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威加四海什么的还太远,毕竟现在科学院连教授都不齐,学生更是一个都没有。
不过不妨先想一想嘛,在朱由检的想象中,皇家科学院将来会像四百年后的大学那样,门类齐全,培养的都是国之人才,而非只知道读八股做官的官油子!
“可加设商科,培养懂经商、知管理、会算账者。”朱由检继续道。
“商科?”徐光启惊讶的道。
士工农商,理论上来说商人地位最低,当然现在的大明,商人的背后大都是士绅,都是勋贵,已经和其他朝代都不一样,基本上所有的大商人,背后都是官绅勋贵,地位可一点不低。
但是朱由检毕竟是皇帝,受的是正规的儒家教育,君子是不谈利的,何况帝王!朱由检怎么会想到在科学院开商科,培养低贱的商人?这让徐光启很是惊讶。
朱由检哑笑道:“既然科学院研究百科之学,商科为何不能在其中?”
徐光启苦笑道:“陛下说的是,就是臣怕传扬出去,有碍观瞻……”
朱由检摇头道:“怕人说朕言利嘛?哪又如何,那些官绅家中哪个没有开店铺,江南的官绅之家哪一个没有自家的生意?便是朝中那些自明清流者,哪个家中没有上万两银子的家产?
朕就是要开商科,培养懂得经商的人才,或用在皇家产业,譬如钞关、矿场、皇家庄园,甚至是盐铁衙门,如此朕才不会被人所欺,内库的银子才不会被人贪污盗窃!”
“唉……”徐光启苦笑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暗道若是这番话被朝中其他大臣听到,恐怕又会有很多人上书劝皇帝不要与民争利。
“我堂堂大明,人口亿兆,幅员万里,便是由皇室直辖的钞关税务衙门,矿山工场,数量何止千数,然而内库每年的收入徐尚书你知道有多少吗?”朱由检问道。
徐光启摇摇头:“户部每年收入臣倒是知道,而内库直属于皇家,是陛下的私库,臣不得耳闻。”
朱由检道:“朕不久前刚刚让人查过,天启七年内库收入只有区区不到一百万两银子!而万历年间,每年内库的收入都会在两百万两以上,所以即便当时户部国库同样没钱,万历时仍然能同时支撑起三场大战,并且战而胜之。
徐尚书,若是现在大明同时发起两场大战,都是出征士兵过万甚至过十万的那种,能撑得住吗?”
徐光启摇摇头:“恐怕支撑不住……”
光是对付辽东的建奴,每年都要话数百万两银子的钱粮,若是再起另一方战场,以国库的收入根本支撑不了,便是加上皇帝的内库也是不行,这徐光启还是知道的。
“那时便只能向百姓加征赋税,然而现在赋税已经不低,各省又接连受灾,加税的话必然会逼的百姓铤而走险,到时恐怕天下大乱。”朱由检悠悠的道。
“所以朕要加开商科,培养属于朕的商业人才,懂经营通账务,然后把他们派到各个钞关矿场,朕不会再允许属于朕的钱财被人贪污偷窃!”朱由检肃然道。
而且,这些人才何尝不可以派到府县,取代原来的吏员,如此也可以控制地方财政,当然这些话暂时没必要说。
“科学院不是开了工科吗,研究百工之学,若是有新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拿来开设工坊,生产新的产品造福百姓。到时朕会建立皇家商行,专门用来经营,商行的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朕听说海贸之利甚大,现在却被东南的士绅和海盗瓜分,朝廷开设的市舶司上交的银子寥寥,等到时机成熟,朕会重开市舶司,在天津山东江浙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皆开市舶司,组建皇家船队,赚域外国家银子,如此开源之下,国库收入源源不断,大明将不会再有财源匮乏之忧。而做到这一切,都得有人才,有属于朕的人才!”朱由检暗暗道。
见识过四百年后的繁华,朱由检眼界开阔了太多太多,他想着把四百年后的一切都搬到大明。禁卫新军意味着朱由检的现在,是他借之消灭外辱内患的基础,而皇家科学院则承载着朱由检的未来理想,是大明威加四海的保证。
当然这些都得一步步来,路要一步一步走,着急不得。
徐光启当然不明白朱由检的远大理想,但朱由检所说的也合情合理。钞关、矿场这些都是直属于皇家管辖,收入皆入内库,而这些地方向来都是皇帝派出内监管辖,而内监往往贪婪无比……
没想到皇帝是准备对属于皇家的产业下手,不过想想这对大明还是有利的,内库的收入多了,对天下百姓也有好处不是。
“只是皇家产业恐怕需要不了太多人才,从商科毕业的人也可以到私家工坊商铺任职,如此也算给贫家子弟一个出路。”徐光启建议道。
朱由检道:“正是如此!科学院的学员尽量从贫家子弟中招,年龄可在八岁到十五岁之间,不拘认不认得字,机灵好学者便可。科学院可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学院,初级学院教识字算术基础,等有一定基础经过考核通过者,可入中等学院,开始学习专门的技术,毕业后可以直接外出任职,也可以经过考核登堂入室进入高等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这样的话培养的周期有些长啊。”徐光启道。按照他本身的设想,学员从那些考不上功名的读书人中招募,这样培养起来更加简单。
“长些不怕,所有钱财都由内库拨付,学员皆从贫家子弟招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