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仙侠修真>职称二>(二十三)嫁妆

(二十三)嫁妆

对于姐姐这门亲事,张文学因为年少无知,确实也不太懂得好与不好。所以张文学一直没有话说,当然人也没有人去征求这个小孩子的意见。

不过,张文学相信姐姐的独到的眼光和对未来的判断力。因为一直以来姐弟俩之间对于他们自己的事情,乃至家里的小事情,都是姐姐做主,尤其她初中毕业以后,更是经常参与家里事情的决策,而且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力,结果事情大都进行得挺顺利,最后结果也挺圆满的。

至于这个未来的姐夫,张文学一直琢磨不透他。

从外观上看,倒像是一个有进取心、有志气的青年。

胡俊山有点小力气,能吃苦,干事情比较踏实,也比较稳重,今后如果再加上姐姐在他毅力方面的鞭策和进取方面的鼓励,以及在做人做事方面原则性、方向性方面的把控,在“天时地利”的条件下,或许能够干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业。

仔细看,胡俊山也不是什么老实、安分的“好鸟儿”。

胡俊山虽然眉宇间有一股子锐气,可是,这锐气不是向上直走,而是飘忽不定,一闪而过。这种锐气,不坚定,不强硬,气若游丝,若有若无,没有半点杀气,没有任何威力,形不成大气场,没有任何杀伤力。这种“锐气”,属于不自信,不坚强的那种人具有的本能的底气。如果,时机不成熟,外敌很强大,这种人容易临阵脱逃,甚至易帜投降,是个不忠不贞、不易将终身托付的男人。

胡俊山的眼睛不小,也炯炯有神,但是浓密的眉毛不是“一”字形状,而是眉毛中间稍平,两头上扬,他的一双眼睛也有这样一个特点,但是眼睛不太明显,只是眼角向上轻挑,微微向上。从眉毛和眼睛的长相特点来看,胡俊山倒是不甘平庸,有股子“穷则变,变则富”的决心和勇气,有股子勇气和干劲,但是从两头上扬的眉毛里,以及扑闪不定的眼神中透露着一丝丝的“狡黠”的心机。

这个心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可能首先嗅出一定的商机,在扑朔迷离的商业大潮之中可以分一杯羹。但是,在生活中,在交际中,在夫妻之间的相处中,在朋友中,在处理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中,在上下级人们相处的过程中,这种人有可能动机不纯,出发点不对,在极端情形下,有可能采取低级卑劣的手段去不计后果地去占有非分之财,获得非法利益,从而失去朋友和亲人,最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小命。”

但是,张文学也不是会看面相的人,只是他自己的内心感觉而已。感觉不是真实的替代,也不是现实的内容。

毕竟,人是发展的人,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人的发展都是一路向好,越来越好。

何况,姐姐多厉害呀!“石膏拿豆腐,一物降一物”。

有姐姐在,穷能富,坏能好,一年更比一年好!

而且,姐姐还有弟弟呢,张文学是姐姐永远的“保护神”,日子可以慢慢过,穷日子可以慢慢熬,有人变坏不能饶,拳头会让他吃不消!

因为还是在暑假里,张文学这几天都在家里呆着,除了做点作业,就是帮家里忙点家务。因为关心着姐姐的婚事,张文学也不愿意出去玩,一是怕帮不上姐姐置办嫁妆等的东西的忙,而是怕漏听了有关姐姐出嫁事情方面的消息。毕竟,姐姐疼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也要当个合格的弟弟。

要说,张文学也算是“人小鬼大”,懂事善良、知恩图报、少年老成的孩子了。

这不,这一大早的,张文学又在为姐姐的对象在掐指算命呢,还煞有其事地盘算着姐姐的嫁妆够不够十六件。

“文学,过来!”

这几天说不上兴奋,还是沮丧的情绪,反正一直闷闷地不太说话的妈妈,突然就喊话了。

“文学,你这是咋了,看到你姐姐明天结婚,不高兴还是咋了?”

张文学听了妈妈的话一愣一愣的,反问道:

“高兴,不高兴。反正我也说不清楚!”

是啊,大人都理不清楚,小孩子有怎么能说清楚呢?

女孩出嫁,就是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受。

住着,住着,就走了;

养着,养着,就嫁人了。

家里女孩突然嫁人,就很容易让人想到伤感;这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别离;这很容易让人着急上火;这很容易让人觉得不舍,很容易让人潸然泪下。

女孩自己的心情也很矛盾。

亲人之间,一起吃,一起住,然后自己就飞走了;

自家庭院,很熟悉,很便利,然后自己就离去了。

那边情况怎么样啊?

婆家之人,怎么说?怎么做?到什么程度最合适?

婆家处所,不熟悉,不便利,会不会经常有麻烦?

“那,就听你姐的吧,”

妈妈似有所悟,这一次,妈妈也算是开明和洒脱.妈妈还反过来劝文学呢:

“你姐有主见,一定错不了。咱们等着她享福吧。”

张文学听妈妈这样说,心里也有了底。于是问:

“妈妈,姐姐明天结婚,咋还没动静制作嫁妆啊?”

张文学不解地继续讲道理:

“咱不能亏待姐姐,要让姐姐风风光光地出嫁!”

“哈,哈哈。”

妈妈听到文学的话突然大笑起来,张文学顿时觉得莫名其妙,于是很吃惊地看着妈妈。

“文学这孩子真懂事了,长大了,知道疼姐姐了


状态提示:(二十三)嫁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