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海上长城>第三次锡兰海战
什么用场。海战。不舍得用,当然超视距的航母对抗中也排不上什么用场。登陆战,战列舰又不提供炮火支援。

日本海军的战列舰,在原来的时空。直到瓜岛战役才开火两次。第一次是炮击巽他海峡东南四百多公里的圣诞岛,而且也没有打几炮。这里先提一句,圣诞岛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卡死了巽他海峡出口。而且圣诞岛还有一项出产--鸟粪,小鬼子现在有小船在那里运输鸟粪,曾经被海抗军潜艇击沉过几艘。也正是这个岛被日军占领,海抗军现在如果进入太平洋的话,就不得不绕远路。

其实,小鬼子不舍得用战列舰,只有一个原因--舍不得。战列舰舰炮的消耗实在恐怖。不仅仅是体现在弹药的消耗上。还体现在炮管的消耗上。鬼子一艘战列舰能缝缝补补修修改改的用上几十年。怎么可能舍得用来对岸射击,给陆军帮忙呢?

也只有海抗军,李广因为把战列舰看成过时的家伙。所以才不那么吝啬。事实上,在海军思想尚未全面转移到航母为王的年代,无论美军和英军对战列舰的使用也都相当吝啬。

九月五日,鬼子陆军再也打不下去了,暴雨中实在难以组织进攻,指挥系统失灵。日本海军只好转头炮击唐港。

日本海军自以为悄悄的靠近唐港,突然炮击,必定能摧毁海抗军的岸炮。

傻啊,日军到现在的思维都没有能够转变。一直停留在视距内交战的概念,他们以为大雨中海抗军看不到自己。突击就能达成。但是,如果水面舰艇指挥官要是和日军潜艇部队交流稍微深入,就知道唐港周围二十公里,那是潜艇的禁区。潜艇都进不了,庞大的战舰自然是早早的就被发现。在这个区域,海抗军布设了完备的声呐监听网络,别说潜艇,连小型的机动船只进入也难逃海抗军声呐兵的耳朵。

日军舰艇尚未开炮,海抗军的反击炮火已经pēn_shè。

对于海抗军炮兵来说,这也是第一次实战中采用“准数字化‘炮术。现代人,经常在不经意中创造超出二战时期的战术。

没有炮瞄雷达,夜间或者雨中,观察哨的视力受阻,火炮无法瞄准射击。因为这个问题,李广就想出了利用声呐确定敌舰位置,然后给岸炮指明目标的战术。

海抗军在唐港之外铺设的声呐网络都是固定位置,海抗军也因此把海域划分成百米见方的网格,而岸炮全部根据网格的代号数字计算出射击诸元。但是限于声呐的精度,和火炮的精度,这种战术还很不成熟。

在这一天的炮战过程中,海抗军没有能取得什么战果,但是炮兵对准数字化战术的理解却加深不少。而日军方面由于战舰是移动炮台,火力又强悍,盲射中占据了一定优势,海抗军被摧毁一门苏制岸炮。

九月六日,小雨。

日军舰队或许是认为能打破“舰炮不如岸炮‘的海军常识,竟然再次炮击唐港。在这一天的炮战中,日军动用了战列舰主炮。

唐港海抗军奋起还击。海抗军悉心经营的岸防炮群发挥出色,在长达一天的时间里,和日军舰炮的对抗中不落下风。其中,尤其是从大西洋号战列舰上拆下的那两门舰炮,在战斗中,打出了两百多发炮弹。战斗中,日军一艘驱逐舰不知道发哪门神经,利用速度优势竟然突然海岸线不到三公里开炮,结果被海抗军岸炮群一次覆盖就给击沉炮此战虽无击沉日军战舰,但是重伤一艘重巡洋舰,一艘日军战列舰。虽算不得重创,却也是必须回船坞修理才能再上战场。

但是,海抗军也付出了相当代价,岸炮群被摧毁近半,伤亡达到近三百人。

至此,日本海军再也不敢嚣张,稍微会算点账的,都明白舰炮对岸炮,尤其是对手有强大的战列舰级别的主炮的情况下,绝对是赔本买卖。日本海军舰队也实在担不起这种极不划算的战损比例,只好撤离。实际上,海抗军的岸防炮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不仅有几门重炮被摧毁,连主力的两门炮也已经濒临报废。三十岁高龄的大炮在此战结束后。算是寿终正寝,后来这门立下大功的巨炮被入炉熔炼,造成了炮弹。

九月七日,中雨。

李广还在期盼雨停后给予日军舰队致命一击。陆军航空兵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谁知道,傍晚传来消息,一个印度港口被日军舰队偷袭。鬼子竟然就这么离开了锡兰。

或许是,日本海军出动这么大规模的舰队,无功而返,实在是不太甘心,于是乎又绕道到加尔各答进行了一场报复性打击,舰炮和战机一起出动,给英军造成不少的损失。

但是这场战斗却没有就此结束,在最后时刻。日军舰队再次犯下了致命错误。战舰在孟加拉湾辗转战斗。但是庞大的商船队伍竟然独立返航。护航兵力仅仅是四艘驱逐舰和几艘扫雷艇。

九月十六日,海抗军潜艇部队狼群战术成功。潜艇二队,潜艇三队如同饿狼一般的围住了日军船队。

战斗结束。日军二十四艘商船被击沉,两艘军舰葬身大海,庞大的船队损失了八成以上。海抗军潜艇部队无一损失。日军损失了大量的商船不说,最悲催的是一帮子鬼子伤兵,有的是中了毒气,有的是被凝固汽油弹烧伤,还有的是战场上的枪弹伤,再这么被海水一泡,几乎没有几个能活下来的。西村琢磨中将由于身份原因没有随着日军船队,而是在海军战舰上回航。故此逃过一劫。要不然,海抗


状态提示:第三次锡兰海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