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和国大连(执政官)物部氏的家臣,物部隆平在大和国内也属于是极有权势的人物,但以商贾的身份到了中原,他便与那些行商坐贾无异。
这还是因为他小冠深衣,且能说一口极为流利的建康雅言,很多时候人们都以为他是汉人的缘故。
如果知道他是倭人,恐怕连受人瞧不起的小商贩都不会将他放在眼里。
商贾本就低贱,更何况是倭国来的蛮夷?
带来的硫磺等特产货物已经售完,但物部隆平还不能马上离去,并不是他留连中原的繁华,而是主公交待的事情还没有完成。
而且这件事情非常难办,他根本不知道从何着手。
“隆平君,广陵所有的铁铺我都去问过了,铠甲和兵器都受到控制,即使出高价也只能买到很少,根本达不到主公的要求。”
说话的的青年名叫物部次男,是一名不到三十岁的年青倭人,他用布巾扎着发髻,身上同样穿着深衣,看起来与中原汉人没有什么不同。
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原文化向倭国输出最为频繁的时期,倭人用汉字,穿汉服,上层人士还说汉话,用汉礼,基本与汉人无异。
但这只是统治阶级。
如今倭国还是奴隶制度,普通民众和奴隶连姓氏都没有,哪儿说得上什么文化。
物部隆平和物部次男二人的姓氏,便是由大和国大连物部守舆所赐。
“如今中原各国也在打仗,别说买到兵器铠甲,就连铁料市面上也没有多少。”物部隆平叹了口气,“实在不行的话,只能先回去禀告主公了。”
“来回中原一趟就要大半年,隆平君,还是多想想办法吧。”
“明日再去会稽看看吧。”
正在此时,门外突然有人大声问道:“物部君可在?”
“在呢。”物部次男打开屋门一看,却原来是邸店的掌柜,他连忙作了一揖,问道:“原来是店东,不知找我等有何要事?”
“不是我找你们,是我家的严先生。”那掌柜笑容满面地回道,“我家你们应该知道吧?就是如今……”
“我知道我知道,会稽韩将军的韩家,如今还掌控着秦郡和广陵郡,对吧?”
“对,就是他老人家,眼下他还在外面等着呢,你们跟我去一趟吧?”
物部隆平和物部次男对看一眼,整了整衣冠,跟在掌柜后面来到了前厅。
严友元身着一件交衽氅衣,漆笼纱冠,大袖飘飘,再配上那一副苍白的长须,看上去颇有几分威严。
物部二人一见,连忙作揖行礼,严友元作了个平揖,浅浅笑道:“二位就是从倭国来的商贾?”
物部次男刚要回话,物部隆平却抢先说道:“我们是大和国执政官服部氏的家臣,因慕中原文化,不远万里前来瞻仰,顺便带了些方物出售,却不是专以贩卖货物为生的商贾。”
“商贾也没什么。”严友元摆摆手道,“我家郎主师从世外高人,素好炼丹,因听闻倭国产上好硫磺等矿物,特来寻你们前去问话。”
物部隆平一脸局促,小心翼翼地问道:“老先生,不知你家郎主,是否会稽韩将军?”
严友元矜持地点了点头道:“不错,中原韩氏,唯我会稽一家独大。”
“原来是韩将军之宾客,真是失礼。”
物部隆平作欣喜状,又连忙从怀里摸出一张邸店的存契来,说道:“外邦小民刚至中原,便已经知道会稽韩氏的大名,老先生请看,就连这存契,也是贵家开据出来的。”
严友元却看也不看,只道:“如此贵重之物,不可轻易显露于人前,两位既然无事,不妨现下就随我前去拜见我家郎主?”
“老先生提醒得是。”物部隆平讪讪地将存契收入怀中,拱手作揖道:“劳烦老先生了。”
三人出得门来,严友元上了最前面一辆牛车,物部二人上了第二辆,二十来名全副兵铠的士卒护卫左右,缓缓地往大营驶去。
透过牛车布帘缝隙,看着外面齐步行走的士卒,物部次男便不免赞叹道:“此等壮士,国内却是少见,而在此处,却只将他们当作普通士卒来用,真真是可惜!”
时下倭国国人除了从中原一带迁移过去的,本土土人全都非常矮小,平均身高还不到一米五,而韩氏招收部曲,最低身高要求就是六尺四——大约是一米六左右。
六尺四只是最低要求,军士中多的是七尺以上身材高大的青壮,看在物部次男眼里,难免便心生羡慕忌妒。
但物部隆平的注意力却不在人,而是在他们持佩的枪刀上面。
“次男君,你仔细看看他们的铠甲兵器。”物部隆平向着车外呶了呶嘴,“全是上好的铁铠,刀枪用的也是发亮的好铁,主公近卫所用兵铠也不过如此。”
牛车辚辚驶出县城,然后向郊外前进,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才停了下来。
“军营内不能行驶车马,还请两位见谅。”严友元先下得车来,又拱手对后面下车的物部二人拱手说了一句。
“老先生客气了,军中有规定,我等自当遵从。”物部隆平连忙回了一礼,然后看向前面的军营。
泥土夯筑成的围墙高达一丈,远远能看到角楼上的士卒和床弩,而在大门前的两侧,却分别站立着两排铠甲鲜明的士卒。
越往里走,物部二人的心里越感到震憾,整个大营内来来往往的军士,竟然全都身着铁甲!
要知道在倭国,这样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