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海上长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人才计划
对外的交通,虽说上海,广州,香港都可以出海,苏茂德也曾经冒险从这几个港口靠岸,但是那都是以乌拉圭商船的名义做贸易,有时还要冒充美国商船,从这几个港口仅仅能带出少量的人员,而且风险巨大。

没有别的办法,李广只有发报请尚在伦敦的袁晔教授和英国方面交涉了。本来就很忙的袁老先生就更加忙了。

袁教授呆在英国不仅有外交上的一干事物,还要帮海抗军订购一些装备。在建造航母的初期,李广以为航母上专用的阻拦索装置应该在美国能够买到。但是实际上美国倒是卖,而且曾经卖给i本一套,但是程序复杂,即使有胡适大使多方呼吁,能否有成也很是渺茫。袁教授准备从英国购买,现在正多方活动。

海抗军有求于英国的事物其实不少,比如那艘智利战列舰的炮弹,就必须从英国购买。那艘战舰是英国一战前建造的,炮弹型号是英国独家的。海抗军根本没有可能为了十门主炮建一条炮弹生产线。大口径炮弹的生产线可不是那么容易建造的,而且即使有设备,技术和工艺都是难度多多。

除此之外,远在昆明的苏茂德还遇到一点怪事,在昆明担任jing备司令的宋希濂将军表示愿意为海抗军提供一百名老兵,其中黄埔军校毕业的就有几十个。原因只有一点,苏青是他的老部下。

当然宋希濂也很委婉的开出了条件,苏茂德在昆明的所有商业活动将受到保护,而pc号上的二十四辆捷克坦克如果能卖给他最好了。

这二十四辆坦克,可不是李广计划中的外销物资,本来是准备给徐战的。徐战在五月份的枣宜会战中追随李宗仁长官,战场上和一代名将张自忠携手。战斗中,张自忠阵亡,徐战的部队本已经发展到近六千人,在惨烈的阻击战中伤亡过半。急需补充装备。

徐战在五月份的随枣会战中虽然伤亡惨重,但也打出了名气,现在在第五战区算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中层军官,已经是正儿八经的上校旅长。

想到这点,李广有些郁闷,貌似李某人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军衔。

考虑到以后的合作,经过李广同意,苏茂德送给宋希濂了十二辆,足够装备一个装甲营。

李广的招兵计划太有诱惑力了,准泰山大人苏茂德稍稍的改动了一点,使得招兵更加容易。

苏茂德把招兵条件作为照顾同样给了桂系和空军轰炸机队长刘国邦的父亲。

这两位没有办法搞到海军人才,但是学生兵和普通士兵却是一点也不缺的。当然徐战属于海抗军的编外,招兵也好不招兵也好,李广足足给徐战准备了一个步兵师的武器。

刘国邦的父亲是原来西北军出身,抗战刚开始时和张自忠是同僚,而张自忠在刚刚过去的枣宜会战中,以中将身份,杀身报国。挽回了自己的名声(卢沟桥事变之后,张自忠负责和i本人谈判,背负汉jian骂名多年)。而刘国邦的父亲刘如明(同音不同字,请勿对号入座。)在抗战中厮杀多年,虽无大功,但是也历尽磨难,至今名声也不算好,一直背负着疑似汉jian的罪名。

但是刘如明军长在西北,在河北威信极高,招兵相当容易。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刘国邦在海抗军当军官,那么刘如明军长自然就算自己人了。

如此好的条件,刘如明一拍胸脯立刻答应下来,甚至表示如果需要,自己这个军也可以抽出一千老兵。不过这个苏茂德却是没有敢答应,国内局势本来就不乐观,挖华军的墙角李广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刘如明也是时隔两年才知道儿子的去向,激动之下,不由分说给海抗军提供了一百名老兵。并保证为海抗军从河北招收一千壮丁。

而桂系李宗仁长官则一口答应提供三千壮丁。

苏茂德没有想到的是,一支名不见经传的河南地方势力找上门来,为海抗军一次xing的提供了五千兵员。注意不是壮丁,而是经过简单训练的兵员。

这支势力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乃是宛西自治首领别廷芳所控制的。(读者可以稍微的百度一下,这个人只是缺少穿越者的知识,但是所作所为只能称为奇人,不过某些原因宣传不多而已,实际上此人的势力绝对不下于一个小军阀。)

而别廷芳只需要海抗军提供路费即可,连枪都没有要。不过苏茂德却不会不给。别廷芳不是雷锋,背后的原因只有一点,袁晔教授曾经给别廷芳写过一封信。

别廷芳能从偏僻一域,并无多少家世可以依靠,几十年时间发展到拥兵数万的局面,其自身能力毋庸置疑,但其中有没有袁晔一干老北洋势力的支持很难说。但是无论如何,这对于海抗军的壮大来说极为有利。

整个招兵的格局是这样的,高端人才是由蒋委员长提供,普通士兵仅仅这三位就为海抗军组织了近万人,已经大大的超出了李广的招兵计划。

事情顺利的简直让苏茂德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如果说桂系是看在武器的面子上,刘如明是因为儿子在海抗军。别廷芳则是毫无缘故,而宋希濂的理由明显有点牵强。

纷纷乱世,苏茂德摸爬滚打多年,也已经意识到,恐怕是他那高贵的亲戚--蒋委员长有意在海抗军中掺如自己的力量。最为明显的是宋希濂的一百兵力,这些兵几乎个个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有这么一百人几乎能立刻撑起一个步兵旅的架子。其重要xing远超几千壮丁。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五章 人才计划--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