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铁流1911>第336章 【御驾亲征】

“嗡嗡”

索姆河和昂克尔河之间的高地棱线依然由德军控制着,在这里据守的德第17军巴伐利亚第11师掷弹兵第二团已经连续战斗两个多月,在频频爆发的战斗中早已成为惊弓之鸟。1916年9月29日清晨,空中传来的轰鸣声惊动了德军团长菲力中校。他急忙从掩蔽部爬出来,举起望远镜看向天空,当他看清楚纽波特型战斗机双层翼下的五色旗徽时,惊讶和恐慌的神色就凝固在脸上。

他们来了!

菲力中校目送八架纽波特17型战斗机“缓缓”飞过高地棱线上空,消失在北边远处的空中。他难以向任何人述说心中复杂的情感,在遥远的中国山东,他和中**队实际上在“并肩作战”;在中立的中国,他有整整一年时间泡在武昌的陆军学校和南苑的第九师中,成天与中**人扎堆在一起,对中国陆军的了解远远胜过任何一位德国将军。

那些黄皮肤、黑眼睛,穿着绿灰色**的中国士兵,具有令人惊讶的服从性和忍耐力,由此,燃烧在他们胸腔的熊熊怒火容易被人忽略,那是积累的七十多年的屈辱被民族主义的火种点燃的结果。

那些看似愚昧木讷、老实巴交的农民士兵,脑子里却有磨灭不去的祖先的烙印,他们对祖先有着比别的民族更为尊崇的习惯,他们渴望着恢复秦人、汉人、唐人曾经创造出的强大帝国。

那些以“民族复兴”为生存意义的会员们,有着远比菲力中校“德意志民族意识”更加强烈的“华夏民族意识”,从山东沙河之战的种种传说中可知,为了他们的民族复兴,这些军人可以比任何欧洲国家的军人更加坦然的面对死亡。那是东方人一些奇怪的观念使然,他们说舍身取义、为国捐躯、马革裹尸是军人最完美的人生。悍不畏死,不,他们不是西方传说中那些野蛮的、悍不畏死的蒙古人,而是视战死为莫大荣耀,可以笑着面对死亡的疯子!一群疯子!四万万个疯子!

当这种“疯子”被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起来,使用他们创立的新式战术、战法小试身手,就已经把具有很大相似性的日本陆军揍得满地找牙。今天,他们又来到欧洲西线战场的天空中八架飞机之后,会有多少中**队开到这里来,与包括菲力中校的德军对战呢?

菲力中校回想起他见识到的中国陆军步炮协同战法,也回想起回国之初向军队高层“建议”的结果,顿时觉得身在这个高地棱线战场上的自己实在可悲。

“嗡嗡”八架飞机去而复返,菲力中校再次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看向半空,正好看到领头的一架飞机在左右晃动机翼。哎呀!差一点忘记了!他立即命令手下的官兵用白布在高地反斜面的缓坡布置了一个白色的十字架。

领头的飞机脱离了机群,在空中盘旋两圈后对准白色的十字架丢下三个黑乎乎的物事,那不是炸弹,而是圆柱形的铁皮筒。铁皮筒里装着滞留中国的德侨给家人的书信,还有中国国防军总参谋部第二局潘正道将军写是写给全体德**人的信。

“对德意志民族和中华民族而言,这是一场没有谁对谁错的战争;对德**人和中**人而言,为了民族的生存、国家的利益而舍身忘死,抛弃一切顾虑,展开一切手段互相搏杀、战场决胜,是军人的责任。中国远征军已经在编组中,我们不会因为友谊而手下留情,相信尊敬的德**人朋友也一样。尊敬的菲力少校以及德意志帝国的军人们,让我们在战火中相逢,用手中的武器成就彼此的军人荣誉和永久的友谊吧!等到战争结束,中国还是中国,德国还是德国,朋友也还是朋友。”

这是一封战书,鲜血淋淋而又温情脉脉。

菲力中校唤来通讯兵,把铁皮筒和信件一并送交第17军司令部。中**队将加入西线的协约国家军队对德作战的消息随之公开,只不过,德国皇帝和将军们并不认为在糟糕的战局中,中国人的加入会造成多大的麻烦。

同样不以为然的还有法国、英国的将军们。

霞飞将军希望中国陆军到来可以从“不那么重要”的战线上替换出法军来,六个师另三个旅的十五万中国远征军,至少能替出一个五万人的法**吧?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将军曾经担任过印度军队参谋长,因为地缘关系,对中国陆军也有所了解,因此,他在参加尚蒂伊城堡的协议国家军队将领会议时,当着徐树铮将军的面,公开宣布“希望中国远征军不要出现在英国远征军的战线上”。

徐树铮暴怒了,当场发作声言“撤回中国的一切力量,包括华工和战略物资输出”,有当然应该的情绪发泄,也有刻意增强、渲染的意思。法国人还希望更多的中国劳动,也指望着中**队替换出来的部队,当然不会让徐树铮将军的话变成现实。

会议最后决定,中国远征军将作为集团军级战略预备队,列入法军预备集团军群,配置在相对“安静”的凡尔登战线以南(偏东)的圣米耶尔后方,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指挥体系。

其实,那段战线属于法国东方集团军群,把预备集团军群下属的集团军放在那里,就可以随时替换出法军来增强目前已经很强的凡尔登战线。

徐树铮少将亲自监督拍发了越洋加密电报后,回到“法军总司令部中国观战武官办公室”,看着墙壁上的地图**。

漫长的西线从海峡延伸到瑞士,部署兵力分别为比利时国王阿尔贝指挥的比利时


状态提示:第336章 【御驾亲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