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碍于况天佑,如今时而清醒时而昏迷,那些忠于他的部下,暂时还都能够按捺住耐心,希望等待这位领袖,宣布到底由谁接掌这两道之地。至于许斌送来的请见信件,这些将领根本就不可能答应。
等到许斌觉得况天佑一死,革命军就将面临四分五裂的境地,开始考虑是不是要顺道拿下南滨跟桂西时。一个深夜到访闽南府的老熟人,突然带来了一封况天佑夫人转送的亲笔信。在信上况夫人言明,况天佑希望许斌能在临死的时候,将革命军接手。
因为在况天佑看来,革命军的几位将领,要么就只有军事才能,没有政治天赋。要么就是擅长政事,却疏于军事,并非接掌两道之地的最佳人选。
在担任总理大臣的这段期间,况天佑才真正明白,身为一国领导人有多难。总有无数的电报跟批件,需要他去处理。面对一个几乎空的可以跑老鼠的国库,他又那里拿的出海量的资金,去改善龙华的民生经济呢?
别说治理一个国家,就单单南滨跟桂西,在他的统治下这么些年。却比不上许斌掌管甘南短短两三年,就让南滨跟甘南临近的百姓,羡慕那里的百姓生活。
甚至在两道边境,还发生过一些临近边境的百姓,不认自己是南滨人,而说他是甘南人的事情。为的就是,希望得到跟甘南百姓一样的税赋待遇跟工作机会。
此次的事情他也清楚,并非李世昌搞出来的,而是太阳国搞出来的事情。后面许斌发到报刊上的秘密协议,无疑证实了他的猜测。这个闽南总督之所以敢反叛,背后果然有小鬼子在使坏。
清楚革命军能走到今天,其实更多的是他选择的这些将领,忠诚或者说崇拜于他。才让他这个同样不擅长军事的领袖,能够牢牢的当稳这个军方的总指挥。
可一旦把这些部将,放到位高权重的地方,长期的政事将磨掉他们军人的无畏之气,渐渐的沉浸于权力的滋味中无法自拨。这与许斌执行的许家军军政府中,军队只负责保护民众跟军事训练,不得随意干涉政务有所不同。
许家军军事将领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同时遍布于许家军控制下的各道督查院,更是在监督到当地政务官员的同时,对军方的将领跟军官,也有着监督的作用。让这些人,不敢随意挥霍许斌给予他们的权力跟信任。
同样清楚他剩下的时间不多,况天佑在得知许斌已经到了闽南,同时还写了亲笔信想跟他见一面,谈谈有关闽南跟第三师俘虏兵的问题。况天佑在想到国内的现状,以及他对李世昌的评价,还有对其它总督的了解。
他最终意识到一个道理,那就是未来有能力一统全国的,除了许斌不会有第二个人。而且他发现,许斌每次动手无论是时机,还是速度都非常快。干净利落,无疑体现了许斌的执政掌军风格外,也体现了许家军的官兵实力有多强悍。
这种上马能安国,下马能治国的年青总督,不就是龙华国未来的希望吗?做为一个将全部生命,都付出于龙华振兴大业的况天佑。
最终决定请许斌到南滨总督府一叙,他要当着那些部将的面,宣布革命军加入许家军,接受许斌的统领。另外也是希望许斌在未来,能够善待这些追随了他一生的部将,这也算是他这位老长官,替这些部将安排一个好点的后路。那么许斌又会做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