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铁流1911>第283章 【不可把握】

宽大的蒙古包、悠扬的马头琴、热情的蒙古舞、醇香的马奶酒、吱吱冒油的烤羊肉

何向东以军务繁忙为借口,婉拒了云端旺楚克的夜宴邀请,仰躺在行军床上抱着脑袋,全神贯注的细细的梳理此前的作为,认真的揣摩各国可能的反应,以及投入大价钱之后能够争取到的“效益”。

战争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生意,身为当今中国战略的指导者、制定者和执行者,何向东必须念好这门生意经。得逞口舌之欲与成功实施战略、实现国强民富的追求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老子又不是没吃过肉!

洋鬼子武官们抛出的布防图,在田金榜和第九师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军演势必以第九师大获全胜而结局。在战术实践上,如能把弹幕徐进掩护步兵突击、炮火急袭遂行遮断性覆盖、步兵连续短突中的炮火跟随三大战法展示出来,总参谋长就可以给田金榜和第九师官兵打个高分。

想象一下,届时各国武官,特别是目睹坂西那个老东西的反应,肯定是一件舒心的、有趣的事儿。岸田吟香死了,福岛安正远在日本已经并以大将军衔退出现役,私仇只能落实到坂西利八郎身上。嗯,到时候,老子一定要出现在坂西面前!

想偏了,偏了!

寺内正毅内阁表现出的友善态度只是假象,真正意图是利用中国谋求加入协约、主动开放市场的机会,首先解决日本国内经济危机,之后再以经济手段取代军事手段,进一步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市场利益,壮大日本自身。1915年的日本不是1937年的日本,少了一战的积累,少了20多年时间的发展壮大,此时的日本整体国力仅比中国略强一些,军演之后,日本军部更加没有发动全面战争的底气。

如此看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将进入一段平缓期,或者可以美化为“蜜月期”。在此期间,中日战争从单纯的军事手段转入经济、文化、外交、工业建设、科技进步诸般手段,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控。

把复杂变为简单,把不可控变为可控,该如何做?

这一问题放在中国本身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还必须在全球范围内,以全球性思维来考虑,寻找解决之道。

日本的优势在于国民教育普及程度高,国**识强、国民以尚武为荣,文化、科技、军事发展后劲足;工业产业畸形发达,能够快速转入全面军事生产,军工核心技术遥遥领先;日本海军在远东一枝独秀,中国海军力量等同于无;日本航空工业已见雏形,中国却处于萌芽阶段。可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日本还将拥有对华绝对优势。

日本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资源和市场。

现今世界是工业化国家互相竞争的世界,农业国只能靠边儿等着被掠夺、被开发、被控制。由此可见,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竞争,实在就是工业化的竞争,中国的优势恰恰是日本的劣势。中国拥有较为完善的资源体系,拥有待开发的、令世界列强垂涎三尺的庞大市场。

从1840年以来,中国是被动的、小心翼翼的、在坚船利炮的威胁下一步步开放。何向东主导下的中国全面开放,是大胆的、主动的、把握住选择权的开放,以此融入当今世界主流体系,从中吸取养料,快速壮大自身。

中国人口众多,普及基刺育难度大。那就一步步的来,从经济良好、交通便利、思想相对开放的地区开始,逐步向落后地区推进。做,总比等着好!

中国科技力量寡薄,基础物理、化学教育,目前还仅仅在少数大学的专门科系存在;应用物理和实用化学水平更差,几块棕红色的晶体就难倒了随行的地矿专家,足以证明中国几无人才可用!若非当初与德国、日本合资举办化工厂,依靠自身力量,中国连合用的枪弹发射药都很困难。

那就更大量的派出留学生,更大力度的奖励办学和科学研究,更广泛的触碰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脉搏。

逐步普及基刺育和强化精英培养,是中、日国家间竞争的要求,而非何某人刻意的要厚此薄彼。速度,速度,最快的完善中国学科体系,培养出拔尖人才、领军人物,之后,咱们再来讨论国家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人才!中国最缺的就是人才!

国家设立了学部机构,赴美留学生中的任鸿隽、周仁、杨铨、张子高等人创办了《科学》杂志,今年初开始在上海出版发行,效果良好。梁启超、蔡元培根据战略委员会决议,从教育部经费和学部经费中每月支出一万五千美元,用于扶持在美留学生进行专项研究和《科学》杂志,并成立中国科学社,择机迁回国内举办。

刚刚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的张子高,目前在导师诺伊斯的指导下进行稀有元素分离和实用技术研究,主攻课题是——钨。他的研究课题已经率先得到专项经费的支持。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上出现含钨的高速钢,由此开始,钨成为重要合金元素,高质量的钨矿令强国垂涎。可是截止目前,除了取得粉末钨之外,还没有人能够从钨矿石中提炼出金属钨。张子高的研究若能成功,足以震动世界!

战略委员会还决定,所有学术专长者不再担任行政职务,待遇与高一级行政职务者等同,可以优先申请专项研究资金。

由此,比利时鲁文大学地质学博士翁文灏,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动物学、地质双学士丁文江,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理


状态提示:第283章 【不可把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