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海军眼下的主要任务,依然是近海防御,即防备江东水军的袭击。因此,不需要太大的战船。相反的,考虑到巡逻、jing戒的需要,战船的数量反而是更重要的。否则,无**换。
第二个,是确定船帆的类型。
“到底是用硬帆,还是用软帆呢?”
为了这个问题,司马遹也犹豫了半天。要知道船帆的选择,是战船非常关键的要素,由不得他不重视。
华夏历来的帆船大都使用硬帆,硬帆一般都用细竹蔑或蒲草叶子编织。硬帆的好处是综合效率高,可以围绕桅杆旋转,甚至可以完全的利用各个方向的风。单位面积的硬帆和软帆相比较,硬帆对于风力的利用率远大于软帆。一般来说,同样的风力,硬帆的速度要比软帆更快。
但是,硬帆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硬帆是连接在一起的,无法分开悬挂,必须整体升降。因此,硬帆的重量一般都比较大,越大的船帆也越重,有的大船甚至“非数百人莫能举动”。因为这个原因,硬帆的面积做的不能太大,否则人拉不动。桅杆的高度也不能太高,否则桅杆的强度要受影响。
而西方船只使用的软帆因为帆面的综合效率低,不得不把桅杆建得非常高,而桅杆过高就又带来了桅杆的强度问题。为了增加桅杆的强度,又必须在桅杆上绑上众多的绳索,来增强桅杆的强度。这样的话,帆面就无法像中国式的硬帆一样围绕桅杆转动,有一部分的风他就无法利用上,就是利用上了,也由于它是软质船帆的原因,利用效率极其低下。
当然到了现代,除了为了旅游而建造的那些帆船以外,为了节省能源而在货轮上使用的风帆已经全部都是硬帆的天下了,不过现代的硬帆都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成的,完全电脑控制的硬帆。
看来古代聪明的中国人,及早的发现了软帆的缺点,而摒弃软帆船钟情于效率高的硬帆,这些大大超前的意识,却由于当时科技技术的落后,而没能形成事实上的优势。
而在古代这个使用材料被限制的年代,三种帆装各有各的好处,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环球航行来说,大型横置软帆最适应于深海远程航行;而对于一个区域内的货运而言,使用人数比较少的硬帆是比较好的经济的选择,这样可以节省运输成本。
而小型以速度见长的快船来说则是三角纵帆效果比较好。
过一番仔细思考之后,司马遹决定当前继续使用硬帆,同时在桅杆的顶端,增加辅助用的三角帆。等到技术成熟之后,再开发研制适应于远海航行的软帆!
第三个,是要不要引入水密舱的问题。
中国帆船由于广泛运用水密搁仓技术,很少使用肋材,船体的强度则由水密隔仓的隔板来支撑,因此中国的船只在抗沉xing方面的xing能要远远优于西方。但是正是由于中国船只大量的使用水密舱技术而使得船体在横向方向上的强度不够,不能承载大量火炮发she时的后坐力。
而且这样的船体构造根本不能适用于西方的全通xing火炮甲板。西方独有的的火炮甲板技术和侧弦炮技术的发明也是在火炮逐渐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而中国历来的海战理论都是以人海战术决定胜负,火炮上舰和火力至上的理论发展没有形成规模形成,可以说晚于西方。
而且,中国的船体强度不够,一旦开火其后坐力使得船更危险。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其一是提高舰炮铸造的jing度和铸炮材料的强度;其二是使用船舷炮门。这个金点子是被一个英国人想出来的。他将火炮装在下甲板,并在船体两侧开出炮门,让炮能够发she,在不使用的时候,炮门用带铰链的炮门盖关闭。从此火炮战舰有了成规模的火力输出,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威力。
西洋帆船由于没有水密隔仓,因此抗沉xing不佳,但是西方大量使用肋材并增加船体厚度,尤其是战舰的肋材几乎是1根接着1根,而肋材对船体提供了很好的保护。
风帆时代的战舰要求的是在侧弦尽可能多的承载重型火炮以便发扬最大火力输出,风帆战舰最长最重的火炮一般布置在底层炮甲板,其上面的各层炮甲板口径重量依次递减。
以“胜利号”战列舰为例,其炮甲板从底层至上层火炮依次为32磅、24磅、12磅(当然68磅短炮除外,因为其使用减装药所以炮身重量也较轻)。
而中国帆船的v字型船体底部面积本来就狭小,根本不适合布置长重炮,更可况底层还是是一间接一间的水密舱室而非横向肋骨式的全通炮甲板,其可以装备的重型火炮数量就可想而知了。
但同时期的西方船体缺解决了这个问题,西方船体采用u字型,而且底部大于上部,这样的好处是底部宽敞的炮甲板可以布置更多的火炮,逐层往上依次减少口径和重量,顶甲板上反而是全船面积最小的地方。
所以东西方各自独有的船体结构注定了西方战船所装载的火炮重量和数量远远超过中国船只。总体来说就是中国古代的战船不利于大规模海战,只适合于在近海或者内河通用,若想发挥炮舰的威力,还得采用弃用水密舱设计。
总的来说,传统的中国帆船,包括宝船和福船在内,是一种优秀的近海船型,由于使用硬帆,所需要的水手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