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辛亥大军阀>第五百四十七章 坦克首战

spn这年头坦克并不出现几年时间,各国对坦克的使用还停留在突破战壕、支援步兵作战上面,这一段不管是德国又或者是英法两国都是如此。但是中国的装甲部队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是以混成装甲部队的模式独力作战为目标建立的。

如此多年过来后,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演习,并且吸取了大量欧洲战场上的经验后,中国的装甲部队逐渐发展成熟,这一点可以从中国的坦克发展上得充分的了解,以第一代的t1、t2坦克,再第二代的t345这三款坦克,然后再最新研发并辅以的第三代t6t7这两款坦克,中国的坦克研发和装备始终都是根据装甲司所提出的快速突击理论进行的。

为此当其他国家的坦克都围绕着如何增厚装甲,朝着龟速厚甲的重型坦克发展时,中国最新服役并研发的t6式中型坦克和t7式重型坦克都是具备了高速度以及长身管火炮,相当于欧洲主流坦克而言,装甲是薄弱的多。换句话,现在欧洲坦克强调的是防护和火力,而中国坦克强调的火力和机动。而欧洲和中国坦克对于火力上的认识也是有所差别的,欧洲坦克,尤其是大行其道的重型坦克大多数都是多炮塔,以美军中装备了近千辆的马克8式坦克为例子,它是经典的多炮塔,装备了多门的坦克炮和机枪。而这些火炮也是以短身管的榴炮为主。

之前中国的坦克装备的也是短身管的榴炮,但是在t6式和t7式这两款坦克中却已经是采用了长身管的坦克炮,口径没有多大,但是这些长身管的坦克加农炮却是具备了优良的穿甲能力,如果遭遇敌军坦克时可以有效的击毁敌军坦克。

中国所提出的这种快速突击理论底有没有作用,实话现在连装甲司的司长方大山自己都是很难保证的。[

而现在,装甲部队的第一次实战给予了他们检验装甲部队的实战效能以及快速突击理论是否有效的时候了。

当命令下来后,特遣装甲团的指挥官林勇非少将和卡拉钦斯克战役的总指挥第十八师师长温济忠少将以及副指挥第七师师长陈卫华少将三人进行了详细的作战计划讨论,七月十二号,林勇非少将率领特遣装甲团向东南方向进军,中国的装甲部队编制和普通步兵的编制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步兵乃是骑兵和炮兵都是保持了标准的三三制,但是装甲部队却是由于采用混成模式,计划是以营为主要作战兵力,所以坦克营或者是摩步营都是采用了四连制甚至是五连制。比如装甲部队主力:中型坦克营下辖一个装甲指挥连,两个中型坦克连,一个轻型坦克连,每个营标准编制为三十六辆坦克以及部分装甲车和运输车辆等。而摩步营则是下辖三个装备普通轻机枪和六十毫米迫击炮的摩步连,一个装备重机枪和八十毫米迫击炮以及反坦克炮的重型摩步连,还有一个装备四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和四门75毫米步兵炮的摩步化炮兵连。这是五连制的大编制,其一个摩托化炮兵连的配属更是让区区一个摩托化步兵营直接拥有了重火力的支援。

这种火力标准是放二战期间那也是一流列强的水平!而正是因为这种密集的火力密度让组建装甲部队的成本高昂让每年拥有足足五个亿军费的陆军都得心痛的滴血,要不然弄了好几年也不会现在才弄出来一个第一装甲师和一个摩步师了。

关闭

实际上现今中国装甲部队的火力密度是太过于超前的,成本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然而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怪胎呢,这完全是受了欧洲西线战争的严重影响,欧洲西线战争上的火力密度让每一个加入军事观察团的中国将领们都是目瞪口呆,那些打了好几年内战的中国将领们见识了欧洲战场上万炮齐发的壮观场面后,是知道和欧洲列强部队比起来,自家在内战期间应以为傲的优势火力根本不够人家看的。当这些将领们受了刺激回国后,除了一再要求增加大口径火炮数量外,装甲司在制定装甲部队编制的时候也是以欧洲西线的火力密度为参考,破天荒的在摩步营下都设立了炮兵连,以求将来在面对欧洲列强部队时保持火力密度。

装甲部队的火力密度太大直接导致了建军的成本直接翻倍,导致装甲部队的数量迟迟法得提高。

尽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装甲部队的火力密度高了,那么前线带兵的将领也越欢迎,也正是凭借着自身的火力优势,林勇非才敢带着特遣装甲团主攻往西南方向快速突进而去,要知道他手下的特遣装甲团除了一个坦克营和两个摩步营外,可是还有着一个摩托化炮兵营,装备了四门的105榴炮和八门的75毫米野炮。另外还有着大量的辅助部队,他的一个特遣装甲团的总兵力可是有着四千余人,装备了差不多四十辆的坦克以及数十辆装甲车以及众多的半履带式运输车辆和轮式卡车,整个团的行军全部依靠车辆,哪怕是前线作战也是可以依靠坦克和装甲车实施战场突击。实际上这是一个缩化的装甲师,称之为装甲旅也不为过。

林勇非带着装甲团在西西伯利亚的平原一路往西南方向奔袭而去,紧随他们后边的是由第七师骑兵营、第十八师骑兵营联合组成的第二梯队支援部队,这两支骑兵加起来有一千多人,在这场预定的作战计划中,是当成骑马的摩托化步兵来使用的,主要任务是掩护保障前线突击的特遣装甲团的后勤补给线,随着特遣装甲团的不断深入,由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七章 坦克首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