斌代表的是锦衣卫的利益,那么萧敬代表的便是东厂内官们的利益。
内官之一的李广刚刚才在弘治皇帝那儿失了分。
虽然萧敬同样不喜欢李广,但是身为东厂的厂督,内官的老大。
不管是对公(东厂有监督锦衣卫之责),还是对私,代表广大的内官发声,这个报告他都要上。
对于萧敬对锦衣卫的监督,弘治皇帝不置可否,这本就是老朱家的规矩,弘治皇帝更关心的是:“外朝是否知道了这事?”
太子调皮捣蛋,弘治皇帝并不担心,弘治皇帝已经习惯了。
弘治皇帝担心的是外朝。
这事一旦让外朝知道了,非起乱子不可。
“这个……”
萧敬也知道弘治皇帝担心什么。
这外朝盈盈君子们,是真心不怕死啊。
就说弘治皇帝的张皇后,便没少被他们骂。什么妒妇,独占君恩,不配为后……
这帮子读书人骂人不带脏字。
人家最牛的是什么?
是他们不仅私下骂,更是敢写在奏折中。
而且这奏折,弘治皇帝还不能不看。
弘治皇帝敢不看,他们当天就敢堵皇帝的门,骂给皇帝听。
普通人被人指着鼻子骂,都受不了,更不用说皇帝了。
但是弘治皇帝能怒而杀人吗?
他不能!
因为人家又不是在干什么坏事。人家只不过是劝他多娶老婆多生孩子。
而这些全都是“正的不能再正的正确事”。
只听说过有昏君因为手下大臣劝说少娶女人而杀人的,什么时候听说劝多娶的也要杀人?
弘治皇帝就不是这样的人。
这时候,门外一小太监不断的探头,萧敬向弘治皇帝请示了一下,这才听小太监报告。
“萧伴伴可是朝中有事?”弘治皇帝问道。
“回陛下,三位阁老,六部大人求见。”萧敬不敢怠慢,立即回报。
“他们全来了……速速请他们进来。”
弘治皇帝显然没有想到他们全来了。
随着九位重臣的进来。弘治皇帝立即问道:“三位阁老,朝廷可是出了大事?”
很明显,在弘治皇帝看来,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