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铁流1911>第330章 【出兵条件】

中国炮兵将走向何方?除了总参谋长何向东之外,恐怕就只有赴法军事考察团军工组长蒋廷梓少将最清楚不过。

1914年冬天,他曾作为总参谋长的随员到关外考察、踏勘,确定在锦州的大凌河和女儿河之间建设一个军事工业基地,为八年后的中日大决战就近提供军械、弹药。在那一段考察的时间里,总参谋长向蒋廷梓、韩麟春二人掏了底——未来步兵炮由直射炮、曲射炮构成,曲射炮由迫击炮担当;直射炮由无后坐力炮和更加轻便的火箭筒担当。

逐层燃烧性能优良的巴里斯特型火药和用作火箭发动机喷口的耐热金属,是当前中**工需要克服的两个课题。

留美的学子在美国实验室里当助教,为的就是利用美国实验室的有利条件,找到大规模工业利用中国钨矿资源的门路;少将到法国来忍受那些家伙们的白眼,无非是想看看法国佬手里有没有就便的材料和技术,看中了,配合出兵谈判搞回去,那可就美死个人了。

法军的新式37堑壕炮和中国陆军当前勉强使用的57步兵炮,都注定要过时,很快就会过时,为了这种转眼间就没用的东西花费精力,不划算。不过,日本人想要,那咱们还是要表示出赞赏之情的。

虽然蒋廷梓和绪方胜一对法军此次作战抱持同样的看法,但是二人也都保持着强烈又尽量掩饰的警惕。欧洲,法国和德国是不死不休的对手;东亚,中国和日本也是不死不休的对手!因缘际会下,两**工炮工负责人在法第35军前线指挥部碰头,不能不说是老天爷刻意开的一个玩笑。

军事技术、炮兵装备,透出的就是陆军的核心战术思想。

当湖北陆军拥有了德造105榴弹炮,就在信阳战役中歼灭了北洋军第2、第3炮兵团;当中国陆军拥有了德造150榴弹炮和长管加农炮,就在沙河战役中打垮了第十八师团,一支以久留米矿工组成的,在编成就在日军中享有“顽强”之名的师团;当中国陆军拥有了完整的炮兵体系,就在白云鄂博的军事演习中,向各国驻华武官展示了一个师对一个师的进攻突破作战。

今后,中国陆军还将发生何种变化呢?

绪方胜一想打听、弄清楚中国陆军。因为在他眼里,山东沙河作战的中国陆军和富山正彦大佐报告中的“白云鄂博中国陆军”,在战术思想上又发生了进步性的蜕变!蜕变的速度太快了,简直令人无法适应!日本陆军在战术上落后的越来越多,这就是绪方胜一到欧洲战场上“取经”的主要目的,他想从炮兵决胜的欧战战场上找到克制中国陆军的办法,可惜,法国人呈现给他的也不过如此,甚至远远不如中国陆军在白云鄂博展示出来的。

长久以来,至少是从1894年到1914年的二十年间,日本陆军对付的都是一支孱弱的中国陆军。军事思想是日本的,武器装备很多也是日本的,军事教官还是日本的,甚至于操典都是照搬日本的,这样的中国陆军对日本陆军有威胁吗?绝对没有!因此,日本陆军的假想敌从1895年之后就不是“清国陆军”了,而是俄国陆军。

今天,与蒋廷梓少将肩并肩在站在掩蔽部外,看着远处腾起的黑烟,绪方胜一却无比清晰也无比坚决的认同了山梨半造中将的判断——未来一个时期,支那陆军将是帝国陆军的劲敌。

“轰隆隆”不远处,一个法军重炮营12门155施耐德重型加农炮在宽300米,纵深40米的狭窄阵地上次第开火。这是重炮兵密集列阵的极限,20来米的炮与炮之间横向距离,对于155加农炮来说,邻侧火炮开火时的炮口动能带来的冲击力,已经严重影响到旁边火炮的人员。

两人都转头看向那个新加入“炮火准备”的重炮阵地。

“拦阻射击。”蒋廷梓少将作出如此判断。

“面积覆盖。”绪方胜一中佐更进一步。

二人相视一笑。

兴许,中国和日本陆军都没有足够的火炮和足够的炮弹,能发起像法军一般的“炮火准备”。可是,二人都从心底里觉得,如果是自己制定作战计划中的炮击方案,一定不会把炮弹如此白白的浪费在几乎没有效果的“炮火准备”上。155加农炮是军属压制火炮,这种火炮要么不开火,一旦开火,目标不是敌军在地平线上的坚固据点就是敌军在战线纵深(通常是7000米)的炮兵阵地。拿155加农炮以面积覆盖的方式打拦阻射击,浪费!

拒来自东方的陆军同行们抱持不同的看法,却出奇的一致性选择了不言不语,任由法第35军及集团军属炮兵向的德第17军阵线“狂轰滥炸”。

每公里正面上,法军集中了77门野炮和24门堑壕炮,英军也集中了74门野炮和堑壕炮,之外,军属、集团军属和法军预备队、英国远征军总部属重炮也以每公里正面上至少20门的密度配置,在德军阵线的每纵深米的地域范围内,投放重达900吨的弹药。由此,索姆河战役完全有资格称得上“世界有史以来投放兵力最多,炮兵火力最猛烈”的会战。

与英法军队的猛攻相对应,德国参谋总长法金汉将军直到炮击发起前还执拗的认为:英军缺乏单独发起进攻的能力,而法军的主力被牵制在凡尔登,也没有能力在索姆河方向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战役。

三个英国集团军、两个法国集团军面对的只有一个德国集团军,三十多个协约国家师面对六个德军师,本来可以通过短暂炮火准备消


状态提示:第330章 【出兵条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