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超级战神>第三百三十六章:一出好戏(中)

棒槌山上的部队在准备的同时,义宝煤矿的刘子明等人也在暗搓搓的筹划着,毕竟这事儿想要做好,少不了他们的配合。

因此,在接到马铮的电报后,刘子明便与熟悉日语的陈铁豹等人关起门商量对策!

很快,义宝煤矿的矿工们就接到了矿上的通知,要在煤矿外修建一个大型的煤场。

于是乎,矿上五六百精壮战俘就被挑选了出来,要他们明天开始到外面修建煤场。

煤场的选址很独特,竟然是在煤矿外面的空地上,距离煤矿关押战俘的地方足足有两三公里。

为了看押这些战俘,矿上的护卫队还在煤场附近修建了好几处防御工事,包括机枪阵地和军火库等等,样子做的十足。

在弄煤场的同时,矿上还决定将出产的部分精煤运到这里储存,等数量多了之后由这里集中运往白城兵工厂等地。

只是众人不知道的是,这些被挑出来的都是坚定地抗日分子,其中就包括马铮所关注的几十个精英型人才。

但是在矿上的其他人看来,这只是奸诈凶残的日本人对坚定分子的折磨和报复!

毕竟眼下可是寒冬腊月的,大部分的战俘身上穿的都是矿上发的破旧棉衣,只能保证他们在矿洞里冻不死,却不能保证在外面不会被冻死。

事实上,眼下室外的温度已经达到了零下三十多度,就战俘们身上的这些破衣服,恐怕连一个小时也支撑不住。

所以,这个时候到外面劳动,绝对能算得上是一个惩罚!

在一番忙碌之中,一场大戏即将上演!

1934年1月1日,元旦!

东北各地由日军控制的县城都是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宛如过年一样!

事实上也确实是在过年,只不过这个年是日本人过得新年,和我们中国人说的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很多人认为日本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他们也应该过春节,事实上是日本以前确实过,但是明治维新以后就取消了。

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在唐朝时期,日本曾经派出很多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再通过这些使者的传播,将唐朝的文字、习俗、科技等传回了日本。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能从日本的文字中,看到很多熟悉的汉字的原因。

除了文字,很多中国的习俗也被带回了日本,特别是最受中国人重视的春节,日本人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日本和韩国一样,也是过春节的。

但是从7世纪末期开始,日本人一直过中国的春节,但是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废除了春节。

然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在19世纪中期,日本爆发了资本主义革命,经过一系列战争,在明治天皇的统帅下,日本人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随后,明治天皇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在这些措施中,其中一条就是废除了春节。

至于废除春节而过元旦的原因,说起来也比较奇葩,说白了就是穷!

明治维新前,日本的官吏领取的是按月发放的“月俸”,但阴历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闰月,要按十三个月发放。

当时,明治新政权面临着近代化的建设,需要巨额资金,国库空虚。于是,明治政府于农历1872年11月9日发布了“改历诏书”,决定废太阴历,颁行太阳历,以即将到来的12月3日作为1873年1月1日,从此诸祭典等旧历月日一律按照新历的相应日期施行。

改历的结果是为政府省下两个月的财政支出,对政府来说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财政困难。

此外就是,中国的春节是一个非常**的节日,需要非常多的物资准备。比如在吃的方面要有很多酒肉,来显示家庭的富足。

再者因为天气寒冷,还要提前备好几件新衣服,另外烟花炮竹、工艺品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此奢侈的一个节日,需要强大的生产力做后盾,并不是任何过节都能承担得起的。只有在生产力发达、生活资源充足的条件下,才能真正的来过春节。

对于日本来说,这些条件无疑是很难做到的,首先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再加上多山地丘陵,可用来耕种的土地很少,别说准备大鱼大肉了,能够吃饱饭就很不错了。

古代的日本生产力低下,生活物资少,没有足够的衣服穿、没有足够的食物吃,而且春节的时候离下一季作物收获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就算家里面有粮食储备,也不敢放开了吃。

所以春节并不适合日本人,渐渐退出了日本人的舞台。

再者,日本是一个崇拜强者,极其功利化的民族。

对他们来说,只要你比我强大,我就愿意向你学习。

所以在唐宋时期,日本接连派遣使者前来学习,甚至一股脑的把中国人各方面的文化都照搬了过去。

而随着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统治逐渐腐朽,日本对中国的强大印象逐渐消失,于是转而向科技上更强大的西方国家学习。通过明治维新,日本逐渐走向强盛,甚至转过身来向以往学习过的中国动起了武力。

强大之后的日本,不再承认自己曾经受到中国影响,于是想方设法的去除日本国内的中国元素。最终通过过公历元旦的形式,把旧历中的春节彻底挤出了日本。

但不管怎么说,眼下的日本只认元旦,不认春节。

因此即便是这些在海外驻扎的日本军民,也都比较看中元旦,因此在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六章:一出好戏(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